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备考2022法考?

2022-01-17 15:03 作者:SweeterRabbit  | 我要投稿

内容导航:

  1. 基础情况介绍(二战法本、自学+报班结合、临场心态)
  2. 常见备考问题汇总【心态、复习模式选择、通用复习建议】
  3. 备考心路【觉晓app学习数据】

本文共计3380字,预计阅读10min

一、基础情况介绍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妍琦,一个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生,二战法本。

一战时,由于战略定位的失误和对自身能力估计的不足,导致学硕和法考双双失利。在经过权衡后,今年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法考的备考中。

备考形式上,我采取了客观自学,主观跟班的方式,于2021年7月开始,按照听精讲课→看书→app刷真题→和备考小伙伴互相答疑的方式,通过了客观题。

再考过客观题后,立马报名参加了觉晓的21年主观题接力班1期的内部班,跟着社群进行系统学习,结合班级安排,用觉晓app听案例题的答题方法、采分点课程,并用案例速练的功能进行官方指导案例的练习,最终通过了司法考试。



图1 客观题成绩单



图2主观题成绩单

大家到时候在考场上答题要注意时间的把控啊,不要在一道题上耗费太多时间,没思路的时候,

果断放过,先把会做的答完。可别赌运气,毕竟锦鲤也会有忙的时候....

二、备考困惑

相信大家刚备考,心里会有很多疑惑,比如怎么选老师和机构?课程资源那么多,哪些是必须听的,哪些是可以选择听的?听课和做题该怎么平衡?科目顺序安排是什么?要不要找小伙伴一起备考?....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备考,我把备考中的常见问题,归为了心态类、复习模式选择、复习方法论三类,以供大家使用。

(一)心态篇

备考周期好长,一个人备考,没有反馈,好难坚持下去哦”“大家课和真题都已经走完一轮了,我课还没开始听,会不会太迟了。”“前几天刚看过,怎么又忘记了。”“今天的计划又没完成,怎么回事?”“怎么都复习这么长时间了,还是错那么多....”。相信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的心态。究其本质,还是在于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和自己的不自信。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到原因。我们之所以会对未知感到恐惧是因为害怕那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失控感。而解决这种失控感的第一步就是先正视它的存在,然后观察自己的感觉,慢慢调整对未知的看法。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可控的事情上,比如以自己现在的情况,还可以做什么?先迈出这一步,再通过这一步驱使你去做下一步的事,用一个良性循环来代替恶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记得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做不到,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


要知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总比问题多。复习过程中有压力,产生焦虑情绪是很正常的。当我们察觉到自己的状态不对时,不要被情绪本身所裹挟,产生内耗。先尝试转换一下视角,去观察自己的想法。把它当做一个问题去解决,在A4纸或便签上把它写出来,看看现状是什么。根据现状,想想自己身边有什么样的资源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它。这里提供一个思路,比如自己可以调整对问题的认识、可以向外界求助,看看别人遇到同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可以借助社群或搜索引擎,去寻找该问题的解决之道。


人生这场赛道是自己的,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不是赛道上的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我们都有各自的跑道,幸运的话,我们可能会成为同行者,在某段路程上,相互支持,互相成就。至于要不要拿别人做参照系,这个就看自己了,只需要把握你是你就可以了,最后给大家分享《被讨厌的勇气》里的一句话,“你之所以想要变成Y或其他什么人,就是因为你只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在自己的赛道上,要想快乐,要学会悦纳自己,专注自己的赛道。把注意力从不可控的外界关注圈放在我们能控制的“影响圈”上。

(二)复习模式选择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看自己的情况。如果你的自制力很好,是法本,有科学的规划、理解能力强,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复习,那就以自学为主干,结合知乎、B站、微信公众号等资源去制定安排复习,按照自己复习的情况随时调整就可以了。


如果你怕麻烦,喜欢社群学习氛围,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规划,同时经济又允许,这时候可以考虑去报班,跟着班级安排和自己的情况调整执行就好了。

三、通用复习建议

不管是报班还是自学,总有些方法是通用的,这里总结了几条,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前期准备篇

  1. 初期可以去B站听听老师历年的法考课程,看看自己到底更适合哪个老师的授课模式,是注重干货,逻辑条理?还是注重技巧,人格魅力?
  2. 选定一个老师或机构就不要换了,可以听两个老师的课,但一定以其中一位为主,另一个作为补充。如果你的整合能力够强,当我没说。亲身体会是毕竟8个科目,时间那么紧的情况下,能把一个老师的课吃透都很不容易了。
  3. 复习顺序上,把握一个逻辑:听课、看书、做题、背诵是相辅相成,不是对立的。从吸收效果上来说,做题>看书>背诵>听课。因为前两者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后两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4. 经验贴不要看太多,3-5篇,实操性强的直接用,不合适的立马换。关键要适合自己。
  5. 个人师资选择参考

科目老师刑法徐光华民法李建伟行政法李佳【主客观】民诉法戴鹏【主客观】理论法觉晓的课程安排科目老师刑诉法温云云、肖沛权【主观】

(二)复习过程中

复习安排

不管你是安排几轮,是系统过完知识点再刷题,还是边过知识点边刷题。其本质都是建立体系框架→实战模拟→细化完善的过程,所以不要纠结应该复习几轮,怎么做,只要你系统地过了1遍精讲/内部课程,把近5年的真题的每个选项都搞明白了可以通过看解析,多看几遍,吃透原理,结果不会太差。

客观题vs主观题

主客一体备战的,在前期一定要打好基础,把握每个法条的原理、联系和应用。等暑期冲刺的时候,重点就放在客观题上,不要考虑主观题的事,毕竟二者考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客观题更注重判断能力的考察,覆盖面广。而主观题则更注重案例分析能力,注重对一个案例的拆解分析。平时训练的时候,按照“结论-理由-法条依据”的模式去思考问题。

复习顺序问题

实体法【刑法、民法】>程序法【行政、民诉、刑诉】>商法>小法【理论法、三国法】

这里仅供参考,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也可以交叉来,比如刑法、刑诉搭配,民法、民诉搭配这样子。

app推荐

(一)刷题

客观题的话,竹马和觉晓这两个都可以

主观题的话,建议选择觉晓,特别是案例速练,很适合碎片化练习官方指导案例而且从系统的数据、主观题的解析、模拟系统、法律法规汇编做的都很好。

(二)学习资源

B站、百度网盘、微博资源博主【法考超话里找】、goodnotes【方便看PDF版教材、做题】

关于刷题

(1)第一轮建议是按app的单科专项练习的知识点走,一次20道,没有的话,就选15道,不要查书,按照第一反应去选择,这样才能保证掌握程度数据的有效性。

(2)利用好app的错题本,还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指标,为后期复习节省时间。对于三星以下的,到后期重点进行复习,五星的果断放过

(3)做完15道后,优先看错题,每一个选项都要看,直接在app上作笔记,多看解析,一个科目做完后,再系统地作一遍错题,对的直接放过。反复错的,标收藏,重点反复看涉及的知识点。

(4)关于模考

模考的本质是帮助你适应考场,包括对时间的把握、临场心态,还有对知识的综合应用。

至少参加2-3次,不要关注排名,分数,而是要关注错题,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关于背诵

重复是对抗遗忘的最好方式。而看视频、做题、做笔记、听课本身也是重复的一个过程,所以不需要刻意的去背。在具体的记忆方法上,可以用思维导图,写关键词,多回忆,也可以多复述。再不行就建个群,提前把问题编辑好,然后用A4纸写出关键点和思路,再对照答案,多读几遍就好了。

  1. 关于主观题案例练习

每科的案例分析思路课程>小案例>大案例

平时训练:采分点+查法条【可以结合法条定位课】

2.关于课程和做题

【采分点的课】-可以听,但主要是自己练习

【法条定位课】-看个人时间吧

【做题】:官方指导案例和近5年真题

在听课和做题发生冲突时,优先刷真题吧,选近5年和法考老师推荐的重点官模,这个可以在老师的微博里找到,四金也会有总结。认真分析采分点,写一遍,通过主观题,问题也不大。

四、备考心路

图3 觉晓app学习截图


图4觉晓app主观题做题记录
图5觉晓小案例练习



图6 11月的案例练习记录

这一路上,有深夜的模考,有班主任的督导,有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有没有完成进度的懊悔,也有看了不知道多少的心灵鸡汤,有父母的理解支持,有朋友的鼓励,有同样备考法考的小伙伴的耐心支持,有考前熬通宵的失眠复习。怎么说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世界上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手上的事尽力做好。




如何备考2022法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