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和清华的保送生,分别就读什么专业?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保送生分别读了什么专业?今日的数据,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来自阳光高考网2023年《拟保送生录取名单》的数据显示,37所大学拥有保送生名额,共1855人。包括北京大学医学部在内,有355人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
下图展示了这355人拟录取的专业类别,图表中的数字表示本专业拟录取人数。

这355人中,有83人读的是计算机类专业,大约占北大和清华所有录取人数的23%。
在过去的20年间,人类的科技被认为是由代码驱动的。而来自就业端的数据显示,2022年信息软件从业者的平均薪水高达1.8万元,是环境清洁从业人员的5倍左右。
对于绝大部分为衣食烦恼的人而言,求功名逐利禄,想获取高额回报,报读计算机专业,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理科实验班,录取人数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二,达到55人,占录取人数的15%左右。
对于很多刚刚度过自己高中生涯的考生而言,要从700多个专业选中一个,作为未来长期发展的目标,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不如先读一段时间的实验班,观察自己更擅长于哪一个领域,然后再来做出选择,这可能是更好的方法。
这355人中,有54人拟录取专业为英语专业,以及22人拟录取专业为日语专业。
除了英语和日语外,俄语、乌尔都语、阿拉伯语、德语、印地语、法语、西班牙语、越南语、朝鲜宇、梵语巴利语和希伯来语,也有数量不少的考生被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
外语专业共录取了144人,占北大和清华保送生的比例达到40%。
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之后,基于神经网络的翻译功能,其实已经非常强大。如果不是有特别的科研需求,选择去北大和清华就读小语种专业,本身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但是,和那些千军万马去挤独木桥的考生相比,选择了保送小语种的考生,他们是非常幸运的。
除了语言类的专业外,也有一定数量的考生选择了生物科学、化学类、临床医学、物理学和数学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