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战争4》法国将领介绍(23):麦克唐纳

↑《欧陆战争4》中的麦克唐纳。
↑《麦克唐纳的肖像》[安托万-让·格罗(法语:Antoine-Jean Gros;1771年3月16日—1835年6月25日)作] 艾蒂安·雅克-约瑟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法语:Étienne Jacques-Joseph-Alexandre Macdonald;1765年11月17日—1840年9月25日)是第一代塔兰托公爵,也是法国大革命战争(英语:French Revolutionary Wars)和拿破仑战争(英语:Napoleonic Wars)期间的一位军队指挥官,被册封为帝国元帅。 家庭背景
艾蒂安·雅克·约瑟夫·亚历山大·麦克唐纳出生于色当(位于法国阿登省)。他的父亲本名为尼尔·麦凯琴(英语:Neil MacEachen;生卒年不详),后来改名为尼尔·麦克唐纳,来自于豪贝格[位于南尤伊斯特岛(位于苏格兰王国西部)]的一个詹姆斯党家庭。他是弗洛拉·麦克唐纳[英语:Flora MacDonald;苏格兰盖尔语:Fionnghal nic Dhòmhnaill;1722年—1790年3月5日]的近亲,1745年詹姆斯党叛乱(英语:Jacobite rising of 1745)失败之后,弗洛拉曾在帮助查尔斯·爱德华·斯图亚特王子(英语:Charles Edward Louis John Casimir Sylvester Severino Maria Stuart;1720年12月20日—1788年1月30日)逃亡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军旅生涯
1784年,麦克唐纳加入爱尔兰兵团,该兵团负责支援荷兰共和国境内的革命党武装,并同普鲁士王国的军队作战,他于1785年4月1日被晋升为中尉。爱尔兰兵团解散之后,他被调到狄龙(法语:Arthur,comte de Dillon;1750年9月3日–1794年4月13日)兵团任职。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候,除了麦克唐纳之外,狄龙兵团的其他士兵们仍然效忠于国王,他爱上了雅各布小姐,她的父亲是一个激进的革命者。他于1791年5月5日结婚;1792年8月17日,他被晋升为上尉;1792年8月29日,他成为了夏尔·弗朗索瓦·迪穆里埃将军(法语:Charles-François du Périer Dumouriez;1739年1月26日-1823年3月14日)的侍从官。他在热马普战役(英语:Battle of Jemappes)中崭露头角,并于1792年11月12日被晋升为中校;1793年3月8日,他又被晋升为上校。 他拒绝与迪穆里埃一同叛逃奥地利,上级为了嘉奖,于1793年8月26日将他晋升为准将,并让他指挥一个先头旅,跟随皮舍格吕(法语:Jean-Charles Pichegru;1761年2月16日-1804年4月5日)的部队一同入侵荷兰。他对这个国家十分了解,这被证明是有用的,1795年1月,法国骠骑兵部队俘获了一支荷兰舰队,他在这次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794年11月,他被晋升为师团将军;1797年,他首次进入莱茵区陆军服役;后来,1798年4月24日,他进入意大利地区陆军服役。 1798年,他抵达意大利,此时《坎波福尔米奥条约》已于1797年10月18日签订完毕,拿破仑(法语:Napole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也已经回到了法国;但是,在贝尔蒂埃(法语:Louis-Alexandre Berthier;1753年11月20日-1815年6月1日)的指挥下,麦克唐纳于1798年至1799年率军占领了罗马,他于1798年11月19日被任命为罗马共和国总督,随后他与尚皮奥内(法语:Jean-Étienne Vachier Championnet;1762年4月13日-1800年1月9日)一同率军参加了费伦蒂诺战役(英语:Battle of Ferentino)、奥特里科利战役(英语:Battle of Otricoli)以及奇维塔卡斯泰拉纳战役(发生于1798年12月5日;Battle of Civita Castellana),击败了马克·冯·莱贝里希将军(德语:Karl Freiherr Mack von Leiberich;1752年8月25日-1828年12月22日)的部队;随后,他又与尚皮奥内一同率军发起了两次军事行动中,第一次是在卡尔维里索尔塔,第二次是在卡普阿(1799年1月3日),并再次击败了莱贝里希将军的部队;1799年1月10日,他因与尚皮奥内产生了分歧而辞职。然而,尽管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但他们还是成功地率军征服了存在于1282年至1799年间的那不勒斯王国,这个王国后来改名为“帕特诺珀共和国”。 1799年3月,俄国将领苏沃洛夫[英语:Alexander Vasilyevich Suvorov;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Суво́ров;拉丁化俄语:Aleksándr Vasíl'yevich Suvórov;1729年(或1730年)11月24日-1800年5月18日]率领俄奥联军入侵意大利北部,并在卡萨诺战役[英语:Battle of Cassano (1799)]和第一次马伦哥战役[英语:First Battle of Marengo (1799)]中击败了莫罗(法语:Jean Victor Marie Moreau;1763年2月14日-1813年9月2日)的部队,将拿破仑的战果毁于一旦。作为回应,麦克唐纳率领那不勒斯军团北上。在特雷比亚战役[英语:Battle of Trebbia (1799)]中,他率领36000名士兵向苏沃洛夫的部队(共有22000人)发起进攻。经过三天的战斗,他的部队没有得到莫罗的部队的支援,最后彻底战败,并撤退到热那亚。后来,他被任命为凡尔赛市市长,并默许了雾月政变的发生,尽管他并没有参加这次政变。 1800年,他负责指挥驻扎在赫尔维蒂共和国的部队,并负责保持莱茵区陆军和意大利地区陆军之间的联系。他勤勉地执行着他的任务,在1800年-1801年的冬季,他负责率领格劳宾登州地区陆军穿过施普吕根山口。他的参谋长马修·杜马斯(法语:Guillaume-Mathieu Dumas;1753年11月23日—1837年10月16日)对这一功绩进行了描述。它有时被认为与拿破仑在马伦哥战役(英语:Battle of Marengo)之前率军穿过大圣伯纳德山口一样值得人们注意,尽管麦克唐纳并没有率军参加战斗。 回到巴黎之后,麦克唐纳与儒贝尔将军(法语:Barthélemy Catherine Joubert;1769年4月14日- 1799年8月15日)的遗孀结婚,并担任法国驻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大使。1805年,他回到法国,与莫罗保持联系,因此引起了拿破仑的反感,拿破仑没有将他的名字列入第一批帝国元帅名单之内。拿破仑在1803年至1809年间没有授予他军事指挥权,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在拿破仑帐下效力
↑麦克唐纳于法国大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时期在军队里服役,在1809年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英语:War of the Fifth Coalition)、1810年-1811年半岛战争(英语:Peninsular War)、1812年俄法战争(英语:
French invasion of Russia
)、1813年德意志解放战争(英语:German campaign of 1813)和1814年法国东北部战役[英语:Campaign in north-east France (1814)]中负责指挥法军主力部队。 直到1809年,他都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拿破仑任命他为欧仁·德·博阿尔内亲王(法语:Eugène Rose de Beauharnais;1781年9月3日-1824年2月21日)的军事顾问,后者是意大利王国总督和意大利地区陆军部队的指挥官。拿破仑的部队在阿斯珀恩-埃斯灵之战(英语:Battle of Aspern-Essling)中遭遇了意外的失败,在此之后,拿破仑命令欧仁率军北上,与他的部队会合,麦克唐纳也跟随欧仁一同前往。瓦格拉姆之战(英语:Battle of Wagram)爆发的第二天,在整条战线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的情况之下,拿破仑命令麦克唐纳不顾一切,率军向敌军中心发起反攻。麦克唐纳迅速让他的士兵们排成了一个巨大的三面开放式步兵方阵,并在南苏蒂(法语:Étienne-Marie-Antoine Champion, comte de Nansouty;1768年5月30日-1815年2月12日)的骑兵部队的掩护下向奥地利军队的阵线发起猛攻。尽管法军在奥地利炮兵部队的攻击下伤亡惨重,但是这次大胆的进攻却突破了奥军的中心,法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拿破仑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找到了麦克唐纳,他告诉麦克唐纳:“你表现很英勇……在你荣耀的战场上,我昨天取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你,我册封你为法国元帅。这是你应得的。”此外,不久之后,拿破仑还册封他为那不勒斯王国塔兰托公爵。 1810年,麦克唐纳在西班牙服役;1812年,他负责指挥大军团左翼部队,率军入侵俄国。他被派往北方作战,但他的部队没能成功占领里加[英语:Siege of Riga (1812)]。1813年,他率军参加了吕岑会战[英语:Battle of Lützen (1813)]和包岑会战[英语:Battle of Bautzen (1813)],在此之后,他接受命令,率军入侵西里西亚省,但他的部队却在卡恰瓦河战役(英语:Battle of the Katzbach)中被布吕歇尔(德语: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1742年12月21日-1819年9月12日)的部队击败,损失惨重。在1813年的莱比锡战役(英语:Battle of Leipzig)中,他的部队被约翰·冯·克勒瑙伯爵(德语:Johann Josef Cajetan Graf von Klenau, Freiherr von Janowitz;捷克语:Jan hrabě z Klenové, svobodný pán z Janovic;1758年4月13日—1819年10月6日)的奥军第四军团赶出了利伯特沃尔克维茨;在一次反攻中,他的部队又将村庄夺了回来。当天晚些时候,克勒瑙伯爵又挫败了他从侧翼包围奥军主力部队[指挥官为卡尔·菲利普·施瓦岑贝格亲王(德语:Karl Philipp, Fürst zu Schwarzenberg;英语:Charles Philip, Prince of Schwarzenberg;1771年4月18日或19日-1820年10月15日)]的企图。莱比锡战役之后,他接受命令,与波尼亚托斯基亲王(波兰语:Józef Antoni Poniatowski;1763年5月7日-1813年10月19日)一同率军掩护法军从莱比锡撤退。在魏瑟埃尔斯特河上的最后一座桥梁被炸毁之后,他设法游过了河,但波尼亚托斯基却被河水淹死了。在1814年的法国东北部战役中,麦克唐纳再次崭露头角。拿破仑派了几名元帅去巴黎宣布他退位的决定,麦克唐纳便是其中之一。当所有人都弃拿破仑而去的时候,麦克唐纳仍然对他保持忠诚。拿破仑嘱咐他要对新政权保持忠诚,为了嘉奖他的忠诚,拿破仑还将穆拉德贝伊(英语:Murad Bey Mohammed; 约1750 年-1801年4月22日)使用的军刀赠送给了他。 为波旁王朝效力
↑《麦克唐纳的肖像》[弗朗索瓦·热拉尔(法语:François Pascal Simon Gérard;1770年5月4日-1837年1月11日)作]。配有红色绶带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已经被配有蓝色绶带的圣灵勋章取代了。 波旁复辟时期,他被册封为法国贵族,并被授予圣路易大十字骑士级勋章。百日王朝时期(英语:Hundred Days),他依然选择效忠于波旁王朝。1815年,他成为了荣誉军团大总管,一直到1831年才卸任。1816年,作为皇家卫队的一名少将,他成为了贵族院(是根据1814年宪章而建立起来的)的成员,并始终以温和的自由党人的身份进行投票表决。 从1830年开始,他便一直都隐居在他的乡间别墅——库尔塞勒勒鲁瓦城堡(位于卢瓦雷省卢瓦尔河畔博略镇)中。他于1840年9月25日去世,享年74岁。 个人生活
1791年,他与玛丽-康士坦丝·索拉尔·德·蒙卢瓦希尔(法语:Marie-Constance Soral de Montloisir;?—1797年)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 ●安妮-夏洛特·麦克唐纳(法语:Anne-Charlotte Macdonald;1792年–1870年)。 ●阿黛尔-伊丽莎白·麦克唐纳(法语:Adele-Elisabeth Macdonald;1794年–1822年)。 1802年,他与儒贝尔将军的遗孀——菲丽希缇-弗朗索瓦丝·德·蒙托隆(法语:Felicité-Françoise de Montholon;1780年–1804年)结婚,他们有一个女儿: ●亚历山德琳-艾梅·麦克唐纳(法语:Alexandrine-Aimee Macdonald;1803年–1869年)。 1821年,他与欧内斯蒂娜-泰蕾丝·德·布尔古安(法语:Ernestine-Therese de Bourgoing;1789年–1825年)结婚,他们有一个儿子: ●路易-马里·麦克唐纳(法语:Louis-Marie Macdonald;1824年–1881年)。 苏格兰人对他的纪念
2010年4月30日,在麦克唐纳的老家——南尤伊斯特岛(位于外赫布里底群岛)上,一块用于纪念法国元帅雅克·麦克唐纳的牌匾正式揭幕。麦克唐纳于1825年访问了南尤伊斯特岛,以寻找自己的家族的渊源。 评价
1911年版《大英百科全书》中有一段对麦克唐纳的评价,它是这样写的: 麦克唐纳没有像达武(法语:Louis-Nicolas d'Avout;1770年5月10日-1823年6月1日)、马塞纳(法语:André Masséna;意大利语:Andrea Massena;1758年5月6日-1817年4月4日)和拉纳(法语:Jean Lannes;1769年4月10日-1809年5月31日)那样的杰出的军事天赋,也不是像马尔蒙(法语:Auguste Frédéric Louis Viesse de Marmont;1774年7月20日-1852年3月22日)和古维翁(法语:Laurent de Gouvion Saint-Cyr;1764年4月13日-1830年3月17日)那样的引人注目的军事谋略家,但尽管如此,他在瑞士战场上的表现使得他的地位远远高于乌迪诺(法语:Nicolas Charles Oudinot;1767年4月25日-1847年9月13日)和杜邦(法语:Pierre-Antoine, comte Dupont de l'Étang;1765年7月4日-1840年3月9日)等将军。尽管他在特雷比亚战役和卡恰瓦河战役中都遭遇了失败,但他的独立指挥能力却使得拿破仑一直都很信任他,直到他结束自己的军旅生涯。作为一个男人,对于他的人品,人们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他的身上没有残忍或者不忠诚的污点。
美国军事史学家甘瑟·E·罗滕贝格(德语:Gunther Erich Rothenberg;1923年7月11日-2004年4月26日)写道:“尽管麦克唐纳夸大了自己的能力,但他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官。”英国军事史学家理查德·邓恩-帕蒂森(英语:Richard Phillipson Dunn Pattison;1874年-1916年3月8日)称赞麦克唐纳拥有“敏锐的军事洞察力”,而英国作家A·G·麦克唐奈(英语:Archibald Gordon Macdonell;1895年11月3日-1941年1月16日)则称他给他的军旅生涯留下了一连串的失败记录。约翰·M·基夫(英语:John M. Keefe;生卒年不详)则将他在卡恰瓦河战役中的失败归咎于除了拿破仑所指挥的部队之外的其他法军部队缺乏参谋人员,并认为麦克唐纳在他的军旅生涯的剩余时间里表现得很成功。 (完) (声明:以上内容是本人从英文维基百科上翻译过来的。本人翻译水平有限,文章中可能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