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队、近代军队和现代军队的区别在哪里?(转自知乎)

(已经同意转载)

我看到古代军队、近代军队、现代军队的分类方法,最早是在网络小说《窃明》里。
古代军队又分古典军队和雇佣兵军队。古典军队是公民兵,战国秦汉时期的军队、北朝到唐的府兵,斯巴达到马其顿的重步兵、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军队,这些是古典军队。特点是军队由国家掌控,士兵由公民国民阶层(奴隶制时期)或小地主自耕农(封建制时期)组成,士兵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参军是提升自己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训练水平比较平均,强调纪律和团队配合,战斗力强。
然后是雇佣兵军队,特点是士兵由将领私人掌控,兵为将有。军队由少量精锐亲兵和大量缺乏训练的农民兵组成,战斗力主要依靠将领的亲兵,强调个人武勇,缺乏配合。明朝后期将领的家丁就是典型的雇佣兵军队。类似的还有欧洲的骑士组成的军队。《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种武将单挑什么的,就是雇佣兵军队的特征。
在近代,东西方都出现了古典军队的回潮,例如戚家军和瑞士方阵。但是很遗憾的是戚继光的军事改革最终失败,瑞士方阵成功地进化为西班牙方阵,并由此出现的近代军队。
近代军队由少量精锐军官团和大量经过训练的贫民炮灰士兵组成。士兵作为消耗品,在军棍和皮鞭的训练下,士兵成为机械的战斗木偶,成为军阵的一个组成部分,畏惧军官手中的皮鞭更甚于畏惧敌人的子弹。与此同时火炮、火枪的使用,形成了近代军队典型的作战方式:在炮火的掩护下,士兵们排成几行横队,伴随着小鼓的节奏,忍受着敌人的火力,在军官的带领下缓步向前。在足够近的距离,立定,举枪齐射,然后上刺刀冲锋。军训时练习的转向立定齐步走什么的,就是近代军队作战方式的残余。还有古典乐里的进行曲,就是当作当时士兵前进时的节奏的。
典型的近代军队,就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各国军队。
现代军队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与现代军队相比,近代军队是活动的僵尸,失去军官的指挥就失去战斗力。现代军队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士兵不但精通作战,而且知道为何而战。
军队组织是社会组织的延伸,是社会组织中最高效的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军队。奴隶社会出现的必然是公民兵,古典军国主义国家拥有的必然是耕战结合的古典军队。游牧民族的军队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合伙的抢劫犯。庄园制被小农制取代后,出现的也必然是雇佣军。瑞士方阵伴随着欧洲商业兴起,近代军队和殖民掠夺密不可分。而现代军队,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现代军队的组织,是工业社会的组织延伸。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出现不了新型的军队组织。
淮军是雇佣兵军队,北洋有近代军队的成分,国军是近代军队,带有雇佣兵军队的成分。红军是近代军队向现代军队转变,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和美军都是现代军队,武器差距不是关键,他们都是工业化的组织结构。
作者:张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69474/answer/173550838
来源:知乎

古代军队、近代军队和现代军队是一种不规范的分类方法。
所谓某种军队,其实就是某一种军事制度。
现在年轻人相对比较熟悉的(在近代曾经在世界大舞台上亮过相表演过节目的)军事制度包括:
1、封建军事制度
2、资产阶级军事制度
3、无产阶级军事制度
“古代军队”说的通常是封建军事制度,有时候可能也包括奴隶制军事制度
“近代军队”即资产阶级军事制度
“现代军队”——其实按正常逻辑,好像无产阶级军事制度才有资格叫现代军队。但是无产阶级军事制度现在还在探索中。这个名称在今天一般网友的脑海里——无非今天的美军俄军——其实是改良的资产阶级军事制度。
苏俄和中国都尝试过建立无产阶级军事制度,但苏联已不存在了。苏联存在的时候,他的军事制度也不算是完全摆脱资产阶级军事制度的所有元素。PLA对军事制度做出的变革可能比苏联红军更激进,三湾改编、遵义会议、延安整风、五马进京、雷锋、不许经商、军改,这一系列印记,人民军队在政治基础、军队性质、军队结构方面,一直都在进行大量的改革、探索,比起苏军,我们更像是一支人民的(无产阶级的)军队。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在路上。
作者:[已重置]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69474/answer/174321550
来源:知乎

听说古代军队的主要驱动力是利益(财色,地位)
近代军队的主要驱动力是纪律
现在军队的主要驱动力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等集体主义
当然实际分类并非紧跟时代,比如戚继光的军队可以算近代军队,而抗战和解放战争时的国军却像古代军队。

古代军队就是将领+花钱收买的亲兵+征调的农民(农民可以是普通农民,壮丁,可以是军户,可以是闲散流氓)。士兵通称x家军,为了保证士气需要密集阵形,少数大帝国养得起真正的职业化部队(战国的魏武卒,齐技击,秦锐士,汉武帝的上林苑,唐初的府兵制度和罗马马其顿的步兵军团,维持时间全凭国力)剩下的只能靠将领水平和忠心程度了。
近代军队:参谋制度+师旅团+火枪时代排队枪毙+后期阵地堑壕。近代国家的人民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拿破仑还有大革命buff),士气大大提高,军阀也没了土壤。但是移动速度和古代军队没有明显变化,同时武器性能导致仍需要阵型,这两点造成近代军队战术呆板,最多就是拉成线列,同时战场仍然很小,哪怕火炮密集如一战英法,二十公里的纵深也够用了。
现代军队:完整的参谋制度+师旅团+更复杂的步兵战术+更高的士气和作战意志+新武器应用。现代军队以一战后期德国的暴疯突击队为雏形,发展于二战,完善于冷战,在冷战后又得到第二次变革。
具体和近代军队的区别就不多说了,简单来说近代军队就像是rpg游戏,两个人站着不动,你一拳我一拳。而现代军队更像是一通乱拳铺天盖地,同时脚下不停。现代军队的战场感知,推进速度,战场宽度,情报分析,战役规模以及崭新的多兵种协同和多维度打击能力都不是近代可以相提并论的。骡马化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历次变革都大幅提升了现代军队的战斗力,哪怕是小半近代大半现代的志愿军,拿脚也能跑出近代军队想都不敢想的高速穿插。
作者:铅笔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69474/answer/173183540
来源:知乎

这问题读书时思考过,一时技痒、不请自来,万勿见怪。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1)一书中有云: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生产本身又是以一般生产力为基础的。所以呢,“古代军队、近代军队和现代军队的区别在哪里”就很容易回答喽,武器以及武器生产的基础嘛。
古代军队指的是农业社会及其以前的军事组织,以冷兵器做为作战武器,无论是操着狼牙棒的尼安德特人还是裹在甲胄中的欧洲骑士都属于这一范畴。前工业时代的生产力以及科技发展水平能够且只能够支撑这种以人力优势为主的军事组织和作战方式。

近代军队则是工场手工业开始后在欧洲出现的军事组织,以火器做为主要的作战武器。请注意,古代军队向近代军队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在欧洲,火绳枪、燧发枪很长时间一直与长矛相配合,就是为了抵御冷兵器(弓箭)及传统骑兵的优势,直到长矛最终被刺刀取代。(2)这一时期,人力优势仍然是主要的优势,但近代军队与人数占优的古代军队对抗胜算还是很大的。

(西班牙影片《佣兵传奇》里的火绳枪配长矛)

(火器时代早期步兵如何对抗骑兵)

(反映美国内战的油画,勇气与集团的力量)
现代化军队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在欧洲和北美出现的军事组织,标志是机枪、坦克、飞机、铁甲舰等等的出现,因为手工作坊无法生产这些高效率的杀人利器。冷兵器,包括骑兵最终退出了战争舞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把血肉之躯的作用压缩到了极限,用赫鲁晓夫的话说,核战争中民兵只是一堆肉。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再强调一遍,古代、近代、现代只是一种阶段划分,并不是说到了某某年,某某国家或民族就近代化或现代化了。即使在近代、现代的早期,它们依然带有前一时代的诸多特征,比如一战时期的欧洲军队,很多战术、战法(堑壕战等)仍然是近代军队才使用的。
人与武器的关系其实是一种异化关系,人创造了不同的武器,但不同的武器反过来塑造了人的行为方式。一切实用的战术都是为了适应武器而发明出来的,古代的方阵、近代的三线战术、现代的地空立体作战都是为了武器威力的最大化。所以说,武器以及能够生产这些武器的工农业基础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决定一只军队成其为何种军队的决定性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明清时期的军队即使装备了近代化的火器也仍旧是一只古代军队的原因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 淮军、北洋军、国军和红军分别属于哪类军队 ”呢?一言以蔽之,都是近代化军队,区别只是处在近代化的不同时段而已,因为他们依赖的武器生产的基础充其量就是手工作坊,即使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国民党军队也是如此,没有灯塔国的援助,它造得出飞机、军舰、坦克车吗?

(所有图片来自互联网,侵删。)
参考书目:
(1)《反杜林论》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二 暴力论
(2)《剑桥插图战争史》第三部分 枪炮和帆船时代
作者:runpi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69474/answer/174279189
来源:知乎

只说一个方面。
古代军队的效忠对象是人。近代军队的效忠对象是组织。现代军队的效忠对象是理念。
以前讲忠于人民忠于党,人民是排在党前面的,这就属于余孽,现在只讲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嘛。

古代军队是贵族军的队,近代军队是中产阶级的军队,现代军队是公民的军队
先从军队的构成谈起,古代军队往往由三种人组成:
毕生习武,装备精良的军事贵族,是古代军队战斗力的核心
长期从军,拥有一定军事装备和技能的职业军人
临时投军,几乎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壮丁,农民
无论是职业军人,还是壮丁,战斗力都很糟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一旦贵族骑士被消灭,就会立刻逃之夭夭。另外,古代军队的基层军官和士兵都是社会渣滓,军队纪律完全依靠督战队的鞭子和砍刀;士兵通常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军饷,战后的抢劫是他们参战的唯一动力。这就连曾国藩,孙传庭这种儒将,带兵之时,也都以纵容屠杀闻名,更不要说那些粗鄙武夫了。
古代军队中,士兵只效忠于将领,只识大帅不知国家的行为及其常见,这种军队极易形成军阀势力,很多时候,君主只是军阀联盟的首领。协调诸将间的关系,是君主在战场上最重要的事情。这一点在西方尤甚,这也是很多西方君王,明明不懂军事,却每战必亲临前线的原因。
近代军事领域最大的变化,不在于火器的发明和运用,而在于民族国家的产生。在狂热的民族主义的号召下,大量的中产阶级进入军队,担任基层军官。
和他们的前辈渣滓们不同,中产阶级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能够理解上级复杂的命令。而且,古往今来,中产阶级都有一个特点——为了挤进上层社会,他们愿意冒一切风险。军队中中产阶级的出现,极大的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过去的军队只能控制“点”,一旦让士兵离开督战队的视线,普通士兵就会逃之夭夭,而职业军人则会四处劫掠,再难形成战斗力,这种战法的巅峰就是”排队枪毙“。

而近代军队不同,由于军队基层军官的改变,近代军队即可以控制“线”,也可以控制”面“。军即使被拆分成三五十人的小队,依然可以保持高昂的战斗力。这种军队,几乎可以从任何角度攻击敌军,很多原先不可逾越的屏障,现在找几个梦想着升官发财的中产军官带队,从屋顶,花园,下水道发起进攻,都能轻易攻克。
同样,由于军队”聚散“能力的加强,军队的情报来源也大大丰富。要知道,在战争中,90%以上的情报来自于战场侦察,面对古代军队时,近代和现代军指挥官几乎可以掌握战场的情报,从而做出最优的判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放战争时期,胡宗南25万大军,在陕北竟然消灭不了毛泽东的六个旅。

而现代军队对比近代军队,最大的优势在于教育的普及,无论知乎er们怎么哭穷,受过良好教育中产阶级还是社会的少数,愿意进入军队冒险的,则是少数中的少数。稀缺的中产军官,成为军队扩展的最大障碍。一个近代强国,在不牺牲质量的前提下,征召一只占人口比例1%的军队已经十分勉强了。
而现代军队则不同,随着教育的普及,就连最普通的士兵也能看懂命令,能看懂命令就能担任基层军官。这样阻止军队扩张的最后一道障碍被解除了,现代战争中军队几乎可以无限扩张,扩张到把近乎所以成年男性送上战场的地步。不但如此,由于几乎人人都可以担任军官,那些有文化有知识的理工类人才被从战场上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武器的研究和生产,这使得战争的残酷性无限的扩大。

武器上的区别。这个不用说了吧。
纪律上的区别。这个当然是指强国的军队。古代中国的军队,奸淫掳掠,朝廷和强盗都差不多,纪律性极差。
古代军队不是一个中央,士兵只听最直接上级,有些甚至不知道最高长官是谁。很多士兵是混饭吃的。这种军队隐患极大,容易内讧。
指挥素质不同。古代将领除了最高指挥人员等少数人员有较高的文化,其他下级将领文化程度低。现代将领普遍有过专业军校培训,兼备战略和战术指挥能力。
战斗力相差100个数量级。古代100万军队无法战胜现代5000。
作者:「已注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69474/answer/607968016
来源:知乎

古代军队绝大多数是强拉来的(壮丁,仓头,奴隶),一部分是世代的职业兵(军籍,斯巴达人,罗马公民),小部分是常备军(边防军和禁卫军)。
但是绝大多数的战争都只会在一小部分的常备军上定输赢。一小部分会用到世代兵(王朝初期这种人很强,然后时间越久越five)。
近代军队就不一样了,义务兵役一开是个人就要往军队走。这个时候常备军虽说依然重要,但是后备兵员的储量才是关键。反正燧发枪谁开都是信仰射击,来复枪也半斤八两,只有真正精锐中的精锐可以高别人一头(法国老禁卫军)
到了近现代的时候又不一样了,谁强谁弱完全看装备,不管你打的准不准,反正拉上战场一个月不死你也就出师了。但是人数多的一方还是会有一定的优势。
现代军队就是大成了,装备和兵员素质必须同步提高战斗力才有保障(五常加德意以色列)不过一般来讲军队用处不多了,几千公里两发导弹就解决的问题没必要出兵了,也就只有中东这种武器质量和世界水平差了几十年的地方需要军队震震声势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169474/answer/665409478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