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梅(李志锋的歌曲)

2023-08-05 22:35 作者:在雾里在梦里  | 我要投稿

《红梅》是一幅由中国近现代画家齐白石于1957年在北京家中创作的写意国画,该画作高104厘米,宽35厘米,用设色纸本镜心,落题识:秀仪弟子见花之所生,九十三岁白石。盖钤印:白石、大匠之门印章。该画作的枝条交叉奔放,偶见方形,也有承吴昌硕的“女”字形;枝干用笔古拙,苍老如铁,极具书写性。1980年1月15日,为展现齐白石的伟大艺术成就,中国邮电部发行“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该画作被采纳为第7张邮票的蓝本。

中文名    红梅                                          传作者    齐白石

创作时间    1957年                                          尺寸    高104厘米,宽35厘米

                                          材质    设色纸本镜心

作品赏析

纸本立轴 款识:借山老人居京华二十八年。钤印:齐大 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但他很少像一般文人画家那样:以梅花寓意冷艳高洁、孤清傲寒。白石老人对于梅花的美和家乡的感情密切相关。他年轻时曾租过一个叫梅供词的祠堂居住,房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之为“百梅祠”。他每次画梅,常表现出对那段生活的怀念。白石老人曾与1952年作了一幅《茶具梅花图》,并加盖了“大匠之门”的印章,请毛泽东“正之”。可见白石老人对自己画梅是十分自信且倍加看重的。此幅红梅枝条交叉奔放,偶见方形,也有承吴昌硕的“女”字形;枝干用笔古拙,苍老如铁,极具书写性。花为点瓣,花形写意夸张而不却法度,花蕊大胆地作装饰性分散处理。这些看似年迈胡涂所为,没了章法,实则更加雄浑苍劲,神似夸张。齐白石画红梅,用纯净的西洋红平涂,纯而又纯,红艳至极,还将梅枝干和花蕊变色为重墨,使红艳的红梅在墨色映衬下更加明亮清新。

作者简介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早年曾做过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无论是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齐白石都勇于尝试,其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他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主要人物画有《抱琴仕女图》《农耕图》《五柳先生像》《西施浣纱图》《鱼钓图》《钟馗醉酒》等。

在朱宣咸中国画梅艺术的创作生涯里,创作了大量以红梅为主的作品。这主要集中在朱宣咸梅花创作的第三个时期----红梅时期。

中文名    红梅                                          外文名    Red plum

作者    朱宣咸                                          相关作品    《绿竹红梅》、《雪里寒梅》

朱宣咸中国画红梅系列

从1989年到2002年,朱宣咸的梅花创作开始更多的出现了以红梅为代表的红梅时期。

在红梅时期朱宣咸一扫而空了白梅时期的洁身自好,冰清玉洁,含蓄孤傲羽婉约的艺术特点,而代之以极其热烈、奔放、老辣、包容与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飞雪迎春》一袭红红的盛装,在白雪皑皑中更显妩媚与妖娆。《红梅》章法布局上咄咄逼人的红色,像箭一般老干新枝和含苞怒放的花蕾喻示了蓬勃向上的新生力量。《酒晕玉肌》寒冬里雪花与红梅交相融化,是那样的陶醉与怡然自得。《红雪图》倦曲的枝干表达的不是冲突,而是一种逗趣、一种舒展,如同小孩在雪中翻滚、嬉戏。欢天喜地的《瑞雪红花图》,苍劲的主干从画面横向腾空而出,纵向刚柔相济的群枝,充斥着满目密密红花朵朵的大块面,全画面的红色主调,树枝的浓墨,通过主干的留白,点点的雪花,在画面左上方不大的空白,使原本密室得令人窒息、铺天盖地的红梅平添了许多灵动;弯曲有力的梅树下方形成空洞透出远处的梅枝梅花,层次感的增加,令画面更为丰富。此外,在朱宣咸为迎接21世纪到来而创作的大幅作品《旭日红梅》,旭日与红梅大面积的朱砂与大红,梅枝与梅干骨力强势地使用了大积墨与枯笔,整个画面在强烈的红黑对比中相映生辉,产生出色泽璀璨的效果,有郁然沛然直干苍穹之感,演绎出“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香先天下春”的磅礴情怀。

同时,朱宣咸还创作了《绿竹红梅》、《雪里寒梅》、《报春来》、《红装》、《醉春》、《寒枝着花》、《春讯》等一批很有实力的红梅作品。

在这里,《月色梅花》、《芭蕉梅月》传达了“月明林下美人来”的多姿与婀娜的意境;在朱宣咸中国画作品中显得别具一格、很有日本画味道、兼工代写的《月色寒梅》再次丰厚了这一意境;《陆游诗意图》其枯藤老树、老辣的用笔表达了夜色的另一种诗意。

作于2001年大气磅礴、充满力量感与动感的《梅与石》,以及《白梅组画》等,则是朱宣咸这个时期在白梅方面的代表作。

元朝大画家倪瓒提出了“聊写胸中逸气”,古代画论中也反复提到“画如其人”,“笔格高下,亦如人品”,“时势之推移,生活之反映”。朱宣咸梅花作品受前人吴昌硕等的影响,但与吴氏梅花本质上截然不同的是,吴昌硕梅花更多是以“出世姿”来保持自己的节操,朱宣咸笔下的梅花则传达的是一种“入世姿”:要自由、要入世、更要气节。

“画梅乃以枝干为骨,花为肌,画枝干难,画花亦难;余画梅数十载,潜心探求,而仅略能窥其堂奥……”,这是朱宣咸在他梅花作品中的题款。

朱宣咸中国画梅花艺术创作经历了三个时期:一.墨梅时期:从1943年到1949年,朱宣咸在浙江和上海期间,他在中国画领域所创作的梅花多以墨色为主,这是朱宣咸梅花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他的梅花几乎找不到设色的效果,枝干枯涩、逆笔而上、好似孤独的枝干在寒冬中艰难的伸展,体现出梅花梅枝所饱含的顽强生命力,这也正是其自身在这个时期景况的一种映照。二.白梅时期:从1949年底到1989年在重庆工作期间,朱宣咸的梅花创作开始更多的出现了以白梅为代表的第二个阶段。白梅时期相较墨梅时期,画中梅花似乎明显少了许多的干涩,趋于一种刚柔并济,花朵清丽、白梅报春、朵朵争艳。三.红梅时期:从1989年到2002年,他的梅花创作进入了以大量红梅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红梅时期一扫而空了白梅时期的洁身自好,冰清玉洁,含蓄孤傲羽婉约的艺术特点,而代之以极其热烈、奔放、老辣、包容与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从1943年到2002年,历经了墨梅时期,白梅时期与红梅时期,长达六十年对梅花创作孜孜不倦的追求,朱宣咸的梅花作品炉火纯青,淋漓尽致地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同时,通过梅花这一负载着审美理念的载体,也负载出了朱宣咸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应照与他坚定不移的信念。

《红梅》是李志锋创作出品的一首献给灵台电视台《百姓天地》栏目主持人孙红妹女士的流行歌曲,歌曲收录于李志锋个人专辑《醉美灵台》。

中文名    红梅                                          外文名    Red plum

所属专辑    醉美灵台                                          歌曲时长    03:18

                                          发行时间    2015-08-28

《红梅》是李志锋创作出品的一首献给灵台电视台《百姓天地》栏目主持人孙红妹女士的流行歌曲,歌曲收录于李志锋个人专辑《醉美灵台》。

红梅

作词:李志锋

作曲:李志锋

演唱:李志锋 国巍

1.

红梅悄悄的开

映醉了姑娘的脸

红在荆山上

缀在书台山

北风驰聘原野你生机一片

千层冰霜你娇媚入眼

香飘云天谁曾理解过你的心愿

岁月的流逝点点红梅又娇艳

你迎春风滋润万物的灿烂

灵台的八景诗韵连绵

2.

红花簇簇的落

撑开了遮风的伞

守望在天边

贴在我心间

春风舞步摇摆你落红一片

百花芬芳你情暖高原

润物无声谁曾感悟过你的爱恋

记忆的尘封朵朵落红又飘散

你让史诗歌舞灵台的浪漫

天上的人间风姿万千

润物无声谁曾感悟过你的爱恋

记忆的尘封朵朵落红又飘散

你让史诗歌舞灵台的浪漫

天上的人间风姿万千

天上的人间风姿万千


红梅(李志锋的歌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