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介荐漫谈#1|我们该如何评价任何作品?——艾尔登法环

2023-05-09 21:31 作者:众喵咪之师  | 我要投稿

       第#1期正式内容,我选择将主题献给“如何正确评价作品”。本来是打算为这一主题出一期#0.5,因为当时并没有为此主题搭配任何作品。后来想了想,还是做成一期正式内容。

       既然标题是“任何作品”,嗯……大概是“任何作品”,至少包括游戏、漫画、动画,那么其实本期的作品选什么都行,这里选择《艾尔登法环》也仅是当成一个“任意”的例子。本期的内容实际上与《艾尔登法环》是没有多大关联的,所以也并没有加上法环的标签,但是作为年度游戏,如此有代表性的法环估计也会活跃在未来的多期漫谈里,这里索性就用它吧。

 

       进入本期主题——“我们该如何评价任何作品?”,这里up自己总结了一条黄金法则与四个评价方向,以《艾尔登法环》为例依次探讨。

 

1.黄金法则

       如果你没有亲身体验过某个作品,那么你就不能对其评价;你体验过多少,才能评价多少。

       体验永远讲求最真实、最全面。up本人PC端法环100小时一周目,那么我就能也只能对这100小时一周目PC的体验进行评价;《死亡搁浅》up只刚玩到雪山就弃坑,那么我只能对这雪山前的体验进行评价;《脑叶公司》up只玩了不到两个小时就退款了,那我也只能评价这存活天数为5的存档的游戏体验。

       所以云玩家没有对游戏本体评价的资格,这意味着它们的评价往往不具有很高的参考性,但是云玩家至少能评价自己云的体验。

 

2.数据——客观中的客观

       数据永远都能作为评价参考,当然必须是正确的数据。

       不管这个数据有没有引流买量,经过了怎样营销,只要数据没造假,就都是最最最客观的评价标准。只不过因为上面所说的营销等的原因,单纯一个数据总是无法简单代表我们想要的标准,比如热度不代表价值,销量不代表艺术性。

       但是数据也总能代表一些事情,特别是一些统计数据,它们其中都蕴含了某种集体意义,这种意义因为消除了个体的误差而具有了个体一般性。我们都知道《艾尔登法环》的销量成绩是历史性的,销量这个数据本身也非常具有意义,它代表了作品所在市场对其的需求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娱乐市场对其的需求,我们往往能从中窥得社会甚至是到人类个体的某些本质,统计学中称这种现象为“显著”。因此人们已经去从各个角度来研究法环所代表的魂系列为何能如此吸引玩家,它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等等。

       数据是最为客观的评价要素,但即使是数据这种最客观的评价要素,也局限于时空性。比如法环在不同地区的销量水平不一样,如果发售在未来销量也必然会截然不同。剩下的所有讨论角度都无法越过这层主观性。

 

3.作者是怎么想的?——客观中的主观

       老贼没想表达这个,你偏说法环表达了这种主题,那是纯扯淡。你可以向作者询问一些这样的问题来获得评价的参考:

-作者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这部作品的?

-作者当时创作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作者想在作品中表达什么?

-作者为了表达这些东西,做了哪些努力?

-作者的这些努力对表达这些东西有怎样的效果?

       当然,回答必须真实,而不是场面话,不然也没什么价值。

       我本人肯定得不到老贼的对这些问题的真实答案,但是我记得老贼曾在某次采访中表示对法环的遗憾,说自己没能力在发售前体验完法环的全部内容,这肯定可以作为评价的有效参考素材。

 

4.共同的感受——主观中的客观

       共同的感受来源于个人的感受,且是人们对某种事实或感觉的共识。比如依次以下:

①法环体量庞大

②法环内容丰富

③法环在各种设定细节的处理上非常优秀

④法环后期地图的体验有些差劲

⑤法环在整体故事架构设计上有所欠缺

       这5点大概越往后,玩家对观点的认同度会越低。以上观点本身在用词上主观性很强,“庞大”是多大?“有所欠缺”是欠了多少?往往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法,比如:

④法环后期地图的设计没有前中期地图优秀(当然这其中会包含一部分审美疲劳的原因)

⑤法环在整体故事架构设计上不如黑魂3(当然这也与体量差异有关)

       现在这些观点的认同度显然会有变化了。

       用比较性结构描述共同感受的评价,是非常具有参考性的。

 

5.个人的独特而具体的体验——主观中的主观

       个人具体感受往往是笼统的,粗糙的,可参考性差的。但我们从来都不能因此放弃表达个人感受,因为正是这种粗糙的个人感受组成了所有的上述评价方向。独特感受是属于每个人的宝藏,正确面对与认识自己的独特而具体的感受,它将为你的评价鉴赏提供独一无二的参考,更会有益于你的整个鉴赏史。且就我个人而言,任何人的独特体验对我来说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我坚持觉得法环的剧情设计有问题,不自然,那条讯息“拉冈达就是玛莉卡”出现地毫无道理,完全没能带给我秘密揭晓的痛快。我能对此做出解释,但很多人不能像我一样归根溯源地去解释自己的感受,所以可能会对个人感受产生误解。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再说能去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过这建立在能充分体验作品的前提之上。

 

       以上,是《介荐漫谈》#1的全部内容。正确认识与评价作品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以后漫谈栏目的影响也是无比积极的,所以我将其放在第一期中讨论。

       本期内容并不涉及对不同体裁的具体评价角度,可能会有点抽象。

       当然以上纯个人综合观察思考的结果,欢迎读者在评论区中指出疑问漏洞,提出自己的思考或者其他的评价体系。

       最后,感谢读者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见。


介荐漫谈#1|我们该如何评价任何作品?——艾尔登法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