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6年一志愿报考北航软件学院非全,初试380分,总成绩第一被录取
各位同学们好,我是2022年考研软院非全电子信息拟录取的学长许*琦,初试分数380复试分数195,非全日制总排名第一名。

应邀请,给大家分享一些考试经验,仅供参考,希望可以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多节省一些时间,毕竟对于我们在职考研来说,时间是相当珍贵的。
先说我的观点:每个人的情况都是有所不同的。家庭情况、学习经历、工作情况、个人兴趣爱好等等因素都对我们考研会产生影响,一定要考虑清楚,考研是一件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务必要做好心理准备和适合自己考研计划。
整体上来说,如果可以做到60+60+100+100=320,那么进入复试就比较稳了,任分数线变化,也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数。尤其是从2022年看,尽管国家线普遍升高了,但北航的线并没有变化,毕竟对于在职的考生,能考到300分其实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这些年可能由于上线人数较少,北航也确实在一直缩减名额,因此也不能说完全没有风险,只能说还是要尽力而为。话说回来,总分320也就是政治、英语60分、数学和专业课100分。实际情况上,英语和政治往往可以达到。而由于数学的难度,数学和专业课可能需要进行一些互补。下面介绍每科的详细情况。
1、数学
先说最重要的数学,我是工作六年后再考试,这时候不要说大学的高等数学,很多高中的初等数学知识都已经忘光了,而高等数学是基于初等数学的,所以我一开始花了一些时间去回顾高中知识比如各种初等函数、不等式、数列等等。之后的高数我分别先后听过张宇、汤家凤和武忠祥。我是因为张宇在一开始讲初等数学所以先听的他的《基础30讲》,可是到高数时越听越听不懂,说白了他会要求有一定的基础再去听他的课。后面去网上搜索听说汤老师的很基础,选择了汤家凤基础班视频。确实可以一路听下来,但是除了一元微积分讲得很好,后面几章感觉一般。于是我又换到了武忠祥作为第二轮复习,感觉收获颇丰,他的提高班效果非常好,让我一度后悔在一开始没有看他的课,不过后来去看发现是另外一位老师讲的基础班,但听了一些感觉讲得也可以,而且二者的课是有联动的,因此我建议高数全程跟武忠祥就好。
再说说线代,去网上搜基本上全网都在说跟李永乐老师。然而我去听发现其基础班也是要有一定基础的,而且可能因为老爷子年纪大了,我总觉得听不太清楚他说话,因此我的两轮复习是第一轮跟汤、第二轮再跟的李。另外,线代的花样相比高数是要少一些的,网上(B站)有一些博主甚至总结了全部的套路,大家可以自行找一下,我认为线代是相对容易拿分的。
从整体上来说,数学多早开始都不早,我曾经以为自己可以比较容易拿到100,实际上到后面我才发现,尽管大家都说英语是靠积累的,实际上数学才是最吃积累的!首先数学是有这样的一种趋势的,就是几年前的大题因为出过了,有可能就变成现在的小题,然而对于没做过的人来说,就要在一道小题上花费近乎一道大题的时间,这几乎是不能忍受的。数学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我们需要通过之前接触过类似的题来快速产生思路。数学在计算量上很大,有时候是不容许算第二遍的,而且他的每一道小题都高达5分,没有过程分。但凡多错几道,其他科目辛苦半天的N道题就陪葬了,这要求我们的计算能力一定要好。作为非全日制考生,难题尽量写,但是送分题(基础题和部分中等题)一定要保证算对,分拿到,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因此,我们要在复习过程中全程重点关注数学,多刷题加上知研团队学长24小时答疑,复习事半功倍。同时尽量把一些优质的、整块时间分给它,如早上趁老板没到或是周六日。务必多夯实基础,多总结,认真对待。另外尽早做完真题,再去做其他的。模拟题推荐李林,和真题难度相近。
2、专业课
第二个说专业课完全是因为它作为一个满分150分的科目,难度却远低于数学,是大家提分的高性价比科目!这多亏了北航的要求低,竟然只考数据结构和C语言,而且书籍、重点都是可以搞到手的!即使在数学没有考好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专业课来稳定提分。另外,数据结构几乎是无论哪个计算机方向都要学的必修课,在工作面试中很有可能遇到(考研复试也会);而C语言作为所有大学的编程入门语言以及未来机试的唯一指定语言,把它学好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里说一下教材:《数据结构教程(第3版)》—唐发根;《C程序设计引导(第2版)》—尹宝林。
先说数据结构,从难度上来说是还是有的,尤其是要写代码的大题。不过有三点我们可以把握:1、有好几章和部分内容是不考的。我们应该多关注大纲变化。2、部分题就是数据结构教程的原题,讲真把这本教材烂熟于心,那数据结构这块是一定没问题的。3、部分题是历年真题,而且有一定出题规律。
再说C语言,学的关键是一定要上手写写代码,再简单的东西,不要觉得看懂了就是会了。尤其是今年复试增加了机试,上机能力愈发重要。IDE我建议使用codeblocks,傻瓜式安装,没有任何安装难度。有条件的可以使用clion。
最后从效率上来说,这里我是真心推荐使用知研整理、归纳的资料的。作为根植于北航的团队,针对性很强,毕竟991在市面上很少能找到相关资料。关键是可以节省时间,为其他科目铺路。知研团队所有成员都是在校学长,他们提供全年答疑,月度在线辅导,重点知识和复习计划都会对大家说明白。去年在冲刺6套卷和冲刺班,学长押中22年数据结构算法设计题(15分)和C程序设计最后一道大题(20分)的主要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从时间上来说,由于有大量的简答题和应用题,所以专业课可以不用太着急做题,以防前面背了后面又忘了,前期主要是以理解、构建知识框架为主。但由于也是一个理工类科目,同时有着较高的分值,建议把第二优质的时间分给它。如果大家感觉基础一般,复习没有头绪的话(特别针对于跨考生和在职考生),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学长的全程班。
3、英语
我认为英语就三块:单词、作文、语感。
首先说单词,这个东西是英语的基础,没有足够的单词量,一切方法都是花里胡哨。不过单词作为一个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东西,我们可以很好的应对它。少刷一次微博,少看一个视频,都可以为记单词腾出时间。我自己用的扇贝单词APP,感觉是效果比较好的。
再说作文,在我看来,作文有两大难题:1、思路。要么有可能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思路,要么有可能就没有思路。无论是哪种,都需要锻炼将我们的思路调整到:自己能想到东西,想到的也能写出来。2、符合大学生毕业水平的文笔。相对高级的词汇和语法都是必要的,我建议在背单词的时候可以注意留心。不过说实话作文的性价比着实不高,但也有不小的分值,所以对于时间紧张或者基础不好的朋友来说,背模板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是语感,对应着各种选择题。英语有得阅读得天下的说法,我们只要在阅读上得到不错的分数,作文随便得一些分就可以完成60的目标。我觉得核心就是语感,也可以说是英文思维,语感比较好的情况下,有时候单词不认识也不影响,另一方面如果缺少语感的话,有可能认识单词和句子却做不对题。培养语感一个是多读原汁原味的外文,比如平时工作时多读一些外文源文档、《经济学人》可以关注一下、每天读两篇扇贝阅读等等。另一个是只专注于历年真题,分析下出题和答案,这里可以听一下课,也是有些套路的,不过也不用全听,对于一些细枝末节,我觉得也不必全信。
4、政治
政治的知识其实并不枯燥,也不是“味道很冲”。学习马原的过程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后面的史纲、毛中特、思修也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建议是马原认真跟老师学习一下,因为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后面的看自己情况,可以锻炼或者通勤的时候听就好。这里推荐一个B站UP空卡空卡空空卡,她的总结是很精简到位的。
总体上来说,政治是一个越到后期越要学的科目,因为主要都是背诵,前期确实优先级很低,但在后期是要挤兑原先其他科目的时间的,这点要小心。在后期,我们主要把握选择题,抓住今年的考试热门和重点(政治的出题和每年的政治情况紧密挂钩),多刷题,把肖四肖八的选择都背下来,有时间的可以刷刷腿姐的选择。只要搞定选择,大题最不济抄抄原题,稍微写写,我们也可以达到60分。大题就背肖四就行,事实证明,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总结一下,对于时间紧张的同学来说:全程以数学为核心,专业课其次,英语单词全程背,政治最后搞。如果时间还算宽裕,那就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另外所有的科目都应该至少做一次模拟练习,自己掐时间,尤其是数学,应该进行多次模拟。考研中的细节数不胜数,比如对于政治大题和英语作文,字好看不好看也是有不小影响的。学长在此很难完全地把经验告诉给大家,有些东西还是自己摸索后才有真实体会。另外,没有谁的经验是完全适合自己的,何时是前期何时是中、后期,没有定论,大家也不用一味地和全日制同学比较进度。实践出真知,制定属于自己的专属计划,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坚持并适时调整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最后,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期待与你在北航的相会!
许*琦
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