聊聊焦内有质变的富士新规人像头-XF56mm F1.2R WR

大家好,我是评者N大,今天我们来聊聊富士近期发售的新规56镜头。因为身体、琐事以及图文设计与排版耗时的原因,体验分享晚了半个月,在这里和大家说声抱歉。
和老款56相比,新规镜头在光学与物理构造层面的主要区别如下:


可以看到新规56不仅仅是加了WR三防,把滤镜尺寸从62mm扩张为67mm,外轮廓大一圈那么简单,光学结构不仅由原先的8组11片重新设计成了8组13片,全开工况下的反差明锐度(MTF10)与解析力(MTF45)也进一步提升,尤其是解析力(MTF45),通过官网图表对比可以发现画面中心至50%区域的表现得到了全面的加强,这一改良是否能在像素数达到40MP(像素密度近似100MP全画幅)的X-H2获得观感方面的进化,下文的实战环节就可以见真章。
对实战来说,新规56镜头的改良不仅仅是分辨率,最近对焦距离也缩短了整整20cm(由老款的70cm变为50cm),让实战拍摄的泛用性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我们可以看看新老镜头在最近距离时的放大倍率差距:

另外,新规56的光圈叶片也由老款的7片圆形进化为了11片圆形,我试了下各档光圈的孔径都能保持在近似圆形的状态:

再算上追加的WR三防垫圈与构造,大了一圈后的新规头只比老款增加了约10%的重量(老款405g、新款445g),对实战用户来说这也算是个惊喜了。

得益于轻量化设计,加上X-H2机身握把的深度与高度都足够,新规56配合X-H2机身的整体握持感与平衡感很不错,即使小拇指也能牢牢贴合机身,完全没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OK,下面进入实战环节,首先是新老56之间在X-H2机身上的较量(统一手动白平衡、AFC、人眼识别开、RAW转Jpg):

由于高像素密度对镜头解析力的要求变得更为严苛,全开光圈下老款镜头的焦内明锐度已能与新规镜头产生明显区别了:

模特发丝、眉毛、睫毛、鼻头、嘴唇的反差与细节描述都是新规56要明显优于老款56,当然,老款偏冷的发色有助于展现肤色白净的风格,新规镜头的发色则更接近当时的环境观感。
我们看一下细密纹理更多的区域,如果有朋友觉得上个工况两者差异还不够明显的话,那么这个工况我觉得应该能充分体现新规56在细节分辨性能方面的提升了:

进化的不仅仅是焦内分辨率与反差,还有焦外品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改进:光斑边缘的锐利度被适当柔化了,同时光斑边缘的色边现象(轴向色差抑制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改善,原本的绿边在新规镜头上基本消失了。
我们来看看反差更大的工况:


无论是较亮还是较暗的灯光,在暗色背景下老款镜头的光斑边缘都出现了可察觉的绿边(轴向色差),而新规镜头则能消除得十分干净。
下面我们就不提老款56,就盯着新规56的实战表现来说吧!
既然说到了色散,我们来看看全开光圈下(F1.2)新规56的色散抑制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准:




焦内的倍率色差抑制能力异常优秀,即使在F1.2工况,大光比边缘处也没有出现可见的紫边。


光圈全开时无论是焦内还是焦外的表现都颇为干净得体。
当然,所有镜头表现最疲软的极限“自杀”工况(高反差物体边缘+全开光圈+最近距离近摄),还是能看到一些轴向色差的:


面对这种“自杀”工况,光圈全开的新规56在焦前出现了轻微的紫红边、焦后则出现了青绿边,但比之前已有了质的飞跃。
高品质的色差抑制确实能让很多扫街变得更加安心,比如之前担心的这些工况,现在再也不怕了:




对了,先前说过新规56的近摄距离比老款短了20cm,我们来看看更近拍摄距离下的球差抑制是否合格:

在全开光圈下,近摄即可提供不错的细节描写,收一档后细腻度与反差有所提升,在F2.5时达到峰值。
我们换个高光物体看看:

F2.5时拥有最佳表现,但全开光圈下的色散抑制做得依旧很到位,反差衰减也控制得不错,对于这款等效85mm视角的镜头来说,画质与近摄距离的提升可以更从容地拍摄老款56无法涉及的静物领域了:

至于新规56的解析力就无需多言了,在更远距离的人像拍摄工况(1.5m-3m)下,焦内的明锐度与细节能完全喂饱40MP的X-H2,画面纯净,无可见杂色干扰:




我们重新看回两者的光学结构对比:

虽然在规格上新56只用了一片ED玻璃,但更先进的光学设计与布局(比老56相隔7年)让其能更有效地消除色差进而提升解析力(让画面更纯净)以满足更高像素密度机身对光学品质的需求。
虽然富士没在老款56的基础上对光学思维进行大革新,光路长度的改变也不大,但凭着对复消色差能力的强化,新规56的画面描写力进化到了全新层面。
如果你问我怎么选,新老56的选择没有任何犹豫,24%的差价能换来解析力、倍率色差和轴向色差的全面进化,我认为现在起老56(甚至老56APD款)存在的意义已经很微弱了。


至于新56和50mm F1.0的选择,那是钱包和体能的投票(更强的虚化量、更好的虚化品质、贵4000元、445变845g重近一倍),我个人会选新56,一来便宜不少也轻便不少、二来机身不是X-H2S(120次/秒的AF侦测速率)的话,50F1的大对焦组在视频追焦时会有点吃紧。选择新规56后,我会用剩下的钱入个之后会发布的轻巧30微距(先前在X Summit公布,等效45mm视角的泛用型定焦)日常挂机(体积很适合X-E4和X-T30机身)。
以上就是本期N大说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支持,我是评者N大,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各位富士用户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