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登革热(dengue fever,DF)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一种危害全球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已经在包含中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规模流行过,每年全球大约有3.9亿人感染,以东南亚、非洲、美洲、西太平洋地区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据统计,早在2023年1月-4月期间,泰国登革热确诊病例达到1.439万例,造成11人死亡。登革热作为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目前登革热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国内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登革热疫苗或药上市。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是黄病毒科的一员,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一大群具有包膜的单正链RNA病毒属,其成员包括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B ENCEPHALITIS,JEV)、蜱传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等。
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形态为球形颗粒,直径约55nm,核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结构,核心直径为25-30nm,毒粒包膜的外表面是一些长5-10nm的突起物。

登革热病毒基因与蛋白
登革热病毒(DENV)基因组由大约11kb的正义RNA组成。这种RNA编码形成病毒体成分的3种结构蛋白(C、prM和E)和7种参与病毒RNA复制的非结构蛋白(NS1、NS2A/B、NS3、NS4A/B、NS5)。

NS3是登革热病毒中一种多功能蛋白质,具有类似丝氨酸蛋白酶、RNA解旋酶和RTP酶/NTP酶的功能。其蛋白酶结构域由6条β链组成,包含催化三联体,活性依赖于辅因子NS2B的存在。NS3还包括解旋酶亚结构域和与NS2B的相互作用区域,这些结构对其功能和底物结合至关重要。NS3蛋白质的构象可能影响其功能和作用位点的可及性。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登革热病毒的复制机制和病毒蛋白质的功能调控。
NS5则是登革热病毒中最大且最保守的蛋白质,它具有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甲基转移酶结构域具有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核心结构,用于催化鸟嘌呤N-7和核糖2′-O-甲基化反应。聚合酶结构域具有与其他RNA聚合酶相似的结构,并利用催化机制中的保守天冬氨酸残基协调金属离子插入核苷酸。NS5的功能不仅限于酶活性,还可能参与病毒-宿主相互作用。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登革热病毒的复制机制和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登革热病毒临床表现及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临床表现
登革热病毒(DENV)多引起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可分为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登革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症(Dengue Shock Syndrome,DSS)三种类型。登革热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登革出血热在发热的同时可能伴有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登革热-休克综合症则是最严重的形式,会导致血管渗漏和休克症状。
02
登革热病毒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的自然宿主包括人、低等灵长类和蚊子。登革病毒的媒介昆虫是伊蚊属成员,这些伊蚊在全世界大多数地区散布存在,当叮咬感染了登革病毒的人或动物时,可以通过改换叮咬对象而直接传播病毒,登革病毒可以在蚊子唾液腺细胞中繁殖8天~10天后随着再次吸血而传播。当人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叮咬时,可以通过形成蚊一人一蚊循环进行传播和引起疾病。并且,由于登革病毒RNA的突变或新的外来毒株的侵入,常常可以引起登革热的爆发流行。

Fig 4.登革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登革热病毒预防措施
控制传播媒介控制传播媒介、防止蚊虫叮咬是防治登革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曾经大范围使用杀虫剂消毒进行蚊虫控制。但由于杀虫剂的抗性等原因,主要通过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居民自行清理蚊虫孳生场所的意识,改善环境卫生条件等方式控制蚊虫的数量。
预防接种尚无安全、有效的登革病毒疫苗。用DEN1~4型混合的减毒活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效果;但减毒株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引起临床症状和发生因抗体依赖性增强(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简称ADE)作用而导致的DHF和DSS。一般认为,非结构蛋白NS1不能诱导ADE作用,所以用DNA重组技术制备非结构蛋白NS1亚单位疫苗或基因工程疫苗等可能获得满意的免疫效果。
登革热病毒的包膜蛋白E和重组蛋白抗体是一种针对登革病毒的抗体,可以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结合和入侵。这些抗体可以通过疫苗或药物的方式进行应用,提供被动免疫保护。在感染前或感染早期向患者注射这种抗体,即时起到中和作用,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和传播,从而降低疾病的发展和严重性。
登革热作为一种由蚊媒传播的疾病,其预防与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在当前尚未拥有完全有效的疫苗之际,通过控制蚊虫传播、提高居民清理孳生场所的意识,以及研究开发新型疫苗和抗体应用等方法,我们可以在防治登革热方面取得积极的进展。持续的研究努力和公众参与,将有助于减少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法国ProteoGenix公司拥有科学团队,专注于抗体药物的开发,旗下科研试剂品牌AntibodySystem专注于蛋白和抗体试剂研究,开发出一系列针对DENV相关蛋白及抗体产品。027-65279366。
Cat. #
Product Name
RVV04001
Anti-DENV-2 E-DII/Envelope Protein E Antibody (2A10)
RVV04201
Anti-Dengue Virus NS1 antibody
VVV25303
InVivoMAb Anti-DENV2 Protein prM/prM Antibody (2H2)
YVV15801
Recombinant DENV-2 NS1/Non-structural protein 1 Protein, N-His
RVV04002
Anti-DENV-2 E-DII/Envelope Protein E Antibody (2A10)
VVV19902
InVivoMAb Anti-DENV-2 Envelope protein E/EDIII (Iv0125)
VVV19901
InVivoMAb Anti-DENV-2 Envelope protein E/EDIII (Iv0124)
YVV19905
Recombinant DENV-1 Envelope protein E, N-His
YVV19904
Recombinant DENV-4 Envelope protein E, N-His
YVV19903
Recombinant DENV-2 Envelope protein E, N-His
YVV19902
Recombinant DENV-3 Envelope protein E, N-His
YVV19901
Recombinant DENV-2 Envelope protein E, N-His
RVV11701
Anti-Dengue and Zika virus EDE1 Antibody (EDE1C10)
RVV04101
Anti-DENV-2 E-DIII antibody (1A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