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O 2.5 神代巨神海洋 完结纪念(个人感受)
新版本也出了几天,但我这样的自体力党(指剧情用自然恢复的体力推完),硬是拖到昨天才搞定。

在说这个版本主线之间,我想下个版本国服还要一阵子。我也挺想写下去(管他有木有人看),之后渐渐把之前的剧情章节也逐章补上。
接下来将有大量剧透,如果还没推完的话,建议推完再看哦!
剧透警告!

OK,回归主题。
当然,由于是我作为普通玩家的主观感受分享,所以姑且简单说一下我推这章之前的情况。
和2.4差不多,在版本推出之前,我没有看完整的剧透和关卡分析,但知晓有俄里翁射落月神的剧情,以及以伊阿宋为首的阿耳戈号远征军的事迹。
2.5章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泄露了不少信息,包括封面人物(早先就泄露的超人俄里翁)。但是,这样的安排依旧没有完全减去故事的震撼度和悬念感。

老规矩,先说几点有意思的剧情点,再进行人物分析。
第一 ,重点描绘对象的变化,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和重心变化。
相比2.1到2.4的剧情,我们不难发现,前面几章的剧情中都用浓墨描绘一个异闻带原住民的典型。
尤其是2.1和2.4,几乎将大量的篇幅花在这些原住民的心理和行动描写上,甚至可以说,这两章很大部分的剧情泪点由他们承担。
而2.5中,确实也存在这样的角色,但戏份明显变少,而大部分泪点和情感爆发都集中在阿耳戈号船员上。客观来说,这样描写没啥问题,每一章都这样写难免被诟病,而从剧情角度,2.5算是一个转折点。
2.1到2.4可以看作是我们(咕哒)和马修了解和思考异闻带存在意义的过程,是坚定信念的过程,2.5中我们明显看到自己(咕哒)和马修的态度坚定很多,这也是第一次能轻易和德雷克船长分别的原因
——我们成长了。
第二,真实的压迫感。
在之前的章节中,剧情中一直阐述异闻带不同于以往特异点的危险度,但实际上来说,不能说表现的很好。尤其是2.2,巨人也好,种子也罢,都没啥压迫感。
而这一章,我们切身体会了被穷追猛打的痛苦境地,几乎全程喘不过气的急迫,随时都会被阿尔狄弥斯轰击的恐惧,和被奥德修斯穷追围杀的苦恼。
第三,伏笔的处理。
这算是在知晓了不少主线剧情之后,玩家再推2.5依旧觉得不错的地方吧。不少地方都有潜在伏笔,一些是为2.5,一些应该是之后章节的伏笔。

另,上期说了一些对2.4的意见,但2.5虽然说不错,但弊病和小细节也不少。
1. 走马灯情节过多。
2.5的描绘中有过多的走马灯了,尤其是最后几节,不断回放船员的情节等。
首先,由于船员较多,这样会导致剧情节奏拖沓;
其次,大家都一路推过来,不用单个讲,每个人残影放一下就好了,不用重复提及。
2. 部分主要冲突点渲染较少。
最为明显的就是俄里翁和阿尔狄弥斯的剧情,这算是这一章的最高潮,但前期的铺垫相对这个定位,还是太少了。
只有前面俄里翁第一次出现和决定入队附近有,个人认为之后的情景中,放入一两节,夜里俄里翁和别的阿尔狄弥斯机体对话,或者自白都是不错的。
其他零零碎碎不太影响剧情体验的就不提了。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剧情敌人描绘越来越强,但实际打起来,并没有以前那样艰难了(队长那个用随便三星,第一行血快打完了,而且全队满血)。

这也是游戏关卡设计和游戏剧情的平衡问题,随着玩家实力越来越强,剧情BOSS的设计和强度也要巧妙的提升。

OKK,终于到了,最激动的人设分析环节。
2.5和之前的几个异闻带章节一样,都有着不错的鲜明人设描写,即便是在阿耳戈号众多英灵船员的情况下,也没有失去个别船员的个性。
当然,个人认为是篇幅的问题,本可以进一步丰满的人设,没能做的更好,反而显得略显仓促(同上文俄里翁)。
那么,说到2.5,我们就必然分析阿耳戈号英灵远征军的成员。按照通关礼装的设计,成员包括伊阿宋、俄里翁、科黛、曼迪卡尔多、望月千代女、巴沙洛繆、阿克琉斯和帕里斯。

首先,阿克琉斯和帕里斯算是这里面比较简单的角色关系描写,主要集中在二人生前的矛盾,产生那种小打小闹看不顺眼,但最终冰释前嫌,一同战斗的剧情,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总的来说二人描写是成功的,
从两次阿克琉斯对阵喀戎到最后凭借肉身媒介召唤赫克托耳,
从帕里斯坐阿克琉斯战车狙击到自愿化身箭矢击穿月神。
其次,就是望月千代女的描写,这个我觉得甚至相对阿克琉斯和帕里斯,更为简单,而写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这样可以留出大量篇幅给主要矛盾。
同时,望月千代女的设定和背景已经在下总国篇中详细地描写了,这里即便跳过也不会太过突兀,反而使得最后千代女诅咒自己的情节变得合理。
(同理,这使得开头我就猜到了千代女的职责在于破坏怪物)
再来,就是巴沙洛繆,这算是戏份最少的船员(大雾)。
几乎没啥描绘,不过这也使得最后“运输者”的任务看起来如此自然而尽职尽责,不像其他人那样光鲜,但依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俄里翁送到岛上)。
最后,就到了描写最多的几个人了,也是这一章最最重要的感情重心。

第一:曼迪卡尔多
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个人物的描写在定位上不是非常理想。
按照剧情的推导,我能理解编剧的意思是,将曼迪卡尔多定义为朋友类型角色,主打友谊牌。
但,总的来说,有一种违和感。(可能是我老了?)

可能是角色背景和年级,不像是少年气朋友适合的?
当然,撇开这一层设定,其他方面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从最开始的自卑,也和其宝具相呼应,气质上也和他的偶像赫克托耳相似。
尤其是多次展示他直来直去的笨拙交际,和他对武器的不在意,还有对生前事情的自嘲。
莫名给人像大老师的感觉?
这些都使得这个平凡从者的形象更加鲜活,也使得其最后宝具的释放更显得震撼和激动人心。

在剧情作用上,可以说和2.4的威廉·退尔相似,承担了以人撼神的职责,凸显了尤其这章标榜的主题“人”。

第二:夏洛特·科黛
恭喜盾外女友又增一员,迦勒底后宫团实锤。
即便忘记一切,也无法忘却爱意。
在2.5之前的主线中,如此明显向御主表达爱意的从者还是少见的,不少只是在个人语言中,或是傲娇中,可以说科黛这样直抒胸臆,表达爱意的姑娘很打动人心。
不得不说,在经历了那么多特异点,看了那么多女性从者,科黛和马修无疑是最为像普通女孩子的。
而在如此宏大的背景下,如此可怕的强敌之下,这样普通的女孩子的奋斗是如此触动人心的东西。
这样的人设几乎是极其成功的,前面对科黛自卑和不断想让自己排上用场的描写,给足了铺垫。
哪怕知晓为异闻带方从者,也使得我第一时间想拯救她,也使得御主的行为看似如此合理。(世界算个屁,我只想拯救眼前的这个姑娘!)
同样的,使得最后,伊阿宋给科黛下达命令的隐去的时候,我已经猜到结局,揪着心打完接下来几节,直到看到那个让人神伤的笑颜。

而且,和曼迪卡尔多一起,算是这一章中最能体现主题(人的意志)的两人,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升华的目的。
第三:超人俄里翁
应该算是官方2.51主角?(毕竟封面人物)
可以说渲染得还是相当到位的,但和我之前说的,还可以拨出更多篇幅进行铺垫描写的。
理论上来说,主角团来之前,俄里翁已经纠结很久了,所以没大铺垫也合理?
但,即便如此,人物的塑造还是成功的。少量的纠结铺垫,反而加强了俄里翁坚定信念的超MAN的形象。

与此同时,阿尔狄弥斯的个别机体和俄里翁的接触,可以看作是短暂的两人爱情的写照。也真正使得俄里翁下定决心入队,准备好了为那个心爱之人救赎的道路。
正如阿克琉斯发问时候,他回答的那样——
“出于责任。”

这也可以理解为对2.5主题的贯彻吧。
俄里翁的箭矢并不代表拯救世界的意志,
不代表什么深明大义,
只是为了那平平凡凡的每个人都应有的——爱。
那是对爱人的承诺,是对爱人的拯救,是对爱人的责任。
听起来自私?
没错,是的,略显自私。
而我们主角团也一样,在整个第二章中,我们都不是什么“正义使者”,我们不过也是为了简单而自私的人性,为了活着罢了。
而,恰恰是这样看似自私,看似平凡的理由,使得俄里翁最后射出的箭矢更具有分量,也使得人设得到相当的升华。
和后面俄里翁的独白相映衬,与神相爱,却不摒弃为人,即便人会生老病死,终有终结。

而且,如此描绘,导致最后当俄里翁奉还冠位的时候,我们不是想起王哈,觉得重复把戏,而是觉得自然而然,和王哈那时候一样震撼和肃然起敬。
所谓“冠位”之于那些真实的英雄而言,不过如此罢了。

同时不得不提,俄里翁挽弓射箭的演出,实在是太帅了!
地平线上的身影完美地反衬出这一箭的分量。
而且,之前失败的几箭也更加深了这一箭的分量,使得这一切不那么容易。



而在高潮中,俄里翁的那句“我也会陪同你一同坠落。”
更是戳中泪点,升华了他对阿尔狄弥斯的爱情。
可能对于二人而言,即便是一同消逝也是一种幸福罢。


第四:伊阿宋
经过大量篇幅对“官方主角”的描绘后,我来说说我心中的2.51主角——伊阿宋。
如果说,曼迪卡尔多人设酷似大老师的话,我认为伊阿宋的人设颇像折木奉太郎。
抛开原来传说设定,可以说,伊阿宋算是2.51相当真实的存在了,或者也能说2.51中另一对苦命鸳鸯。
从最开始,只想着苟活,每天无所事事,到被形势所逼,勉强加入。接受船长的意志,搭上黄金鹿号。
我个人认为,即便剧情中船长说那一刻,她的船叫做“阿耳戈号”。黄金鹿真正意义成为阿耳戈号,也是在后面神殿中得到了美狄亚的护身符的时候开始的。
虽然嘴里抱怨着护身符的无用,但最后,解除护身符之后伊阿宋的言行来看,他是如此珍视和明白这护身符的用途。
而后的剧情中,我们不断看到伊阿宋似乎是一个只会发号施令,贪生怕死的上司。
不过,无论是他人污蔑赫拉克勒斯时候的暴怒,还是关键时刻开船冲锋,下意识挥刀和最终拖着已经腐朽的身子支持我们,都无时无刻不提醒这我们,这是一个聪明而又勇敢的人。
有些人身怀技巧和实力,但这就是逼迫他们成为英雄的理由吗?
伊阿宋给出了答案。
我活着,为了自己,和自己珍视的人,没有切实的义务说要求自己成为英雄,平凡不好吗?
但是,如若关键时刻,如若友人被轻视,如若生活被威胁,平时温和搞笑的人也会成为认真而可怕的勇者。
可以说,伊阿宋的形象相较于天生具有神力的俄里翁、阿克琉斯,更为真实,相较于那些天生的英雄,更贴近普通人。
而恰恰是在2.51,有了伊阿宋的冷静指挥,我们才能逃出数次炮轰,脱离数次险境,完成最终的翻盘。
这也凸显了2.51的主题,创造历史的从来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明,而是那些平凡的,为活着而挣扎的简单的——人。
第五:弗朗西斯·德雷克
哈哈,没想到吧。压轴的不是阿耳戈号船员。
实际上,除了几位主角,我觉得塑造的最为成功的角色,就是2.51的船长。
用最少的篇幅,刻下最深刻的影响。
用最随意的描绘,做了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完美地还原了其作为星之开拓者的人设——将各种难以完成的事在“不可能的状态下”,化为“可实现的事情”。
而船长轻描淡写的陈述,更是使得这样伟业显得更加不可思议。

最后坐在酒馆,默默迎来终结,送上祝福的船长是如此让人心酸,而让人敬佩。
大概这就是泛人类史的英雄吧。


比如“医生”的出场,武藏亲在开头和结尾的出现,开始负责拖延而牺牲的桑松和迪昂,以及通信里出现神秘archer,以及到达奥林匹斯的英灵们。
相信下一章,能好好利用这些伏笔,写出更激动人心的故事。
而,按照我上次的推测,我们在来简单看看马修的表现。
在2.51中,我们明显看到马修变得更坚强了,对于无法接受的事情,对于离别,对于悲恸,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们看到的是和船长道别的马修,是战斗中果断的马修,是不在自卑的马修。相信随着异闻带这几章对马修性格的丰满,最后的决战中,马修会成为关键。(毕竟是曾经被加拉哈德认可的人)
说到这,也算是个猜测吧。我们都知道加拉哈德的人设,也清楚其取得圣杯的背景。第一章正式有其的力量,才克服了不少险境。
而,第一章的最后,达芬奇也曾表达了对马修复活后,加拉哈德消失的不满。
但这样的行为和加拉哈德高尚的人设相悖。而且剧情至今,依旧没有关于其的消息,我相信这是一个巨大的伏笔。
同时,由于2.52先行的预告中新圆桌成员的登场,我想大胆的猜测,异闻带决战中,马修、加拉哈德和圆桌会成为关键的一环。

回到2.51,我们品尝到的是一船人的冒险故事,是一个个无奈的分别,是一场诠释“人”的史诗。
好了,洋洋洒洒也写了这么多,还是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快乐。哪怕写的不太好,但写的过程也是舒畅的。
最后,引用通关礼装的话结尾吧。
这里,唯有意志。
唯有不服输的强韧意志,
宣誓不到最后决不放弃,奋勇冲到最后。
——这是一幅梦想的绘画。
不依靠神明的英雄们一个不缺地齐聚同一艘船上,这绝对不可能的世界的模样。
然而你仍然在脑海中描绘。
拉起在曙光映照下的船帆,迎风航行的他们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