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基于码本和非码本的上行传输

2022-08-12 08:57 作者:余网优化  | 我要投稿

如果UE具有多个发射RF链,则可以使用MIMO发射方案对其进行配置。与gNB MIMO天线不同,UE MIMO天线的布局和极化取决于手机因素。此外,对于SRS设计,NR SRS设计不应假定UE处的任何特定天线配置。同样的设计理念也适用于UL码本设计。

因此,对于UL码本设计,应假定不相关的UL-MIMO信道。

对于大量UE天线(例如8),与分配给UL码本的控制信息的大小相比,码本设计尺寸可能太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希望在UL MIMO码本上施加某种结构,这可能会利用天线阵列配置中的结构。

NR同时支持基于DFT-S-OFDM和CP-OFDM波形,至少支持高达40GHz的eMBB上行链路。CP-OFDM波形可用于单流和多流传输,而基于DFT-S-OFDM的波形仅限于单流传输。DFT-s-OFDM波形的使用情况包括链路预算有限的情况和使用低成本功率放大器的低成本UE。

为了保持链路预算有限的ue的DFT-s-OFDM波形的低PAPR特性,UL-MIMO传输的预编码矩阵也必须限于保持CM的矩阵。还希望将天线选择作为UL码本的一部分,以节省低成本UE的发射功率。

虽然DFT-s-OFDM波形的目标是链路预算有限的UE,重点是最大化功率效率,但CP-OFDM波形将用于带宽有限的UE,其主要目的是最大化频谱效率。

CP-OFDM波形支持多传输。为了适应链路质量的变化,UE的传输秩可以由网络基于UL测量自适应地确定。当网络切换UL MIMO传输的秩时,UL码本也必须相应地切换。

因此,UL MIMO码本希望包括给定数量的天线端口的所有可能秩。LTE Rel-10 下行MIMO码本确实提供了这样一个码本,最多4个天线端口。

频选性UL预编码可能并不总是比宽带UL预编码提供实质性的增益。首先,只有当频域中的资源分配足够宽时,才能观察到增益。在窄带资源分配的情况下,例如,对于发射功率有限的小区边缘ue,频选性UL预编码根本不能带来任何性能益处。第二,即使对于能够支持更宽带UL传输的小区中心ue,也可能仍然不能从频选性预编码中受益。这是因为随着接收天线数量的增加,预编码粒度变得不那么重要,这是事实,在NR gNB处可用于UL接收的天线比在LTE eNB处可用于UL接收的天线多得多。第三,精细预编码带来的增益与在UL-grant中指示子带预编码信息所需的开销之间存在权衡。这甚至可能限制频选性预编码的实用性。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UE实现复杂性的增加是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即使允许使用任意预编码矩阵,在链路级模拟中,对于两个UL传输端口,子带预编码增益可以忽略不计。密集城区场景的系统级评估结果表明,当UE处的UL传输端口数为4或更低时,没有子带预编码增益。

对于理想的信道估计,子带预编码为2个TX端口提供无增益,为4个TX端口提供可忽略的增益,为8个TX端口提供一些增益。对于真实的信道估计和解调,当UE处的传输端口数为4或更低时,子带预编码不会提供任何性能改进。

模拟假设20 MHz模拟带宽在排除保护带后被划分为52个RB。考虑了4个RB(13个子带)和52个RB(宽带)的不同子带预编码粒度。

图1显示了SU-MIMO在具有实际解调信道估计误差的子带调度中的结果。在图中,X轴分别显示gNB和UE处的端口数。对于每种情况,都显示了两个条——一个对应于具有4-RB粒度(标记为“SB”)的子带预编码,另一个对应于52-RB粒度,即宽带预编码(标记为“WB”)。还显示了子带预编码的性能指标相对于宽带预编码的百分比变化。

就子带预编码的影响而言,对于平均频谱效率和尾部频谱效率而言,当UE处的端口数为2或4时,4-RB子带预编码与宽带预编码相比没有提供太多益处。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性能比宽带预编码差。子带预编码仅在UE的8个端口上提供一些好处。在图2中,提供了频谱效率与不同子带预编码粒度的全图。


基于码本和非码本的上行传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