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余混音的大概流程...
嘛记录一下我混音的一个流程,参考价值可能不太高...
我混音主要是两种形态,所以用的daw也不一样,对我而言各有各的优点吧。

AU(摸鱼常用)
优点:预设较多,所以完成速度较快

以我的习惯和听感,AU很适合间奏轻快,需要突出人声,以及做一些小效果的简单混音。
当然如果想混力量感一些以及和伴奏更贴合的话,只能说我不会用AU555。

Studio One(认真起来了!(并没有...
优点:对轨容易!操作简单快捷,人性化max
主要流程:EQ-消齿音-切低频-压缩-切低频-拉低音or切高音-切低频-拓宽声场(视情况可有可无)-混响-延迟or其他效果

EQ(均衡器)
eq均衡器有调整音色、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
常用插件:FabFilter Pro-Q 3


消除齿音
去齿音处理是减弱或降低人声齿音或者刺耳高频声音的过程,例如:词语中带有S,F,X,SH和Cs的发音。
这里就直接用了肥波的插件:FabFilter Pro-DS

切低频
切除50hz以下的低频,让声音更加纯净
插件:FabFilter Pro-Q 3

压缩器
调节音频的动态范围,可以让音量维持一定的比例,也就是压低过高的声音,提高过低的声音,从而让你输出的音量更加的平稳。
插件:Wave的RCompressor(Mono是单声道 Stero为立体声 干音为单声道)
Thresh:最大音量
Ratio:压缩比例
Attack:快的Attack可以迅速把音头压平,会带来一种“压缩感”,也会有一种所谓的“现代唱片的质感”,如果阈值足够低,会使人声变得不自然,非常的平整,有些风格的歌曲是需要这种“不自然”的。慢的Attack可以保留相对完整的音头,特点就是人声会比较真实、自然,比较适合配器较少之类的慢歌,更有真实的临场感。
Release:Release这个参数和伴奏有很大的关系,快的Release可以让人声被压缩后较快地回弹,提高人声在音乐中的存在感、真实感;慢的Release会让声音一直被压着,可以让人声嵌进伴奏里,更加的平整、融合。
(摘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6818235)

插件:Wave的RVox
Gate:噪声门。去除一些噪声,越往上拉,噪音消除的就越多。(虽然说虚拟歌姬没有 啥噪音)
Comp:动态压缩。自动控制压缩比例同时也自动提高音量。
Gain:输出增益。限制输出音量使其和插入效果器之前大致一样的音量。

插件:Wave的MV2
LOW LEVEL:提高低频
HIGH LEVEL:提高高频
OUTPUT:输出音量

声场
拓宽立体声宽度
插件:Wave的S1 Imager

混响
混响是什么?一个音源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各种各样来自各个方向的回声,这些声音混合在一块儿之后,就是我们所谓的混响。通常混响会让你的声音显得更为饱满,动听。比如你感觉洗澡时唱歌就特别好听,因为空气里充满水汽,你的声音会比平时听起来更为饱满圆润动听。
板式混响(Plate)小空间或者近距离的混响。
房间混响(Room)空间类混响,模拟的空间是中小型面积的房间,
大厅混响(Hall)空间类混响,模拟类似于几百平米大堂那种较大面积的空间。插件:Lexicon的LexPlate

推荐文章:https://zhuanlan.zhihu.com/p/338082792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1952106
延迟
对贴唱而言,它可以增强人声的空间感。
插件:FabFilter Timeless

对于伴奏的处理
插件:FabFilter Pro-Q 3


总结:四个字多听多练。光看教程肯定是不行的,我也是东学西学慢慢摸索的,还在学习阶段。虽然混音很让人抓狂,但是做好了提升听感以及成就感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