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火,肝火是怎么引起的?
肝火是指肝经火胜,内扰于肝的一种病理现象。肝火又名肝经实火,肝火的产生与外界因素有关,如食用辛辣食物、温热补品、受到情绪刺激等。肝经循行部位火邪旺盛,表现为面红目赤、耳鸣、耳聋、耳内瘙痒、胁肋胀痛、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所以从这一点来看,肝火与人的情绪密不可分。肝火是肝脏内阴阳失衡后出现的热证。一般患者多会表现出心情烦躁,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另外还会出现头晕,面红耳赤以及胸胁疼痛等,还会有口苦和黄疽,女性朋友还会伴有月经不调、湿热带下等症。肝火也有虚实,我们可以从虚、实两方面来解读它。
肝的实火定义:肝阴正常,肝阳旺盛,导致阴不敌阳。
肝的实火表现症状:大多表现为牙龄疼痛、喉痛、口舌生疮、口渴欲饮、内热、大便干结等。
肝的虚火定义:由千肝阴亏损,造成了肝阳旺盛的假象。
肝的虚火表现症状:会出现感觉燥热,或有盗汗、口热干燥、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症状。

肝火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呢?
中医学认为七情对应五脏:喜对应心,怒对应肝,思(忧)对应脾,悲对应肺,恐(惊)对应肾。由此可见,肝火亢盛的首要因素即是过于激动、愤怒的情绪,这个因素远比“邪热侵体”引发肝火更加普遍。
所以要想防止肝火旺,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时刻保待愉快的心情,看待任何事都淡然一些,要知道焦虑、烦躁对事情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在这种心态下很难做出正确的举动,反而使事情更糟。
另外,肝火旺盛的人,要尽量保持饮食的清淡,不食辛辣生热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不宜饮酒,因为酒走肝,酒性温烈可以直接诱发肝火,长期饮酒不仅使肝火持续旺盛,还会破坏肝脏功能。还要尽量少吃火腿、腌制食品以及海苔等,这些食物如果食用过度会使肝火越烧越旺,影响健康!
肝火旺盛者应着重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草莓是不错的选择,不仅仅养肝,而且也能去肝火。每天喝杯酸奶,含有的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利于毒素排出。保持心平气和,培养积极乐观开朗和宽容的心态,及时消除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