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作为授信对象,基于真实贸易背景提供封闭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在传统信贷业务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事物。
目前,国内供应链金融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理、物流、电商平台等。
从发展现状看,我国大部分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因此,通过应收账款的转让,以获得短期流动资金支持,成为很多中小企业的主要选择。
但是,应收账款具有以下风险:一是无法有效控制收款进度;二是容易产生坏账;三是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为降低上述风险,一些企业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而供应链金融服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什么是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SCM)是一种集商流与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是以企业和上下游客户为中心,管理并监控整个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的供应商(包括采购方)、制造商(包括分销商)、仓库管理者及其他第三方服务商。
二. 常见的几种模式:
1. 订单式:
典型的订单式就是根据上游客户的销售合同,向其提供预付款项,然后,再由其向下游客户进行销售回款,由下游客户支付预付款。
2. 存货质押:
存货质押,指用货权作担保的融资方式。即债权人将其所拥有或控制的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和控制,以此作为债权的担保。
3. 信用保险。
4. 仓单质押。
5. 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指持票人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转让给银行,取得扣除贴息之后的资金,银行按票面金额发放贷款的业务。
6. 委托贷款。
7. 出口退税账户托管:
出口退税账户托管,是指外贸企业利用电子税务局平台,实现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及申报,以及进项税额抵扣认证,确保税款及时安全入库,避免出现因开错发票导致不能及时报税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