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刚捉它们回家的时候

2021-05-19 21:52 作者:客路青山绿水外  | 我要投稿

                                                        一

        刚捉它们回家的时候,实则内心并无多少欣喜。因为记忆中的片段有关他们的着实不多。一个是很小很小的时候,跟着奶奶去收鸡蛋。奶奶拿起一个蛋,说已经坏了。我看了看那个蛋还是那个白白的、圆圆的样子。奶奶随手一摆,蛋落即碎。不懂事,屁颠跑去看,摸了一下,那个味道至今难以忘记。这窝鸡的记忆,只限于这一个蛋,这一个蛋也承载了这一窝鸡有一只母鸡的一段故事。

        二则是小学时候,家里因盖新房,遂搬出外住于一个花厂。厂里面积不小,早已人去楼空。倘大的面积刚好居住之余又划出一片区域,喂了群鸡。如同上文,当时也就十岁左右,后又经人事,记忆也是片段才得以追忆。

       那天雪是很大。是课本上学了鲁迅先生笔下和闰土雪里用筐子笼鸟,还是不知哪里看到的故事,一时兴起,也搞了相同一套设备。幸运的是,满足了愿望。抓住了东西但不是麻雀,是一群鸡中的母鸡。应该是母鸡,记得这群鸡里没有公鸡,要不然会有被啄的印象。

        抓着了鸡,压着了腿。当时它们应该还小,经不得碰,这一下就让它瘸好几天。这群鸡的印象还有就是在房子盖好回去住后,俺爷还是俺爸给它们也做了一个下蛋的房子,好像是有三层。小时候,总感觉这房子好大好大(这房子现在还有一层,鳌拜鸡它们几个就是被胡须小老母鸡从这里孵化出来的)。孩童的时候,好奇心总是很重,不知道的事情敢于探究。为了看母鸡怎么下蛋,硬生生在窝旁边,竖个头等了好久。可能是母鸡被我看的不好意思,好长时间都下不来蛋,着实着急。等不及了,就去看,摸它们屁股。谁知母鸡跳下来的时,半空中,蛋下了出来。鸡飞蛋打确实亲眼目睹了一次。后来,却是不经意,刚好看见那一瞬间,开心极了,奔走宣告,母亲还笑着责怪。这一窝鸡,听俺爷说,禽流感一只也没留住。后来十余年,家里未再养鸡。

        上面写的,也是根据回忆记叙的,真真假假也记不太清了。总感觉,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思来想去很久,安插在一个较久远的时间点。多想几次,就感觉这个事确定发生过。所幸的是,上面的事对于我来说,虽记忆不清,但总还算是有所依据。

         赘叙那么多,也该谈起自己的这一群鸡娃了。其实无论是小老母鸡还是长大的黄公鸡,黑公鸡,平时还是喜欢叫鸡娃。我们这娃发音wer,是二声或三声。

         以前两篇文章谈论过,为了使后来,也能记忆起来点故事,或者是回忆。会从几个角度来写一下。上次是蚂蚱,是五篇中的第三篇,而今天这篇便是第五篇。本来是先写第一篇房子角度,提笔已有百字。此时因看完发的视频大家评论,便来写一下自己这个角度的。

        从我真情实感来说,养这鸡之前,对鸡的情感,观察几乎为零。一个原因是家居山里,父母和临近几家都是外出做生意或是务工,很少在家来养鸡。小时候我也是相对内向,算是个安稳孩子。村里国道劈开,安全考虑,很少跑村子的那边。见的鸡不多,或见也是圈着。若人懒,味道令人止步。小时候,邻里辈分高的老爷家喂过鸡。好象是被啄过,真假也记不太清楚。总结来说,对它们没有什么兴趣。

       这次养鸡也是因为疫情在家,外加猪瘟影响。猪娃价格一千多一头,俺爷虽有心养猪,也害怕猪瘟。大去年猪瘟导致过年时,村里没有一头猪。以前过年杀猪,那真的是热闹,已经两年没看到这个景象。过去家里年年养猪,少则一头,多则两三头。每逢过年,便提前问好日期。待到那日,便窝在被窝里闷头不起,害怕听见那声音。大大去年,我放假早而父亲归家晚,那天则早起上阵。现在回想,还是责任赋予勇气。突然之间,又忆起和猪之间也有很多趣事,有时间,更得写写。

        写到这里,本来呼之欲出的事,本来略带伤感的心情,因为写猪的时候回忆起那些趣,以致要写的想不起来,心情也发生转变。而现在时间已晚,外加还有琐事众多,今天就记在这了。

        以上内容都是凭记忆,情感一泻而出,文笔时烂,若是扎眼,多有见谅。


                                                                                           2021年5月19日8点11于桃东


刚捉它们回家的时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