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5.2.1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023-10-23 14:07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二节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对理解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复杂的现象之一        国家,提供了一把钥匙,它科学地说明了国家的实质、起源和发展,一种国家代替另一种国家的原因以及国家消亡的必然性。


1、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历史证明,国家的存在是和阶级的存在联系着的。在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在没有阶级的氏族公社制度下是没有国家的。社会本身担负着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但是,当私有制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的不平等出现和社会分裂为敌对的阶级以后,管理公共事务的制度就起了根本的变化。这时已经不能根据整个社会或者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的意志来处理这些事务了。剥削阶级占据了统治的地位。这些阶级是社会的极少数,他们只有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及直接的强制,才能够维持他们所称意的制度。为此就需要有一整套专门的机构:武装队伍(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这一强制机构,就由那些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利益、而代表少数剥削者利益的人们来执掌。国家作为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就是这样形成的。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依靠国家机器来巩固对自己有利的社会制度,用暴力把自己的阶级敌人束缚在当时的生产方式的范围内。因此,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国家就其本质来说一向就是一个或几个剥削阶级的专政。

  对整个社会来设,国家是统治阶级领导和管理的工具,对被统治阶级(在剥削阶级社会是对大多数居民),国家是镇压和暴力的工具。

  由此可见;国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结果。“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1]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政权,这就是国家的实质以及它和社会的关系的本来面目。但是,除了这一点以外,国家还有其他的特征。

  只有当某一阶级的政权行使在一定的领土上并管辖在这块领土上居住的居民        公民或国民时,才能说这是国家。

  领土的范围以及居民的数量和成份当然会影响国家的力量。在许多场合下还会影响国家结构的形式。但是国家的实质并不是由这些特征,而是由其阶级的本性决定的。


注:

[1] 《列宁全集》,1958年人民出版社版,第25卷第374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5.2.1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