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对于b站同人专栏的粗浅看法

2023-03-20 17:19 作者:司马萧逸  | 我要投稿

https://www.bilibili.com/opus/766811413875261474?spm_id_from=333.999.0.0

https://www.bilibili.com/opus/767021794221621256?spm_id_from=333.999.0.0

以下观点基于来自@写什么都会ooc的然老师的两篇文章,在下人微言轻,偶然抒发情绪,不针对任何人,也没有阴阳怪气他人,纯自身发癫。盾叠完开始写。


以上两篇文章我不能说是感同身受,但也能说是亲眼得见。还是那句话,人微言轻,但我愿意把我粗陋的想法和浅薄的理解从我肠子里晒出来,拾掇拾掇。


我觉得,方舟大部分专栏乃至b站所有同人区的大部分专栏如今都陷入一个困境,所谓的“好文”不被欣赏,而一些流程化的粗浅的文章,却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欣赏甚至喜爱。这时候就会有作者觉得不公平,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看法。


首先,何为好的同人文章。在我看来,所有原创的同人文章,都可以称之为好的同人文章。不管文笔如何,不管剧情如何,作者都是希望有人能够关注自己所书写的文章背后的东西,同人本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路人进入自己所喜爱的“坑”里,我觉得这才是同人作者该追求的东西。不论如何,我手写我心,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这件事本身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应该去理解一些所谓“文笔差”,“内容旧”的文章,因为他们本质上还是在尽力的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圈子的热爱。说厚脸皮一点,我们要容忍下里巴人,也不要放弃追求阳春白雪。


但为何这些流程化的,工业式的,甚至打擦边的文章会更加有看点,私以为究其原因,是观看同人文的读者发生了改变。


以前观看同人文的读者,大多都是已经深度了解原作和其中人设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观文正道”:我可以是假的,但我喜欢的角色一定是真的。对于这些同人读者来说,那些工业式流程化的文章定然是不堪入目的,是该被取缔的,是该被扼杀在摇篮里的。


但现在的同人读者,这样的,很少了。


现在的同人读者大部分都是泛二次元的读者,他们要求的是能带入,有参与感,好理解。至于角色鲜活与否,精准与否,不重要了,只用让自己得到了代入的快感就好了,谁在乎人设是否ooc。这些泛二次元的读者大部分挤压着核心读者的空间,导致那些想写的深了的作者发现自己曲高和寡,那些粗浅的有参与感的文章却热度久高不下。有深层阅读需求的人如同在沙漠找寻绿洲的旅人,想要写出体现原著角色最大魅力的作者们如同在沙漠里被吞噬的寥寥的绿洲。我觉得这就是现今为何出现文中抨击的现状的原因,我们无力在这种快节奏的圈子外扩下去追求读者的同人深度,因为比起用第三人称去看文追求角色和角色,剧情和剧情之间的感动,他们需要的是第一人称,即更好的感受自身在这个剧情中的代入感。一言以蔽之,比起感受角色,更愿意感觉自己。


既然提出了读者在同人文中的角色转换,那么作者在同人文创作中,是否也随着时间变化变得不同?答案必然是肯定的,但也是否定的。


先说为何作者随着时间改变,正如我上文所说,泛二次元开始慢慢挤占核心读者的阅读空间,那么泛二次元的作者自然也开始挤占核心作者的创作空间。大部分泛二次元的作者,凭着对角色粗浅的理解和对剧情初步的解读,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同人。正如我上段所言,泛二次元需要的是更好的代入感,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对人设有充分的了解,他们只需要让作者有充分的代入感。在这方面做的好的也有,但大部分都囿于对剧情和人设的粗浅理解导致作品只有代入感,没有角色魅力。这种同人一定不可能优质,但一定有非常强的代入感。而一些核心二次元作者,则耐着寂寞和辛苦默默创作,尽可能的展现了角色最大的魅力,洋洋洒洒一大篇,但没有代入感,终究是只能孤芳自赏。一边是粗制滥造的流程,一边是呕心沥血的文章,从量上泛二次元已经赢了太多。如此情况下,所谓的桃文能够如此泛滥,也应当见怪不怪了。


但作者本身不会随着时间改变,古今中外所有同人作者想追求的无非一点,共鸣。正如我之前所说,同人的本质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获得自己在那个作品中获得的感动,这种共鸣就是同人作者所追求的,也是激励他们创作的驱动力。作者都希望得到肯定,但静下心来想想,作者所需要的肯定是什么?


这种肯定或者是共鸣无非分两种,一种就是社交上的共鸣,“我想要在我耕耘的同人社群里受到欢迎,我要让那些想要了解作品的人通过同人引起对作品的兴趣,我想要每天快快乐乐的写我喜欢的cp,从而让更多人认识我自己。”另一种是创作上的共鸣:“我心中充满着对这个作品的热爱,我要凭借我自己简陋的文笔,描绘出我所同人作品的万分之一好就够了。”这两种心态最终将同人作者分为两类:以社交为驱动力的作者,和以创作为驱动力的作者。


我并不觉得这两个作者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追求外界给予的肯定和赞美,还是追求作品给予的感动和震撼,这些都是作者坚持同人创作的初心和真谛。但是同人文乃至同人本身应该是什么样的?


同人的本意便是非商业化的创作,有其天然独立性,是不受市场控制和影响的,他们的本质比起服务市场创造价值,更多的是服务于被同人的作品感动的观众的。他们本身就应该是脱离市场,只作为亚文化而存在的。


但下沉市场还是改变了同人。在如今的时代里,数据已然给读者和作者算出了一条能用最少的消耗得到最多的享受的路。同人必定还是亚文化,终究被主流文化降维打击,变为快餐。


这就是我对现今专栏为何如此荒谬的看法,但我无力改变,能做的只有随波逐流。


最后说些话吧,创作是交流,毋庸置疑。但创作真正的交流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一个是在作品中感受到和作者灵魂的共鸣,这是创作之于读者的交流。而创作之于作者的交流,应当是一个切片,保留着那个时空下,承载着当时的执念,感情,智慧和心血的你。和那个你为之付出这一切的角色和时光。


这种感动比热度的簇拥,更加浪漫。 


我对于b站同人专栏的粗浅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