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花椒红了
彬州花椒红了
作者:师富强
八月,正直彬州花椒丰收的时节,望着一硷硷,一行行花椒像珍珠似的缀满枝条,红艳艳甚是诱人!

远看像燃烧的火焰弥漫天际,近看一簇簇红豆粒挨挨挤挤依偎在母亲的怀抱。浓浓的香味迎面扑来,嗅觉敏感的人,受不了这一刺鼻的气味。这就是花椒固有的气味!这种味道勾起多少人的味蕾,这种味道传承发扬中华几千年美食文化。因这种味道重庆火锅,享誉海外…
这就是花椒特有的品质。花椒是菜肴中必不可缺的佐料之一,它的使用价值极高,不仅提味而且能治病,本草纲目中有详细记载。当然,花椒用途之广,人们生活不可缺少,有谁知道摘花椒背后的故事呢!

说起花椒树作务简单,耐寒耐旱,不闲不壤,粗放管理,两年就可以结实,它是彬州栽植较大的经济作物。
八月的彬州花椒精神抖擞,如同阳光照耀着生命的幸福,在田野上滚动,拂动着嫩绿的禾苗,在天地间升腾,映照着洁白的云朵,叠映在忙碌的身影里,抚摸着耕耘的喜悦。

花椒种植容易,但,摘采不易,花椒一般从八月初相继成熟,说起成熟的花椒就像一簇簇野生的葡萄,鲜红透亮,缀满枝条,未成熟的白色或者绿色,无光泽。串花椒间有许多刺,锋利无比,稍不留神划破手背手指,成熟的花椒香气扑鼻,提起摘花椒可是一件苦差事,椒刺咋人真难受啊!不是咋手就是刺破手,几乎全身裸露的部位都能被花椒亲昵。每年这个时候,我和家人都要加入到摘花椒的队伍中来,因为家里种植着大大小小四十几棵椒树,这么多需要相当的劳力才能完成任务,每年只有我和妻子摘,不停歇需要三十几天的时间。我亲自感受到摘花椒的苦事,满树都有刺,以防被刺伤,所以用厚衣服全身武装起来,左手手拿木勾,右手提小笼,脚踏梯子或凳子才能够得着去摘。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的人浑身难受,汗流浃背的忍受着各种折磨。
花椒采摘下来,去掉杂质蕉叶,在阳光下松散铺开爆晒几时,等黑秄与皮脱离方可收回。晒干的花椒味浓香醇,价格在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花椒收贮条件甚是严格,干燥通风处便于贮藏。一旦受潮发霉降低固有特性,或者不能食用。

当地人习惯摘些椒叶捣碎,均匀的撒入面团中,再加些盐混在一起揉搓,做成烙饼。可好吃了!特有的椒味侵入口鼻!香喷喷的算得上是一种美食。农村人把晒干椒叶放到冬季食用,你可知道吗?椒叶,还有一种美食,清汤面,说起清汤面的做法是有讲究的,面是盐水调和制成的,一般把面揉搓第一遍后放置一小时,这叫醒面。一小时后再第二次揉面,再过十分钟另行第三次揉面,直至推开擀面薄如纸即可,再切成细丝状面条,然后开水煮面捞出用凉水离去面温度。接下来制汤,洗净椒叶切碎片,姜丝少于备用,葱花,香油。烹制清汤尤为严格,首先,爆炒姜丝三分钟,再倒入椒叶翻炒一分钟,再添上凉开水直大火烧开,最后淋上香油即可。香喷喷的椒叶清汤面就大功告成了。这是的您垂涎三尺了吧?不妨来品尝吧!花椒你是家乡人所爱,是家乡人民饭桌上一道美食,是人民健康中的一剂良药,更是旱原彬州农人的致富产业。
它带动一大批贫困人口逐步走出困境,极大的改善彬州人民美好的生活。花椒为大美彬州增色添彩。更为农耕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勤劳奋斗的彬州人民在因地制宜的环境中不断做大做强花椒这一产业,继续为农业强市做出更辉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