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PPE行业怎么走高端路线?专家开药方:“科技创新”

2023-03-30 09:01 作者:超人的风筝  | 我要投稿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近年来持续稳定发展,但这种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针对这种情况,行业专家开出药方:科技创新。

3月17日,在2023个体防护装备行业企业研讨会上,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陈倬为调侃说,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竞争激烈,“大家都在卷”。

陈倬为,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

 “同样一套防护服,你卖50,我卖48,他就卖46,”陈倬为说,“但我不建议大家往这样的方向卷下去。我们可以换一个‘高级’的方向去卷,比如你的防护服材料更透气,我的产品比你的多一些智能化的元素。”

在陈倬为看来,相较于一些其他行业,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的发展受限于在科技创新上的滞后性。而要获得更高速、更优质的发展,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撬动行业向高端化转型。

以劳保用品为代表的个体防护产品,给外界的传统印象并不占优,偏低档低端。但陈倬为认为,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改变对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这些刻板印象。

以呼吸过滤装备的失效指示为例,“传统呼吸过滤装备没法进行失效指示,什么时候不能用了,要靠工人自己记时间来判断。如果记录不准确,那什么时候要更换,其实是说不准的。”但如果能将声光报警或者变色指示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让呼吸过滤装备实现自动提示,无疑可以破解产品痛点,让呼吸过滤装备的使用更加安全。

“同样的思路是不是也可以应用在防护服、安全带上?”陈倬为认为,对于个体防护装备产业而言,智能化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毕竟“失效指示还只是智能化技术在个体防护装备产业中可以进行应用的一个点。”

但对于企业而言,科技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如果最终产品只能应用于单一场景,其边际收益无疑是低下的。对此,陈倬为的建议是进行模块化的设计与集成。

“劳动者面对的工作场景是多元的,有时是高温,有时是户外,有时是强电磁环境,有时可能会遭遇电击,有时可能需要防静电。如果我们的产品能够应对不同的工作场景与防护需求,需要通讯的时候加上通讯功能,需要抵御高噪声时加入耳塞,这样模块化的应用,会为产品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PPE行业怎么走高端路线?专家开药方:“科技创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