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凶手瞬移到密室中砍头?国产推理史上最恐怖手法《异想天开之瞬移魔法》

1.《世俗边缘的歌者》
岛田庄司曾在自己的侦探小说观中引入过“器”的概念。何谓之“器”呢?这里,笔者有必要将自己的理解讲出来。
我们知道,本格侦探小说的核心便是谜团,而几乎所有的谜团都是一起离奇的杀人事件。 凶手要杀人,绝对会使用一种凶器来达到使被害人致死的目的。同理,一个侦探作家若想将一个宏大而华丽的谜团呈现在读者面前达到使读者哑然的目的,则势必会使用一种工具或者说是手段,而我们则可将这种工具或手段称之为“器”。
“器”的变化则多种多样,早在1947年,高木彬光发表的《纹身杀人事件》中,我们便可以认为作者是使用了传说作为“器”,来迷惑读者,使读者陷入一个心里局。而这点恰恰和岛田庄司的《占星术杀人魔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初期的岛田庄司还使用了在《斜屋犯罪》、《北方夕鹤2/3杀人》中所出现的建筑这一“物理之器”来达到犯罪的目的。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纯粹的如传说、建筑一般的“器”已经无法像刚开始一样完美地骗过读者了,即使能骗过,其震撼程度也大大减弱。这时,山口雅也带着他的《活尸之死》腾空出世。这部以一个“死去的人可以复活”的科幻世界为“器”的本格推理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格局!后来的西泽保彦更是在《死了7次的男人》、《人格转移杀人》中将这种完全架空于现实背景的侦探作品发扬光大。本作——《世俗边缘的歌者》则是国内原创界的一篇相当优秀的科幻侦探小说。
前面已经提到过,科幻推理的出现,能使作家们想出更多、更妙的“器”。在本作中,熊猫所使用的“器”则是VR世界 —— 一个可以让现代人扮演古代角色的“器”。当然,在当中这个“器”的结构,亦即游戏的新规则也在开始就向读者介绍得清清楚楚了,读者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想象独立破案。
虽然使新背景、新规则。但是,当谜底揭晓的那一瞬间,读者便会发现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完全古典的谜团!只是在作者精心的包装下,使得读者根本不会朝那方面去想,从而达到了揭晓谜底时,给读者造成巨大的心里落差的目的。当然,我相信这个谜底的惊艳程度是与读者的侦探小说阅读量成正比的。正因为读的多,同类的谜团见得太多了,突然以这种全新的方式出现,才会有一种新鲜感。
除了谜团外,本作还有一点很特别。熟悉御手洗熊猫作品的读者都知道,他的小说几乎全部都是以日本为背景的。以至于有少部分读者怀疑他是个“汉奸”。作为他的朋友,我有必要在此为他平平反。其实熊猫真正向往的,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他也曾多次表达过他对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庄子的敬爱之情。而他之所以会以日本为背景来写作,恐怕是因为平时看日系侦探小说较多的他不用为小说中的人物取名这一事而犯愁。此作的背景设定也恰恰表现了熊猫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向往。
2. 《异想天开之瞬移魔法》
这是笔者所读的第一篇御手洗熊猫的作品。该作的题目就直接将核心诡计道出——瞬间移动。而且,在谜团尚未呈现之前,本作便如同有栖川有栖的《魔镜》、西村京太郎的《双曲线杀人事件》一样,让读者在开始就知道作品中使用了“双生子”的诡计。但是,若您认为侦探作家们会好心地让读者更加接近真相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像这种情况往往就是作者们设下的陷阱。在你不知不觉地中招后,谜团便展开了。
整个瞬间移动的谜团就是以一个庞大的魔术表演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像这样以魔术表演为背景的侦探小说并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如同克雷顿劳森的《死亡飞出大礼帽》和森博嗣的《死亡幻术的门徒》等便是这当中的经典名作。而《瞬移魔法》的风格应该更加偏向后者。在不可思议的魔术表演中突然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命案。这对于侦探而言,若想弄清凶手是谁\如何杀人等问题,则必须先破解整个庞大的魔术的运作流程。
面对如此宏大的谜团,熊猫最终给出的解答并没有让人失望。如果说《死亡幻术的门徒》的谜底是一种简单的美的话,那么本作的谜底则绝对属于一种复杂的美。说是复杂,但各位千万别以为这会像《本阵杀人事件》、《中国橘子之谜》中的机械密室一样扰人,也不会像《梦殿杀人事件》、《失乐园杀人事件》那样因包含大量专业知识而使人烦恼。我可以保证,只要用心,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看懂《瞬移魔法》的谜底!
当然,本作最出彩指出还是在“双生子”诡计上的突破。如果说《双曲线杀人事件》是类似于文字上的突破的话,那么本作则完全是在“双生子”核心上的突破!我敢说,不管你是否喜欢本作,至少你会佩服作者所想到的最核心的那个大诡计!
3. 《人体博物馆谋杀案》
这是笔者认为熊猫目前最好的杰作!
整片作品所呈现的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密室,而是一个完全由人类不能举起的玻璃罩所形成的密室。同时,玻璃罩内还被注满了水!这是双重不可能犯罪!
熊猫在本作中使用了许多“炫学”。通篇的“炫学”加上最后所呈现的真相让笔者感到,与其说《人体博物馆谋杀案》是一篇“岛田流”杰作,倒不如说这是一篇“小栗流”杰作!(注:小栗即指“超人作家”小栗虫太郎)尤其在解答“水如何注满整个玻璃罩”之一问题时,小栗虫太郎的味道更是浓厚。也许由许多人认为,当中涉及到了一部分人不懂的化学知识,但正因如此,才让笔者认为这是国内原创界的《完全犯罪》!(注:《完全犯罪》是小栗虫太郎的处女作,当时涉及到了大量专业的化学知识) 不过,虽然说与专业知识由很大的关系,但是“注满玻璃罩的水的来源”这一解答却是一个简单但你绝对想不到的心里诡计!当你看到解答后,一定会想“从条件看来,的确只能这么想,可是为何当初我不敢这么去想呢?”
单纯的密室诡计便已如此精彩,可本作出色之处远不止这样。熊猫还构思了一个挑战京极夏彦《故获鸟之夏》的精彩谜团——怀孕九年的女人。然而最难得的是次谜团的解答竟与之前的密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1+1>2”的效果!结合这个谜团去看前面的密室,那个密室的形态完全就是一种艺术。好像岛田庄司在《摩天楼的怪人》中上演“所有玻璃在瞬间崩裂”这一现象时一样,当中的摩天楼也完全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总之,笔者相信,《人体博物馆谋杀案》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4.《二十角馆的无头尸》
这是“御手洗浊探案系列”的第一篇作品。如果说《世俗边缘的歌者》中熊猫使用了“科幻推理”之一前卫的“本格之器”的话,那么本作中,熊猫则是使用了建筑这一传统的“本格之器”,即二十角馆。
在该中,照例发生了一起不可能犯罪。这也一个最传统的密室杀人。而看到解答章时,读者会发现,御手洗熊猫将名作《三口棺材》中密室诡计的“神”,巧妙地结合了二十角馆这一本格之器的“形”,从而完成了这一逻辑上不可能做到的谋杀案。
当然,熊猫创作此做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那个密室。他最想挑战的“无头尸”诡计。
“无头尸”诡计是侦探小说中最常见的诡计之一。它是由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所创。而后世的经典作品也相当的多。不过,“无头尸”同“叙述性诡计”、“双生子诡计”一样,属于“见光死”的类型。亦即若在看作品之前,读者已经知道了诡计的类型,那么阅读的趣味便会大大减少。但是仍有不少作品偏偏要让读者在一开始就知道这点。这样的作品一旦成书,一般不会差。如同前面所提到的《双曲线杀人事件》,另有折原一的《沉默的教室》。而具体到“无头尸”诡计的小说中,这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横沟正史的《黑猫亭事件》。
《黑猫亭事件》的确是“无头尸”类型的侦探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了。熊猫也在本作中明确表示了要挑战《黑猫亭事件》。我相信,当读者翻到解答章之时,一定会有一种惊讶感。原来同《黑猫亭事件》一样,想在“无头尸”诡计上进行突破,则必须要使用一种有逆于常人的思维,有时甚至还可转化为其他类型的诡计!当然,至于本作是否超越了《黑猫亭事件》,相信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另外,本作中也提到了大量的侦探小说,似乎是熊猫在向大家展现他惊人的阅读量。也许有许多人认为他这样稍显卖弄。但若是您熟读二阶堂黎人的作品便会发现,说到卖弄,二阶堂先生就要“嚣张”多了。而在“日本推理四大奇书”的《献给虚无的供物》中,中井英夫也在自己的组品中提到了不下100部侦探小说。像这种展示自己阅读量的作家,在欧美、日本仍由不少,在国内亦是如此。仔细想想,作者只不过是提了自己喜欢的作品,而且这样还可以作为新手的购书指南,这种做法又有何不可呢?
5. 《消失的诡计不见了》
本作创作的目的在于熊猫想抒发他的创作理念。同我孙子武丸的《弥勒之掌》一样,这是一部实验性较强的作品。
本文的题目就颇值得玩味。“消失的诡计”自然是指某事物的消失,然而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不见了”,那岂不是什么也美发生!?先别说作者在故弄玄虚,耐心看下去便是了。也许该做的最终解答不如前四作一样震撼。但是相信不少读者都会透过该作而想到一种构思诡计、布局的方式。与其说读者是在读一部以谋杀为主轴的侦探小说,还不如说我们是在看“熊猫式诡计”制作的教材。
当然,因为带有戏作性质,所以本作确实显得太过“谜题化”,使人很难被情节所吸引。也难怪熊猫将此作称为“个人最不满意的作品”。可是,对于有兴趣创作侦探小说的新手来说,看一看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