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搬运】来自深渊相关访谈小合集(2)

2023-09-03 02:10 作者:玛吉卡恰  | 我要投稿

来源:巴哈姆特

源地址: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47245&sn=5425&subbsn=1&bPage=0%20

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47245&sn=5734&subbsn=1&bPage=0%20

https://forum.gamer.com.tw/Co.php?bsn=47245&sn=6099&subbsn=1&bPage=0

原主贴: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47245&snA=1242

感谢原贴大大skypiea1993的整理翻译。

訪談來源: ネット絵学2018 「変なもの」を思いついて描いてから理屈をつける

參考資料: Google翻譯

MiA Interviews, Q&A, Articles, and Events (Interview Akihito Tsukushi)

文章日期: 2018/05/04


本篇訪談是由Twitter網友節錄ネット絵学2018這本書裡面整個訪談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內容只有一點點


以下正文


第一張圖


想出「奇怪的東西」,把它畫出來並讓它合理地融入


第二張圖


--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畫畫的呢?


從幼稚園開始我就特別喜歡畫怪獸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我經常跟別人說,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喜歡用油黏土做「人肉叉燒」……。

--人肉叉燒嗎?


第三張圖


在專業學校裡會出各種不同的課題,在那個時候我發現自己有色弱的問題。這代表我完全沒辦法完成他們出的色彩協調課題,越是混合顏色我就越無法分辨。


--原來是這樣啊。但「來自深淵」使用的顏色非常漂亮,所以這點令人相當意外。


這是多虧了數位作畫,在專業學校的第2年我得到了一台電腦,我安裝了Photoshop,在數位作畫的幫助下可以看到顏色RGB的數值,我心想這樣色弱不就沒關係了嗎!


第四張圖


--這麼聽起來,土筆先生在22歲擔任「小紅帽」動畫的角色設計,在25歲為遊戲畫了主視覺圖,履歷相當厲害,現在很少有人能在這麼年輕就有如此成就更不用說在當時那個年代,有的話也都是傳說級的人物了。


「小紅帽」那時候是奇妙的機運,「Elebits」則是當時沒有其他人可以勝任。


訪談來源: メイドインアビス劇場版前編スタッフトーク付き上映会レポ

參考資料: Google翻譯


文章日期: 2019/01/12

此次活動有四位來賓參加

土筆章人(原作者):以下簡稱土筆

小島正幸(監督):以下簡稱小島

山修(美術監督):以下簡稱增山

山下慎平(製片人):以下簡稱山下


以下正文


開頭

土筆: 虛實交錯的對話來啦!!

山下: (介紹今天談話的來賓)我們一起吃過飯了。


土筆: 是的!


山下: 不好意思,接下來會有很多劇透的內容。



關於前篇

小島: 當山下說要把總集篇分成前後兩部的時候,我鬆了一口氣,(就長度而言)要把TV版的內容做進一部電影裡是非常困難的。


山下: (要求做成兩部的理由)我想把一部電影的長度控制在120分鐘內,前篇的內容有許多說明,最後勉強地做在119分鐘。

山下: 還有(編劇)倉田先生說必須要有新畫面和劇情。

土筆: 是的沒錯!!


土筆: 這次追加的新劇情(萊莎和托卡的場景)在原作已經沒有適合加入的時機,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好考慮做成同人。


小島: 有了這段劇情的加入,前篇(萊莎、托卡和奧森為主軸)被漂亮的組織成一部電影。


土筆: 這是我原本考慮做成同人的劇情,現在它有了完整版甚至還有配音。「爸爸在說話!!」。


山下: 增山先生也被要求為TV版沒有的場景進行美術創作


增山: (關於開場萊莎和托卡的場景)因為在本篇故事中沒有出現這個地方,我意識到這一段的重要性及莊嚴性。

土筆: 那是只存在於地圖上的地點,位置是從娜娜奇家再往下走。


小島: (同一場景中飛翔的昆蟲)我想讓它成為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因此想到加入螢火蟲應該不錯,螢火蟲的設計是由(設計領導)高倉先生負責的,設計的相當好。


山下: 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到螢火蟲在落地的時候是會變形的。


土筆: 真厲害!!

山下: 再來是關於奧斯過去的繪畫。


增山: 能夠描繪原始的風景這很有趣,思考著如何從空無一物的奧斯一步步擴建建築物。


山下: 這是倉田先生的主意。


土筆: TV版第一集的最後就像NHK的紀錄片一樣,也有著相同的好品質。


山下: 前篇是收錄了TV版1~8集的總集篇,你們大家有喜歡的場景嗎?


土筆: 果然還是最一開始那段(新畫面),這比我目前在原作描繪的時間點還要晚一些,看著奧斯的建築物從稀稀疏疏變成密密麻麻感覺真好。(原作在這個時間點是三賢的回憶)


小島: 我們追加了許多東西,其中之一是增加了奧森和雷格的戰鬥量。


增山: 能夠描繪奧斯鎮的部分,因為我來自長崎所以對山坡的城鎮景觀會有共鳴,另外還有懸崖、雲朵等許多空間交織在一起的部分。

山下: 那麼關於音效變成5.1聲道的音響,畫面變成劇院的大螢幕有什麼感想?

小島: 配音的時候聲音傳播的相當驚人。

山下: 這次是在角川大映工作室進行配音,雖然沒有像這裡(EJ動畫電影院–新宿)這麼大,但比TV版時所用的工作室還大。


小島: 除了聲優配音外大部分的聲音都是重新錄製的,不過也還是有重新錄製一些配音。


山下: 我想在舞台談話活動中(聲優們會登台)會有更多這方面的內容,敬請期待。


山下: (與坐立難安的土筆老師談話)。


土筆: (突然)我想說後篇的部分。


山下: 那個還在後面。


增山: (關於背景美術)在TV版的時候我認為我畫的背景能夠經得起最近高解析度顯示器的考驗,當它在劇院更大的螢幕上放映時,看到當時的想法被證實真是太好了。


山下: 在TV版的時候公司內部也有在評論「這些畫的精密度好驚人是給大螢幕用的嗎??」

土筆: 我只有在小螢幕上看過前篇。



關於後篇

山下: 那麼你覺得後篇怎麼樣呢?

土筆: 我認為有趣的點在於,並非「感動人心」而是「帥氣的傷害人心」,後篇做到了這一點。

山下: 試映會結束的時候都沒有人站起來。


土筆: 那個,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會在結尾播放製作組名單的時候站起來。


小島: 後篇和TV版差不多,但並沒有像前篇那樣編輯,只是TV版的時候是一集集播放而電影是一口氣播放所以會有新的感動。


山下: 後篇是TV版9~13集,第13集是1小時所以實際上是6集的長度。


土筆: 好羨慕你們現在就可以看到。


增山: 我還沒有看過...


關於新作

山下: 坦白說這系列是帶有新作劇場版的總集篇,副標題也是以這種方式命名的。

小島: 新作的副標題(還有這次前篇後篇的副標題)也是土筆老師想的。


土筆: 真是令人難為情...


山下: 副標題都帶有標明時辰的部分。(夜明け→黄昏→黎明)

土筆: 我看了新作的分鏡稿,真是令人驚艷。

小島: 我們只是照著原作的感覺去做。


土筆: 我都忘了這是自己所描繪的作品。


小島: 新作(非總集篇)正在好好地用劇場版的框架去作畫。


年齡限制

土筆: (新作)PG的限制會有多少呢?


山下: 我昨天收到映畫倫理機構的通知...「PG」和R不同只要在家長或監護者的陪伴下觀看就沒問題。


土筆: 「要牢記在心」。


山下: 按照所謂毛骨悚然的標準來看的話,電影版比TV版還不需要擔心,但是這次都是波先生害的,那個「人體實驗」...


土筆: 這很令人興奮不是嗎!!


山下: ...原作最新話的那個也是,那究竟是!?(原作當時最新話是第50話)


土筆: 那個我也是帶著微笑在畫的唷。


結尾.宣傳


山下: 已經要沒有時間了...真想在現場聊聊關於音效方面的事。


土筆: 如果有酒的話就可以聊了!!


山下: 我覺得有很多方面我們還聊得不夠多,這點要稍微檢討一下。


山下: 在1/20於立川舉辦的製作組談話節目,我們想讓音樂製作的飯島先生以及回到澳洲的Kevin Penkin用視訊或其他方法出席節目。(1/20(日)【後編】放浪する黄昏 スタッフトーク付き極音上映 イベント時間詳細につきまして)

山下: 立川的極音上映在中間和左右兩側的聲道分離得很好,有超棒的臨場感請不要錯過。


土筆: 厲害到能夠讓你感到害怕。


山下: 從今天開始參加者特典變為電影劇情的膠捲底片,請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你所獲得的底片吧!(劇場版総集編メイドインアビス【前編】2週目来場者特典を公開!)


山下: 前半部分的特典色紙基本上已經結束了,不過還會在後面追加的電影院上發放,所以還沒入手的人可以多多參與。(【前編】2月8日(金)、【後編】2/15(金)より上映劇場の追加が決定!)

山下: EJ動畫電影院–新宿的5樓也有合作的咖啡館可以到那邊品嘗餐點,台上的成員才剛在那邊享用完餐點。(EJアニメシアター新宿コラボ決定!)

土筆: (上升負荷拿鐵)那是誰想到的點子!?


山下: 不是我唷,是來自銷售團隊的「我們有一個有趣的想法」...


訪談來源: メイドインアビス劇場版後編 生オーディオコメンタリーレポ

參考資料: DeepL翻譯 + Google翻譯

MiA Interviews, Q&A, Articles, and Events (Theatrical Compilation Film Made in Abyss Part 2 Staff Commentary Notes)

文章日期: 2019/02/02

來源的作者有在文章標記場景,因此搭配後篇一起觀賞會更加清楚來賓談話的內容

此次活動有四位來賓參加

土筆章人(原作者):以下簡稱土筆

小島正幸(監督):以下簡稱小島

山田陽(音響監督):以下簡稱山田

山下慎平(製片人):以下簡稱山下


以下正文


放映前的問候

土筆: 我準備了2000元來談話,也帶酒來了!(參加此次活動的票價為2000日圓)

小島: 我在之前已經喝了1小時...

山田: 小島先生說「現在只有我一個人喝酒...」便找我一起喝一杯。

(山下先生說明了本次活動的背景和整體流程)

土筆: 我什麼都可以說唷。


一同: 不行不行不行。


電影正篇

(角川Logo出現)

山下: 是我們公司的Logo!


山田: 我想幫這個Kinema Citrus的雷格Logo加入音效。


小島: 要做到那個在時間上會很勉強呢(最後還是沒有加)


山下: 突然就進到瑪璐璐庫這段了!

山下: 啊–好可愛。


(總之先乾杯)


土筆: 生病之後喝的酒真好喝吶!(土筆卿前一陣子得了流感)


山下: 那個,正因如此還請不要把今天的內容當成阿比斯官方正史。

小島: 倉田先生每次都要想出同樣的死詩真不容易啊。(推測是萊莎朗誦的旁白)


土筆: 每次的詩都很棒呢!


(螢幕顯示副標題「流浪的黃昏」)

土筆: 副標題是關於娜娜奇的內容。


山下: 這個副標題也是土筆老師在開會的時候想出來的。


(打開奈落示意抄寫圖的西奇)

土筆: 示意圖右下角的圖畫是什麼!我沒畫過那個!


小島: 那個示意圖是高倉先生仿照土筆老師的圖畫出來的。(設計領導的高倉武史)


(毯毯鼠登場)

土筆: 毯毯鼠變成了偶像,增山先生是背後的推手。(美術監督的增山修)


土筆: 聽說他也喜歡毛絨玩偶。(來自增山修妻子的情報)


土筆: 第9集的內容幾乎都被剪掉了。


小島: 真的非常抱歉...


土筆: 毯毯鼠的陣仗也...(擠成一團塞住洞口的毯毯鼠)


山下: 這也是不得已的因為13集的內容不能剪。


小島: 在此向第9集的製作人員致上最深的歉意。(副監督垪和等的演出回)


(血口繩蛇再登場)

土筆: 血口繩蛇頭上傷口的那個是結痂。


土筆: 雖然是結痂但是很硬。


土筆: (雷格說我現在可以發射嗎?)可以發射唷!


山下: 我的話不會發射。

小島: 原作也沒有發射。


土筆: 原作在這裡面臨腰斬邊緣,所以得快點進到下一個篇章。


(把斗篷借給莉可)

小島: 雷格的這件斗篷會很重嗎?


土筆: 對雷格來說完全不重。


山下: 這種構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支撐起來的呢?


土筆&小島: 是什麼樣的方式嘛...

土筆: 但我記得已經決定是如何把背包背起來的,所以有合適的構造。


(莉可和雷格走在巨人之杯)

小島: 這裡雷格的獨白和環境音的分離恰到好處。


山田: 這就是使用5.1聲道的效果。


(穿彈獸登場)

土筆: 啊–出現了,骰子的5。(指穿彈獸的臉)


土筆: 穿彈獸是以骰子的5為主題設計的,如果看不到眼睛就無法得知情緒且會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小島: 我一開始不知道那邊是嘴巴。


小島: 因為穿彈獸很難畫所以最初有考慮使用CG來製作。


山下: 雷格臉頰兩側的圖案是什麼?


土筆: 像紋身一樣,類似部落的概念。


土筆: 也為了在描繪角色的時候能更加清楚。


土筆: 這裡穿彈獸把無盡鎚踢飛是感應到力場因為雷格視線而移動了。


土筆: (看見鱗之傘對穿彈獸完全沒有效果)試試看這把傘,這不是比原作的還小嗎?


土筆: 穿彈獸把傘甩開的這段沒有聲音真棒呢。


山田: 這是刻意安排的。

小島: 這段是山田先生執導的,為了集中描寫雷格的心境。


(被穿彈獸的針刺傷)

山下: 啊–好痛,順便說一下這段並不是PG-12的原因。


土筆: 莉可從這裡開始的演技超厲害的。


山田: 關於這段伊瀨小姐有相當多的建議,「要演得就跟真的受到傷害一樣痛」。


土筆: 「富田美憂17歲夏日的大冒險」。


土筆: 看來這方面不聽也沒關係了呢,對於奄奄一息的人來說現在不是時候。


小島: 但是在劇院比較方便聽...


(雷格大聲咆嘯)

土筆: 這裡穿彈獸沒有預測到雷格會大喊。


土筆: 要開始囉!莉可體內的東西要開始噴發出來了!!(超興奮的聲音)

土筆: 好噁心。


山下: 但我們避免了比原作更露骨的演出。


山下: 關於這段放映的檢查進行了7次。


小島: 有這麼多次!?我都不知道。


土筆: 我以為這段不能做進動畫。


小島: 但如果這段不做就沒有意義了。


土筆: 莉可的手臂很細所以看起來更痛。


山下: 檢查時所委託的代理商的人現在就在旁邊。


代理商的人: 能平安地播出真是太好了!


小島: 今後也請多關照...


山田: 富田小姐在這裡已經哭得唏哩嘩啦的了。


土筆: 輪到伊瀨小姐配音的時候,她真的是很酷呢。


小島: 話說回來聽說這次重新錄製這段的時候富田小姐也還是哭了,是不是山田先生害她哭了。


山田: 這不是我害的!


山田: 從那時過後富田小姐已經成長了,她對自己做不到當時那樣的演出感到沮喪。


山下: 在交換配音的時候,伊瀨小姐輕輕拍了拍富田小姐的頭。


山下: 配音重疊的部分是各別錄製的所以事情是發生在交換的時候。


土筆: 這不就是一段故事了嗎。


土筆: 哇–莉可的臉變成青色真是太神奇了。


山下: 這個臉色是我到處去查的,我查了死後僵硬會發生什麼事...


小島: 這裡有這麼多蟲子真驚人呢。


土筆: (看見莉可的臉色)這顏色!(大爆笑)


一同: (氣氛瞬間尷尬)

山下: 試映會的時候只有土筆老師與眾不同的笑了,這讓伊瀨小姐感到害怕。


山下: 其他還有像是米蒂的葬禮...


土筆: 那個啊,我記得是因為在那些毛絨玩偶中有一隻憤怒鳥,我和助手先生一起笑了...


土筆: (娜娜奇登場)毛茸茸的!

山田: 哎呀,井澤小姐很努力呢,初登場的場景重做了很多次...

山下: 這裡弄得像個噱頭,在最一開始有可愛的感覺。


山田: 我有指示聲音不要太人性,所以嘗試在各方面做了調整。


山下: 因為沒有人知道娜娜奇的聲音...


小島: 最初在還不清楚真面目的情況下,不要放太多感情。


土筆: 娜娜奇溫柔地一步步教導雷格人工呼吸。


小島: 這裡的劇本是小柳先生負責的。(編劇的小柳啓伍)


山下: (娜娜奇的台詞被無視)沒在聽啊。



(看見固定莉可手臂的樹枝緊密貼合)

土筆: 這裡有適合的樹枝真巧呢。


(去娜娜奇家的路上)

土筆: 這裡和TV版播的曲子不一樣呢,在黑暗中的娜娜奇。(曲名)


土筆: 娜娜奇的家是古時候的人用來種植蘑菇的房間。


小島: 這裡,你有沒有想過這間小屋看起來像米蒂的臉?


土筆: 沒有這回事。


(娜娜奇「我就是你們探窟家口中所說的生骸」)

山下: 好懷念的一幕啊,這是在第1集前為了PV所做的。


土筆: 因為久久尚未登場所以海外的觀眾有問「那隻兔子什麼時候出來」。


土筆: 娜娜奇的頭盔是自製的,在頭蓋骨上面加上各種美好的東西製成的。


土筆: 那個設計,自己也覺得很可愛。


山下: 但畫出來是老師呢。


山下: 頭盔左右兩側延伸的部分是自己的毛髮嗎?


土筆: 雖然顏色相同但大概是不同生物的。

土筆: 這裡,把藥塞進莉可屁股的時候有音效。

山田: 是什麼音效呢...


山田: 娜娜奇的台詞有許多「ぜ」和「ぞ」,在指導井澤小姐的演出時很難進行細微的調整。


土筆: 你已經非常熟悉娜娜奇了呢。


小島: (娜娜奇以外的演技)現在看這一集,感覺有些青澀呢。


(留下手肘前端能做到的事就會天差地遠)

山下: 這裡是劇情是來自「127小時」嗎?


土筆: 沒錯,是「127小時」。


山下: 和倉田先生聊西方電影時都停不下來。(編劇的倉田英之)

土筆: 我和他最後都會聊回刃牙。


山下: 這次我也有邀請倉田先生,但他說他參加的話最後會變成與活動毫無相關的談話。(他拒絕了)


山下: 他以前有聊了1小時與「厄夜怪客」無關話題的紀錄...


(米蒂登場)

土筆: 比原作的米蒂還要可愛。


山田: 米蒂房間入口的窗簾好像米蒂。


土筆: 我沒有注意到這點,雖然是我設計的。


山田: 我稍微調整了喜多村英梨的聲音不過幾乎和原本的一樣。


小島: 我們錄了很多,大部分都有使用到。


土筆: 她平常在辛苦錄完音之後說了聲「再見」就回去了。


山田: 真像是她的風格。


山田: 喜多村英梨說她好想快點說話。


山下: 看過原作的人都知道米蒂是個什麼樣的孩子,但對於首次接觸的人我將結尾米蒂的聲優設定成???。


山下: 因為我想保留這個孩子是什麼樣的孩子這樣的想像空間。


(波多爾多登場)

山田: 森川先生!


小島: 這個時間點的森川先生還不知道波多爾多是什麼樣的人。


山田: 森川先生的厲害之處在於即使在不清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正確地演繹。


土筆: 當森川先生問我「波多爾多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感到有些困惑。


土筆: 我也納悶這傢伙是個什麼樣的人...


(雷格蒐集素材)

土筆: 這裡的岸木鱒魚比第二層的還小但很有活力。


小島: 原作不也是這樣嗎?


土筆: 這裡是被遠近法給誤導了...

(小竹熊登場)

土筆: (小竹熊很有特色的聲音)這個聲音!


小島: 這個聲音是野口先生弄的音效。(音效的野口透)


山田: (看見水蘑菇)呃–我不太能適應這種密集聚在一起的物體...有人跟我一樣嗎?


山田: 小竹熊的聲音我記得是透過動物加工來的。


(娜娜奇的嗯呐)

山下: 是被動的嗯呐和主動的嗯呐。


(雷格不屈花園的記憶)

土筆: 這個漂亮的藍色寶石到哪裡去了呢,大概還在莉可身上。

土筆: 那個寶石也是重要的道具唷。


山下: 什麼時候會揭曉呢?


土筆: 遙遠的將來!


小島: 在做總集篇的時候,我詢問是否可以剪掉前篇星之羅盤的部分,土筆老師阻止了我。


土筆: 那個羅盤是很重要的,雖然在最近的原作裡有稍微出現但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原作當時的進度在三賢的回憶)

山下: 還有雷格的記憶也還沒說呢...

土筆: 已經到了這個時候了嗎?


(娜娜奇攪碎岸木鱒魚)

山下: 啊–是攪碎棒。


土筆: 你們使用了漫畫附錄的製作流程。


小島: 就像這樣,很多正篇以外的內容都很有幫助。


山田: 仔細想想他們一直在說話。

(雷格和娜娜奇不斷地在談話)


(聽了之後就會想幫助咱們了)

土筆: 在說出這個「想幫助」的時候,我還沒想到會怎麼幫。


土筆: 我也可以想到之後再畫但這樣就不有趣了。


土筆: 當開始畫的時候發現「還有這樣的事情啊!」我很開心。


(娜娜奇的奈落燉鍋)

土筆: 雷格說的那句「分泌物!?」,起初是個隨便的表達方式,但編輯告訴我應該要表達的更具體一點。


小島: 米蒂一直在說話。


小島: 真的錄了很多種類型呢


山田: 在錄音時與其說是指導不如說很多都是「這個樣子如何」的建議。


小島: 我不知道為什麼霧織紗的音效聽起來會是這樣,這段是野口先生負責的呢。


土筆: 出乎意料呢。


(娜娜奇在霧織紗裡踏步)

土筆: 你看,好可愛!


山下: 這裡的原畫也是由一位有實力的人畫的。


山田: 在決定音樂的時候畫面還沒有好,所以當時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小島: 如果有畫面的話音樂會不一樣嗎?


山田: 不會不會,這樣就很棒了。


土筆: (當說到「要害部位通過的話」畫面帶到莉可和米蒂,不知為何土筆老師又笑了。)


(力場的上升負荷可愛示意圖)

土筆: 啊,這是我在漫畫分鏡畫的。

山下: 在搞笑橋段中經常會使用動畫來呈現分鏡中的分鏡,但是我不想這麼做,所以我讓娜娜奇畫出來。

小島: 我自己也不喜歡這樣...


(娜娜奇解說原生生物可以做到預測未來)

土筆: 這裡的預知未來也是一種比喻。


土筆: 娜娜奇說的這句「是擋不住憧憬的」,我自己也沒有想過會變成這樣...(變成關鍵句子)


小島: 不不,這句是重點。


土筆: 很遺憾這句在原作只佔了一小格分鏡。


(娜娜奇給雷格通信機)

土筆: 這個通信機是從黑笛的背包搜刮來的。


小島: 之後還會登場嗎?


土筆: 還會登場,會像戴戒指一樣的使用,右手左手就像莉可和雷格。


土筆: 黑笛大叔!


土筆: 和穿彈獸是同一位聲優?


山田: 穿彈獸的聲音有經過一些處裡。


(雷格發射火葬炮)

山田: 不錯的音效!


土筆: 好酷!


小島: 和EVA及正宗哥吉拉的音效一樣出自同一人之手(音效的野口透)


山下: 這位大叔為了什麼來到這裡?


土筆: 這個嘛,該怎麼說呢...好吧。


土筆: 休假日中的波多爾多,是位祈手。


小島: 在前篇的新片段裡,土筆老師說把海外探窟家的頭盔做成類似祈手頭盔的樣子...


土筆: 就是那樣沒錯。(海外探窟家有祈手?)


小島: 我都不知道原來是這樣...


土筆: 那個新片段真不錯呢–有發現精神隸屬機的場景。


(從前線基地逃走的娜娜奇和米蒂)

土筆: 這一幕,是波多爾多故意讓她們逃走的。


土筆: 娜娜奇流了血便。


小島: 是因為上升負荷嗎?

山下: 這是否代表娜娜奇只能避開力場強力的點?


土筆: 因為剛好在交界,所以承受著四層和五層混合的上升負荷。


(賽雷尼的場景)

土筆: 這裡的風景畫的真好。


小島: 13集的製作公司是ぎふと動畫。(Kinema Cirtus的子公司)


小島: 當初也有討論第1集是否做成1小時的長度。


山下: 但因為剛開始說明的部分持續不斷所以就沒有繼續討論了。

小島: 本來正常一季的動畫不會是12集再外加1小時,所以我們為13集成立了專門小組。


山下: 而且從13集有先行上映來看,它更是與眾不同...


山下: 先行上映的時候是立體環繞音響呢。


土筆: 我記得先行上映的時候有與TV版不同的特別畫面。


(吊籠列車把孩子們運送到五層)

山田: 這裡的畫面有被要求要晃動–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列車在移動的感覺...


山下: 這裡的這首曲子名字叫做「米蒂」,其實從第1集就有開始使用了。


山下: 這是Kevin根據米蒂給人的印象製作的,動畫在電視上播放時大約有5集使用到這首曲子作為配樂。


山下: 我不確定是否可以在米蒂真正登場的時候發揮這首曲子,所以我在提交的時候改了曲名。(這首曲子在原聲帶裡叫做「The First Layer」)


(抵達前線基地)

山下: 這裡的效果和先行上映的時候不同。


土筆: 畫面相當出色。


(前線基地孩子的房間)

山下: 是伊利姆!!


土筆: 和我在結尾卡片上面畫的顏色不一樣...


小島: 這邊的場景是倉田先生添加的。


土筆: 例如娜娜奇畫圖的部分。(描繪出娜娜奇喜歡畫畫)


土筆: 她們做的正是本來小孩子們會做的事情。(漫畫沒有)


山下: 有了顏色之後,孩子們的房間看起來是長這樣,前線基地其他的房間也更容易理解是什麼樣子了。


(森川先生配的波多爾多嗓音)

土筆: 好溫柔呢–


小島: 波多爾多的聲音有經過一些加工嗎?


山田: 我在劇場版有做更進一步的變化,讓聲音聽起來有一種戴面具的感覺,但如果做過頭聽起來就會像機械的聲音。


(陷入人體實驗討論的黑笛)

土筆: 啊,是兼職領隊。


土筆: 他比一般的黑笛厲害,但他不是波多爾多底下的探窟家或祈手。


土筆: 如果說祈手是正職員工,那他就是兼職領隊。


(娜娜奇來到升降機)

一同: 「哦呀哦呀」。(模仿波多爾多)


山下: 我想起Kevin也有模仿過。


(接續升降機)

土筆: 好酷的儀器!


小島: 這個儀器是按照土筆老師的要求設計的。


土筆: 我在畫這個的時候偷懶了不少。


山下: 最初版比較粗糙,但高倉先生讓它看起來很酷。


小島: 高倉先生能維持這種心態把儀器做成動畫風格真是驚人。


土筆: 這個做為參考資料也相當有幫助。


(湧向升降機的生骸們)

土筆: 啊啊,是孩子們!


山下: 飯島先生說這裡的每一位生骸都想為放映加油。(音樂製作人的飯島弘光)


土筆: 「米蒂要加油喔」



(變成生骸)

土筆: 啊啊,變得好可愛!


土筆: 我喜歡這裡米蒂眼睛變成黑白的地方。


山下: 並不是這一幕讓這部變成PG-12。


山下: 「用小孩子進行人體實驗」是不能給小孩子看的。


土筆: 確實!


土筆: 但是我畫這部作品是因為我想讓小時候的自己欣賞它。


山下: 好像有製作組的人給他們的小孩看了。


土筆: 這不就是最好的情操教育嗎。


土筆: 照這樣看的話,原作那些驚悚的部分現在就變成「冒險與生命的讚歌」了!


小島: 哎呀,因為本來就是這樣!


土筆: 但是我一開始並不是這麼想的!


(「米蒂,這是當時鳴叫的鳥唷」)

土筆: 那隻鳥是個謊話,那隻鳥並不存在。


山下: 剛才的毒在編輯影片的時候有更多畫面。


山下: 如果這段是可以做過頭的場景就會留下這些畫面,但這裡我想加快節奏。

(回憶結束後畫面帶到雷格)

土筆: 從這裡開始娜娜奇的演技真不錯,(雖然一開始配得很辛苦)她能做到的。


山田: 雖然實際上只配了4集,但井澤小姐真的很努力呢。


山田: (對於新作來說)但願她沒有忘記當時配音的感覺才好,不知道富田小姐是不是也成年了。


山下: 不過莉可下次就會成長了。


小島: 娜娜奇不可以。


山田: 不可以長大。


山田: 伊瀨小姐有時候會忘記角色配音的感覺

山下: 會配得有點帥氣。


山下: 最近玩樂用而稍微錄了一點的時候也是酷酷的,我請她「再稍微可愛一點」。


山田: 不過我可以正確地調回來,沒問題的。



(解剖小竹熊)

土筆: 自己第一次做通常都會是這樣,弄破腹膜。


小島: 娜娜奇好可愛。


山田: (娜娜奇的演技)真厲害呢。


山下: 喜劇的氣氛逐漸解禁。


(娜娜奇唸書給米蒂聽)

山田: 真希望能讀更多這本故事書的內容。


(娜娜奇睡著後往莉可身邊爬的米蒂)

土筆: 意外敏捷的米蒂,快速的米蒂。


(娜娜奇釣魚)

山下: 我確定這首曲子是只有在這裡使用的曲子。


土筆: 太出色了。


土筆: 這個場景是倉田先生安排的呢,沒有釣到東西這點我喜歡。


山下: 在原作有釣到嗎?


土筆: 原作沒有畫出來。

小島: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土筆: 咦,這不是監督的主意嗎?


小島: 或許是吧...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土筆: 不是因為這麼做很棒嗎?


(娜娜奇說「這麼巧的事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土筆: 我在畫漫畫的時候也覺得「確實不會」。


山下: 難道說有兩位土筆老師?


山下: 伊瀨小姐和井澤小姐有一起思考這段該如何演繹,聽說她們在錄音前有用LINE討論。


山田: 後半部份交給她們發揮了。


土筆: 這裡不是娜娜奇而是雷格哭泣的場景呢...


(火葬米蒂前)

土筆: 是憤怒鳥!漫畫裡沒有那隻那麼憤怒的鳥。


土筆: 順便說一下助手先生今天也有來到現場。


山下: 我聽過許多關於這段前後台詞的意圖,為什麼娜娜奇要雷格暫停一下。


小島: 這裡的曲子和第10集給人的印象不同。


(娜娜奇離開米蒂)

土筆: 從米蒂的眼睛裡映照出娜娜奇的身影真不錯呢。


土筆: 被娜娜奇說只能做出本能反應的米蒂,她的眼睛映照出了娜娜奇的姿態。


(火葬炮發射)

小島: 這是哥吉拉的音效呢。


山下: 這裡的曲子(Pathway)真是令人驚嘆,娜娜奇轉過身這一幕小提琴就開始演奏。


山下: 山田先生的混音和音量平衡都非常美妙。


山田: 井澤小姐的演技真精彩。


土筆: 用「恩吶」大哭,這是個笑點。


小島: 作畫也很努力唷。


(火葬炮後變暗的轉場)

小島: 野口先生說讓我們延長這裡的長度,留下一些餘韻。


(雷格醒來後說出「早安」)

土筆: 伊瀨小姐說這裡的「早安」讓她哭了。


(娜娜奇料理)

山下: 這裡最初有放入「ゴーン」的音效,我想珍惜前面留下的餘韻且這個音效太像笑點所以沒有這麼做。


(娜娜奇被莉可撫摸)

土筆: 娜娜奇耳朵的這個小跳動我喜歡。


(雷格也想摸娜娜奇)

土筆: 娜娜奇「聞起來很香摸起來很蓬鬆」這點我非常講究。


山下: 這麼說起來之前娜娜奇被說聞起來很臭...這香味和觸感是變成生骸的米蒂為娜娜奇做的...


(炸岸木鱒魚塊)

土筆: 莉可作為一名休養中的病患卻在吃重口味的食物。


山下: 因為她還年輕。


土筆: 娜娜奇背部的毛真好看呢,顏色略有不同的部分是我們所說的鬃毛。


山下: 啊,這裡是「米蒂的主題曲」。


土筆: 為什麼這裡要只用眼睛來做(米蒂和莉可的眼睛親吻)我自己也不清楚。


山下: 這裡變得越來越窄是?這也是參考「127小時」嗎?


土筆: 不是,這個是我想起小時候做惡夢的感覺所描繪出來的。


(米蒂和莉可的眼睛)

土筆: 眼睛的水晶體很漂亮呢。


小島: 這也是用數位作畫描繪出來的所以很漂亮,在過去想要做到是很困難的。


土筆: 啊,這裡莉可帶著萊莎的白笛,因為這是她唯一的印象。


(莉可的靈魂來自阿比斯深處)

山下: 這真的是這樣嗎?


土筆: 哎呀–雷格也只是隨口說說...


土筆: 事實上,我們不知道名為莉可的生物是從何而來。


山下: ...我想這個話題就談到這邊吧。


土筆: 不過莉可以後也一直都會是弱小的人類。


(泡溫泉)

土筆: 說起來這後面的「口好渴...」是我上國中時的感受,忘記吞口水感到口渴。


山下: 你需要這些情報嗎?


小島: 在劇院的螢幕幾乎可以完整看到莉可和雷格的身體吶。


山下: 我們只敢描繪鏡頭拉遠的畫面。


(雷格說「口好渴...」)

土筆: 是這樣嗎!?


土筆: 我雖然看不到莉可的乳頭但我手上有資料,觀眾們請自行想像雷格看到的畫面。


土筆: 多虧這首曲子讓這段變得更好了,很青春呢。


小島: 你從原作開始就認為這麼青春嗎?


(切除水蘑菇)

土筆: 這裡!!這個表情!!這個!!!(超開心)


小島: 這裡是森先生負責的,他說他想做這段。(ぎふと動畫的社長森賢)


(「雖然只有拇指但能動了」)

土筆: 這傢伙真是瘋狂。


土筆: 不過莉可就是一隻這麼積極正向的怪物。


山下: 寫出這隻怪物的是老師你...


(莉可用頭敲擊雷格的頭)

山下: 莉可在這裡有點像是姊姊的感覺。


土筆: 這裡有發出「コツン」的音效很好。


山田: 這是野口先生做的唷。


山下: 這裡播放的曲子是「Made in abyss」,是Kevin最一開始提交的曲子。


山下: 最初原本有想用這首曲子作為第1集開頭播放的曲子,但最後變成別首了...


土筆: 變成「Underground River」了呢。


山下: 劇場版前篇的片尾也有使用。(Underground River)


小島: 因為劇場版前篇把原本第1集開頭的那段刪掉了。


(娜娜奇對莉可的邀請說「好啊」)

土筆: 莉可又跑又跳的這一幕真棒,這是原作沒有的。


(結尾,名曲「Tomorrow」開始播放)

山下: 名曲來了。


小島: 結尾的目光焦點被Kevin的音樂帶走了吶...


山下: 這個沒有製作組名單的結尾只有在總集篇才看得到唷。

山下: 突然就切到瑪璐璐庫這裡了!


山下: 啊–擅長刺繡也好可愛。


山下: 放飛電報船的時候右手先離開,好...


小島: 監視基地的人全都來了,臥地也該去工作了。


土筆: 這些人的工作是把來自下層的東西傳給上層。

土筆: 那個時候地表的情況已經很不妙了,沒有從地表上面過來的人。


山下: 然後,這艘電報船被撿起來。


土筆: 是你。(納多)


山下: 這是雷格待過的地方,他從這棵樹上發射火葬炮。

山下: 出現了!永久香的花吹雪。


土筆: 這好壯觀!

小島: 我想讓這個場景看起來再更不吉利一些,但音樂和美術讓它變得有些動人。


山下: 沒錯呢,永久香也有代表喪事的意思。


土筆: 這個時候奧斯幾乎沒有人了,多數人都消失了只剩下探窟家們。


(畫面變暗轉換到波多爾多)

山下: 等很久了。


山下&土筆: 肉燈泡


土筆: 好過份的名字。


山下: ...


山下: 這一幕波多爾多的原畫是土筆老師呢。


土筆: 我畫了許多細節但是都沒有了。


小島: 因為這是一個昏暗的場景...真是對不起...


(喊了「爸爸!」跑過來的普魯修卡)

山下: 這裡普魯修卡的演技山田先生重做了很多次...


土筆: 這首曲子(re:Birth)也...


山田: 請聽一下這裡的台詞。


普魯修卡「爸爸我跟你說...我最喜歡妳了」

山田: 太棒了!真滿足。


(片尾製作組名單)

土筆: 哎呀–真是太棒了,(看到名單最一開始出現「原作:土筆章人」的名字)「咦,是我!?」變成了製作組。

一同: 不不不。

小島: 就是說原作者是最優先顯示的。


土筆: 最初我以為re:Birth會是田園風格的曲子,但結果並不是。


小島: 這首是作為新作導引的曲子,果然焦點還是被Kevin帶走了...


山下: 他說這首曲子是為新作譜寫的,這首曲子也是他的主題。(他=波多爾多)


山下: 結尾製作組名單的長度相當於一首曲子,所以應該是把所有人員都放上去了。


山下: 好驚人,看起來像是花了很多錢的製作組名單對吧。


小島: 實際上有花錢嗎?


山下: ...花了不少。


山下: 老實說這首曲子也有點長呢。


(片尾製作組名單結束)

山下: 啊,這個預告的奈落文字也有特殊涵意請看一下吧。


電影結束


(喝了太多酒去上廁所的土筆老師和小島監督)

山下: 那麼山田先生要和我一起搭檔演漫才嗎?


山下: 這次5.1聲道化幾乎都是由山田先生和野口先生做的呢。


山田: 用劇場版製作這樣的TV版總集篇通常會使用立體聲。


山田: 這部作品的作畫在劇場版也相當出色。



(在談話的過程兩人回來了)

山下: 總之我們先來聊聊新作的狀況吧。

小島: 進展順利,分鏡稿快完成了土筆老師也正在檢查,作畫也循序漸進。


山下: 前幾天舉辦了激發工作人員鬥志的餐會。


土筆: 是把各組人員聚在一起的那種嗎?


山田: 還沒輪到音響組,所以我還不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



(問答時間)

山田: 在觀眾席拿著麥克風的那位,可以走到我這裡嗎?


山下: 咦,山田先生!?


山田: 我在電視上看過有人這麼做,我也想這樣做做看。


山下: 電影票房日本第一的音響監督...(當時日本國內票房第一的是「神隱少女」,全球票房第一的是「你的名字」)



Q1:「關於動作與音效,漫畫、TV動畫和劇場版之間有什麼差別」


小島: 關於音效,山田先生和野口先生從TV版開始就創作了可以用於劇場版的項目。


山下: 那麼漫畫裡面的擬聲詞呢?


土筆: 漫畫裡我不再使用常見的符號項目。


土筆: 我會問如果是我的話聽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將它重新解釋之後再寫出來。


小島: 那個「無可救藥」讓我困擾,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土筆: 那是參考JOJO的,喬瑟夫和卡茲戰鬥時的擬聲詞太驚人了,我當時想「啊,漫畫是自由的!」


提問者: 那關於動作的部分呢?


小島: 果然還是前篇奧森戰的場景呢。


小島: 在TV版由於時間和人力的問題,這部分無法達到預期真的非常抱歉,這次我們有重作這部分。

山下: 為了新作,我們請來了動作戲的專家來幫忙作畫。


小島: 土筆老師充滿爆炸性的動作場面也是新作的主軸之一。


Q2:「如果各位變成生骸的話,會想要變成什麼樣的生骸」


土筆: 這不會是什麼好事。


土筆: 嗯–––我想變成米蒂那樣的生骸,什麼事情都不用考慮只依靠本能反應生活...


山下: 變成的生骸是屬於祝福的一方?還是詛咒的一方?


土筆: 村子的那種唷。


山下: 那種的目前只存在於原作啊...


小島: 我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我會想變成娜娜奇那種的...


土筆: 年齡增長後也沒問題。


山下: 我想變成瑪璐璐庫那樣子的。


一同: ...


Q3:「比對TV版和劇場版,黑笛大叔場景的BGM從Made in Abyss變成To the Abyss其他方面也有一些變化,這是為什麼」


小島: 在TV版第12集的時候,這一段是發生在這集架構裡的場景,但當這是電影時場景的意義就會改變。


小島: 「Made in Abyss」是一首重要的曲子,在13集結束前也有播放。


山下: 如果我們比照TV版,這首曲子就會被重複播放多次。


小島: 對了,後篇最初播放的那首新曲子,在前篇也有使用呢。(OST2 Faith)


山下: 就是電影接近尾聲的那首。不過在不同場景聽有不同的感受。


Q4:「作品中有出現許多遺物和原創道具,請告訴我它們的設定」


土筆: 基本上作品中說的設定都是來自原作者。


山下: 我聽過許多關於特效的幕後設定。


小島: 在漫畫裡,這些畫面都經過深思熟慮為了讓讀者能夠清楚理解「這是什麼樣的物品」。


土筆: 我只是放出有在思考的「氛圍」。


提問者: 我還有一個問題,霧織紗破掉的話會自己修復嗎?

土筆: 不會。


Q5:「瑪璐璐庫的性別是?」


一同: 這是山下先生的...


山下: 這有需要知道嗎???(整個會場響起掌聲)

山下: 我不會在意的...


山下: 不如說不管哪一種都...咳咳。


土筆: 我和你的想法相同。


山下: 娜娜奇也是這樣呢。


土筆: 因為毛茸茸的所以無所謂對吧?


Q6:「巨人之杯出現的烏賊,牠們從大斷層的卵變成烏賊之後要怎麼在大斷層產卵?」


土筆: 你很在意對吧?那個,沒有人看過連探窟家也沒有,所以沒有任何人知道,請務必思考一下。


Q7:「毯毯鼠還會再登場嗎?」(來自一位10歲孩子的提問,山田先生選的)


土筆: 還有其他種的毯毯鼠,那種扁平狀的在三層增加了許多。


土筆: 因此說不定未來還有機會登場,不過在其他層可能會是不同的姿態。


土筆: 請仔細欣賞,因為在各種地方有各式各樣傢伙。



Q8:「那個,瑪璐璐庫的日常什麼時候才會...」


山下: 要是我猜錯的話就好了...總覺得這個人有點眼熟...

(在以前的某個活動中,山下先生說過衍生作品「我想做瑪璐璐庫的日常!」)

(提問者是附近知名的瑪璐璐庫推廣粉絲)


山下: ...我還沒有放棄。


土筆: 從這個話題出來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


小島: 如果土筆老師有想法的話...


山田: 那個,我也是粉絲之一所以請務必...


山下: 那我們就和倉田先生一起,在土筆老師家合宿吧。(瑪璐璐庫的粉絲好多!!)


Q9:「今後會有衍生作品嗎」


土筆: 哎呀,是瑪璐璐庫對吧。


山下: 事實上有許多背景設定。


土筆: 例如為什麼瑪璐璐庫倒在路邊,還有那些傢伙,臥地是罪犯。


提問者: 我想知道白笛年輕時候的情況,尤其是奧森女士我對她成為白笛之前相當感興趣。

土筆: 啊–那個啊,我要保留這個問題的答案。


山下: 這麼說起來那個也...


土筆: 呃–...


Q10:「請問山田先生,米蒂火葬的場景在TV版與劇場版之間音效是否有變化?」


山田: 基本上沒有變化。


山田: 我稍微調整了時間點,還有因為聆聽5.1聲道方面的問題所以改變了TV版的混音。


山田: 很高興你提出了這個問題。


Q11:「臥地的成員都是男性,瑪璐璐庫的服裝是奧森準備的嗎?」


土筆: 沒錯,但不是奧森製作的而是依照她的喜好去訂做的。


提問者: 頭頂兩側的口袋裡面是什麼?


土筆: 裡面放了各種調整鏡頭和工作道具。


土筆: 那個地方有口袋蠻奇怪的。


Q12:「從奈落示意圖上來看,載著波多爾多孩子們的吊籠列車是走什麼樣的路線?」


山下: 那個列車是波多爾多秘密製作的,其他人無法使用。


土筆: 是一條相對直接通到五層的路線。


山下: 列車是用人力來拉動。


提問者: 回程的時候怎麼辦呢?


土筆: 裡面不會有人搭乘。


山下: 基本上是單程旅行。


土筆: 回程的時候黑笛們會很好地把列車抬回去。


Q13:「穿彈獸是草食性的為什麼會那麼兇暴」


土筆: 即使在現實世界中草食動物也很危險,牠們有角之類的對吧?


土筆: 穿彈獸是吃藻類的,牠會吃地面上孕育出來的藻類並且牠會殺掉侵入牠地盤的傢伙。


土筆: 穿彈獸地盤意識相當強,只要進入直徑1公里左右的範圍就會被追殺,不進入就沒事。(來源寫半徑,但土筆在推特說直徑)


土筆: 對於入侵的傢伙全部都會進行抹殺。


土筆: 穿彈獸聚集的地方被稱作「劍山蔓」,表示那裡已經很危險了。


以下为原贴主后记

(問答環節結束)

以下是參考資料裡面有提到但來源裡面沒寫到的幾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項目

1. 當娜娜奇要雷格用力抬頭往上看的時候,穿彈獸以為雷格頭上有東西。

2. 被穿彈獸襲擊的黑笛大叔是在休假日返回地表的祈手。

3. 雷格火葬炮的效果有基於某些細節但目前仍無法公開。

4. 為了強調娜娜奇很香、很毛茸茸會讓人想摸,所以加入了雷格手指的動作。

5. 永久香的花吹雪是土筆老師想的主意。

6. 莉可的靈魂處於一種奇特的狀態,因為她在深淵中重拾生命。






【搬运】来自深渊相关访谈小合集(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