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鉴定一下网络热门高达谣言(二):《高达前哨战》的诞生始末和一些辟谣

2022-12-26 15:47 作者:CraftV  | 我要投稿

Presented by GUNDAM T.C.R.I.

译者/编者:CraftV

校对&协力:南部(微博@astastya)

本文大部分内容根据zeonic publice网站上总结的这篇文章www.zeonic-republic.net/?page_id=9089进行翻译编写,如有错误欢迎指正交流。文中所引用的图片均出自该站点或本人自己购买。

      在深入讨论有关版权问题或这些谣言的细节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倒回来了解高达前哨战的整个创作过程。一部分原因是,每当讨论前哨战时,都会有很多谣言被反复提及。长时间以来,很多错误内容的引用让人分不清谣言和事实。维基百科和高达Wiki在复制这些内容的时候没有标记出处,因此很难考证这些信息的出处(某些内容甚至来自机翻)。在这些引用中,有的是Reddit上的帖子,有的来自一篇关于整个“版权现状”的中文博客的翻译(译者注:怕不是AEM的帖子),其中的内容可以说完全是捏造的。

概述

    1987年2月,万代和Model Graphix共同发起了一个名为《高达前哨战》的企划。当时,万代在各种杂志上发布的广告预告将会有一个“新的高达系列”,但并未公布其他更详细的内容。在高达ZZ的TV播出期间,Model Graphix的STAFF向SUNRISE提交了一些设计,并被告知它们有可能会被模型套件化。这些设计包括EWAC扎古、改修型勇士、多瓦吉和扎古III、吉姆3的原案和水手梅塔斯。这批参与了高达ZZ设计工作的STAFF在日后负责了前哨战企划的设计工作,并被明确告知这一企划在日后将会推出模型套件。总之,一个“没有视频媒体宣传的高达模型套件”就这样作为一个与杂志媒体相关的项目,在这样含混不清情况下展开了。

    正如稍后会提到的本企划的监修朝野正彦所说,前哨战企划最初由赞助商(万代)方面提出,这看起来是对高达传统商业形象的一种强化手段。前哨战是高达世界观的一次保守创新。当他参与到这个企划里时,大部分工作都基本已经被完成了。作为一名监督,他故意不去对这些设计工作做过多的干涉。下面,我总结一下他对这个企划做了什么。

“最强的高达”

    第一次项目会议于1987年2月中旬举行,其目的是确认企划的意图。万代当时提出的唯一明确概念是“最强的高达”。由于本作缺少视频媒体宣传,因此唯一能吸引顾客的方式是在模型商店或杂志上的广告,这一切都只能依赖于商品本身。尽管本作的连载媒体影响极为有限,但高达这个IP本身仍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市场。

    随着会议的推进,《逆袭的夏亚》成为了企划的绊脚石。虽然这部电影原定于次年3月上映,但除了这部电影是发生在U.C.0093,讲述的是阿姆罗对夏亚的战斗之外,前哨战企划的负责人对这部电影一无所知。如果他们设计的是0093年后的MS而忽略了这部电影的内容,那就产生设定问题了。此外,设计的MS要遵循Z和ZZ的MS系谱并且和逆鸭产生潜在的联系也很有难度。这个新企划是Z/ZZ和逆袭的夏亚之间的桥梁,设计的难度足以让设计师伤心落泪。设计这个高达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    

长得完全不高达嘛!

    2月下旬:KATOKI提交了伊欧塔高达的概念设计。起初,围绕KA对“最强Gundam”的想法有很多争议。由于每个人价值观的不同,可以说每个人对高达应该是怎么样的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其他STAFF改变了想法,但万代还是用一句生硬的“这不是高达”否定了这版设计。他们想在高达世界的故事里体现高达的特殊地位。作为高达的创作者,他们面临着设计师和玩具厂商之间经常发生的争论:对高达来说,第一印象很重要。

伊欧塔高达面临的指责还包括“高达应该要更简单”或“这个高达太肥仔了”。

三原色的魔法

    与伊欧塔高达的情况相同,大多数已提交的其他设计由于“有的地方看起来不太对劲”而被搁置。由于伊欧塔高达的设计在当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进度,他们无法彻底回炉重造。再次提交之前,STAFF们对原始的概念稿进行了几轮调整,让它看起来更像高达。最后,STAFF们递交了的彩色版本的稿件。高达传统三原色的使用让Iota高达身上的高达味变的浓郁了起来。

    这个彩色稿是在一次会议中提交给万代的。这份稿件和原版的区别无非是用记号笔涂上三种颜色。但万代的回应却是,“啊,对头了。现在这看起来像高达了。”综上所述,每个人对高达的印象都各不相同,其中的出入比想象中的还要多。找到高达的近似值比创造“新”高达更复杂。尽管伊欧塔高达的设计已经被多次修改,但其实在第一次草稿之后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简单来说就是把红蓝白上色上去而已。

什么是前哨战

     在反复的设计迭代中,本作的设计逐渐趋于完成。尽管如此,考虑到该模型套件的发售时间与计划,企划组决定不让高达(这里指新设计罢)出现在故事连载的前半年时间里。为填补这部分空缺,创作团队重新设计了TV中出现的全装甲ZZ高达,并将其作为新作品的第一个模型套件发布。然而,为了与动画版的模型区分开来,这份FAZZ的模型套件内收录了以前并未套件化的Hyper Mega Cannon并使用了Graphix model原创的纯白色方案。从这里开始作品的名字也被确定:

    高达前哨战。

    

    这个名字包含一种修辞意义,意味着“比视频媒体更高级的作品”。于是,FAZZ如期推出,前哨战的第二款商品伊欧塔高达处于最后的研发阶段。伊欧塔高达是Katoki临时给这个MS起的名字,来自阿纳海姆电子(Anaheim Electronics)以希腊字母给高达系列命名惯例(这将是力克迪亚斯作为伽马高达开始的系列中的第七台高达)。抛开设定不谈,这一命名也被认为是填补与逆袭的夏亚之间空缺的一种手段。在这个时间点(1988年3月下旬),根据推断,电影中的新高达将名为 “Hi-S Gundam”,这个名字来自Animage上连载的Hi-Streamer(《高空的流光》, 这本小说的完整版就是CCA正式剧本(与之相对的老版本日后成为了贝子)的小说版, 它在CCA上映之前就开始连载给CCA造势,上映之前连载的部分在日后成为了小说版的第一卷,其内容大致是时间线上比CCA稍微早一点的前传)。于是,去掉了Hi的部分,“S Gundam”被选为名字的候选,Katoki随后提出了全名“Supreme Gundam。”

    4月初,创作团队提交了一份清稿,并开始筹备将于5月在静冈举行的全日本Hobby展上展出。离公开宣传只有一步之遥。

万代在1987年5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全日本Hobby展上的高达展台。前哨战系列的第一款全装甲ZZ高达与奎曼莎一起展出(参考出品)

    

SUPERIOR高达

     根据4月初完成的初步草案,全日本Hobby展的作例开始制作。距离5月份的展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此,鈴木信夫(Model Graphix的现任编辑)被任命为作例模型师。他以前在Zplus做例的制作中与同一批STAFF共事过,因此他是负责这个时间紧迫的任务的完美人选。但日程安排非常紧凑,从开始到结束的一切任务都交给了他。一个1/100规格的原型样品在展会上展示,铭牌上只写着“参考出品”。没有高达前哨战系列的标题,甚至没有明确宣布这款高达是新企划的一部分。就好像万代和朝野还没有达成共识,这部分就已经公开给大家看了。

同一个展台的左侧是“Supreme Gundam(暂定名)”,但没有给出其他具体解释

    公众对他们中途半端的做法是直截了当地吐槽。其他杂志开始质疑:“这真的会发售吗?”于是,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中,公众舆论转向了“这样的企划不可能成功”和“这一点都不高达!”


上图所示的1/100版本的S高达被作为所谓的“最新消息”发布,用于宣传和市场调研

    即使是在MG杂志上,对这部新高达的反应充其量也就是不温不火。读者(尤其是老作品的粉丝)的反应是:“你不可能把这种艳俗的东西称为高达”或“如果耳朵上有裂缝,那就不是高达”,他们断然否认一切,因为他们所看到的东西远远超出了他们对高达的价值观判断(如前文所述)。此外,这个企划完全是在保密中进行的,信息公开或多或少受到了限制。因此许多模型师(甚至是为MG杂志工作的模型师)第一次从关于这次展会的争论上才了解到这个企划和S高达本身。几乎所有人都持同样的“消极”立场。

鈴木信夫在不到两周时间内完成的1/100比例S高达

    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从推广方的角度来说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企划方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情况。两边都有各自的道理。尽管Supreme Gundam后来更名为“Superior Gundam”用于产品商标注册,但最终它也没有通过注册程序。然而就在那之后,万代通知他们,该项目现在将处于“待定”状态。

逆袭的夏亚

    尽管对万代给出的答案感到不安,但创作团队明白这种忧虑对企划而言是无能为力的。由于前哨战是一个联合企划,如果其中任何一方出现问题,企划就无法开展下去。万代给出的“理由”是:逆袭的夏亚的设计过程比预期的进展更快,因此继续利用视频媒体的宣传,尽快设计模型套件是更好的决定。如果同时有不同的高达充斥市场,即使它们都打着高达的名字,也会造成消费者的混乱。尽管该企划被当作“待定(延期)”,但实际上已被“取消”。

    面对看似彻底失败的局面,团队联系了《Newtype》杂志编辑井上,在杂志上举办了一期特辑,借此打破载体的局限性为企划赢得人气。这个举措最终奏效了,在1987年8月号的《Newtype》里的《GUNDAM SAGA II》中刊载了特别报道,称其为“这才是真家伙!!”

    读者对此的反馈比前哨战之前被喷的情况要好得多,因此Model Graphix在9月的一号中开始开发自己的“高达前哨战”杂志副刊。这是一次彻底的改革,作为一个只有Model Graphix参与的企划,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全新的开始,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后台了。

    《前哨战》从第一期开始就大受欢迎。粉丝们认为MS不仅很画的很酷,而且他们喜欢逼真的模型场景。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恰如其分:MS很受欢迎,有高桥昌也写的故事,还有一些高张力的模型场景。到了1988年3月,前哨战的塑料模型开始急速上市。表面上这只是恢复原定的上市计划,实际上则是实现了模型化。随着《逆袭的夏亚》的上映,前哨战模型套件的生产速度还要比《逆袭的夏亚》的模型更快一些。

爱丽丝的邀请

    模型套件的生产列表中又增加了四台机体,前哨战系列销量喜人。这些套件的销量比预期更好。虽然很容易被看作这是多媒体宣传的胜利,但它确实证明了高达作为一个IP已经发展成可以独立于外部媒体的宣传而卖胶。最初被认为是面向深度用户的企划也吸引了中小学生的兴趣。作为一个本质上是实验品的企划,这可能是模型业最大的收获之一、

     然而,这一切的隐患在于,与MG杂志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可能给其他杂志带来问题,而其他杂志则选择不出版这些内容。此外,Model Graphix和万代之间关于是 “恢复了模型套件生产的计划”还是“实现了模型化”进行了争论(甚至有争议)。总之,企划的一切似乎都有点仓促。随着一切都受到牵制,整体的问题越来越凸显,朝野就越意识到,虽然现在说已经太迟了,但许多本应作为企划基础的东西,随着企划的仓促开始并没准备好。

原文的后半部分是辟谣英文高达WIKI上的高达前哨战谣言,大家中文的谣言都看了很多了这里就不赘述了,什么作者不同意万代把前哨战动画化,万代让前哨战和逆袭的夏亚竞争然后选了逆袭的夏亚激怒了高桥……这里贴一个AEM的帖子可以当作谣言合集(https://www.aemedia.org/2018/01/tid-81452.html),总之知道这些都不是事实就行了

     现在在我们了解了前哨战的创作经过之后,让我们来看看大家都关心的前哨战版权问题。2001年8月出版的《Model Graphix》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川口克己撰写了这篇文章来澄清《Hobby Japan》2001年7月号上的一篇报道引发的谣言和猜测。

《Model Graphix》2001年8月号,本人自购

感谢南部对这篇文章的翻译工作,全文翻译如下:

“高达前哨战再次套件化“计划目前的进度及日后新消息的发布方式

    万代与ART BOX(注1)自去年12月起就启动了关于高达前哨战再次套件化的磋商。在一系列会议中,双方竭尽全力, 一一纠正了在过去十多年间产生的种种误解和违约所带来的复杂问题,并一同制定了关于日后如何处理前哨站相关的内容的准则。

    说回来,以《Hobby Japan》01年7月刊的一篇报告为契机诞生的种种传言现在已经广为传播,甚至双方的谈判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MG编辑部应万代的川口老师请求,特开此页专栏对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公告。

《Hobby Japan》2001年7月号,本人自购

高达前哨战这部作品

高达前哨战这部作品自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经过在本志的别册《高达前哨战(GW3)》中有更加详细的说明。简单来说,在《ZZ高达》完结之后,万代Hobby事业部询问ART BOX是否有兴趣推出一个合作企划,ART BOX同意了这个请求后开始为这个企划立案并组织了一批人员。 然而,随着《逆袭的夏亚》的上映万代商品化的重心自《高达前哨战》转移到了《逆袭的夏亚》上,合作企划被直接取消。已经进行了一定早期准备的企划团队决定将合作企划转换为自家的独立企划, 并在本志上连载。就这样,《高达前哨战》开始了它的征程。

    在这之后,《逆袭的夏亚》的产品线告一段落,万代开始寻求下一条产品线。为此,万代方再次向ART BOX方提出了商品化前哨战MS的请求,希望将这个企划重新转变为合作企划并由万代推出相关的产品。在合作再次开始时大家定好了双方要互惠互利,万代的得到的好处是新的高达产品线,ART BOX得到的好处则是:

  •  万代支付企划的一部分经费

  • 商品化的主动权原则上掌握在ART BOX手里

  • 每推出一件《前哨战》系列的商品都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

    以上内容皆为双方的口头约定。另外,在确定推出四款商品之后,ART BOX询问过万代他们是否能推出其他MS和改造配件的GK套件,万代方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然而,这些约定并没有被落实在纸质文件上。此后,由于万代内部的人事调动,对这些经纬并不知晓的新员工接任了前哨战产品线的主管工作。

    新任主管理所应当地认为《前哨战》也不过是派生自高达的诸多普通分支之一, 随即开启了相关的商品化工作,结果自然是违背了当初万代与ART BOX的口头约定。当ART BOX要求万代方履约的时候,不了解这些背景的新主管回应“高达的版权由创通、日升持有,只要得到这两方的同意便可以进行商品化“。

    这样的纠纷在后来又发生了数次,导致《前哨战》逐渐成为了人们眼中难以商品化的系列。大众对这些纠纷的认知在日后又逐渐扭曲成由于ART BOX主张拥有《前哨战》的版权导致这个系列无法被商品化。在这样的纠纷中,Model Graphix和万代的隔阂日渐加深。

    想来坊间诸如“虽然万代向ART BOX申请商品化但是似乎由于各种纠纷企划很难落地”, “《前哨战》无法公式化似乎是因为ART BOX强烈主张自己拥有这部作品的版权”之类的传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前往重新商品化的道路

    由于当时我自己已经离开了Hobby事业部所以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当时的情况。但是,在检讨重新商品化《前哨战》MS的时候,为了了解为什么《前哨战》成了难以处理的内容,我以可以说是中立的身份聆听了来自各方的声音。

    另外,因为我认为在企划进行时应该先和ART BOX谈谈重新商品化的事情,所以我在去年和ART BOX方进行了数次会议。ART BOX方希望的根本不是什么主张自己拥有版权,而是一个和万代方对话的机会。这次对话的内容自然是位置特殊的《前哨战》相关内容在日后该如何处理。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今后还需要双方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我相信,现在双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让我们把目光放回之前提到的《Hobby Japan》01年7月刊。这期杂志刊载对GFF将开始发售《前哨战》相关的产品的宣言,对我本人来说也是晴天霹雳。虽然一般情况下大家下意识认为万代下属的各大事业部之间会互相交流,然而事实上,现在的万代由来自曾经隶属于不同子公司的各大事业部组成,这些事业部之间至今仍旧维持至竞争关系。

    自然,失去竞争心的东西被淘汰是必然的,我不认为社内维持有竞争意识是坏事。就我个人的见解,万代Hobby事业部最大的对手既不是田宫也不是长谷川而是Character事业部(可以理解为现在的Collectors事业部也就是成品部)。与GFF的《前哨战》MS相比,在年初开始《前哨战》MS商品化之前先经由当初与ART BOX进行口头约定的当事人的协调下慎重的与ART BOX协商的Hobby事业部为了不落在他人之后,趁这次机会顺便公布一波消息。

    自6·25之后,我从用户的反应中感觉到应该对《前哨战》的特殊性进行一次慎重的说明。另外,我自负的认为《高达》这20多年的历史离不开高达模型的支持, 希望各位读者能正确的认识到这次Hobby事业部以HGUC,MG系列重新商品化《前哨战》中度过了怎么样的经纬。

注1)      ART BOX:编辑本杂志的编辑工作室

注2)      GFF: GUNDAM FIX FIGURATION(万代Character事业部旗下的玩具产品线)

               Model Graphix:后略MG, 本杂志

               Hobby 事业部 = 拼装部

    趁这次报告的特例,在这里公开两张由KATOKI HAJIME老师绘制的两张新作画稿。如你所见,万代在于ART BOX对话的同时, 已经开始商品化的作业。但是,关于这些产品目前还么有到可以发表详细内容的阶段(虽然对话在稳定推进,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决定要套件化)。这部分内容有很多敏感的部分,目前万代与ART BOX双方正在谨慎的推进对话。因此,之后只有100%确定的内容会在MG上发表,其他内容将不予公开(也就是说, 本志刊载的情报情报以外请直接理解成臆测)。

MG编辑部

(编者注:之后的事情正如大家所知,在这个报道刊登的一个月之后的2001年9月就发售了HGUC EX-S高达的模型)

前哨战的动画化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高达相关的版权一直属于日升和创通。即使在版权尚未完全明确划分(主要是授权的比较随意)的上个世纪,可以说单独完成了《高达前哨战》的MG杂志方也因为没有签订合同,无法主张自己对高达前哨战内容的所有权。中文互联网上所流传的高桥昌也因为对万代的不满而声称不允许前哨战动画化纯属无稽之谈。先不提并无任何证据证明高桥本人提出过此类言论,仅仅作为前哨战这个企划的创作者之一的高桥昌也也并无此类权限拒绝版权方对前哨战的动画化行为。

    说回前哨战的动画,其实在1988年9月的B-CLUB上曾经发布过一个引人注目的公告,宣布将来会有一个 10 分钟的前哨战迷OVA。由于在Model Graphics上连载的缘故,前哨战的动画化在技术上十分困难。

B-CLUB 1988年9月号

    宣传里提到将动画化十几分钟的迷你OVA,因为前哨战动画制作困难的缘故,其中仅包含战斗和出击的部分机械场景。制作由日升进行,STAFF成员和上映日期都暂时不明。发售方当然是万代,而售价还未定,但是预计为一千日元左右。

后面还进行过预告,并且谜语过后面会有更大的企划在准备。
BCLUB 1989年2月号

    然后就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经过一年的等待,直到89 年 2 月号的BCLUB才终于有了 万代影像部门的通告,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选择将前哨战OVA的计划搁置。同时让大家转而去支持0080。于是,前哨战的动画化就这样搁置到放弃,直到后来不再有合适的时机重启前哨战的动画计划。

    总之,前哨战的动画化搁置可能有万代内部变动导致和MG纠纷的原因,也可能有前哨战本身作为杂志连载外传小说而动画化困难的原因,在重重搁置后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热度被放弃也是可能的因素之一。但不如如何,事实都和中文互联网上声称的“高桥昌也不同意将前哨战动画化”、“前哨战版权不在万代手上不能动画化”等谣言相去甚远。


鉴定一下网络热门高达谣言(二):《高达前哨战》的诞生始末和一些辟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