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葱带你吃天下”——西安:这里的面365天不重样!

这次我们去探寻一下西安,这个真正的面食之都!
西安美景很多,美食更多,不过大多数都是面食为主,在这里呆上几天绝对会长肉肉!
凉皮

到西安一定要坚实一下正宗的凉皮,西安街上贩卖的凉皮,米皮白且透亮,蒸笼有多大就能蒸出多大一张,蒸好后一张与一张之间略抹熟菜油,然后一层层摞起来,堆在案头如同招牌一般。吃的时候小贩会直接将米皮切成筷子般粗细,然后放上盐、醋、特制的调料水、配上豆芽等小菜,最后用勺子挖一大勺辣椒出来,红红的,油油的,一起淋到皮子上。这样的凉皮咬一口滋滋冒油,那种香辣透心、鲜美爽口的感觉实在过瘾!
肉夹馍

记得有一次坐飞机西安转机,起飞之后的餐食尽然发的是肉夹馍,肉夹馍可是陕西的著名小吃,不仅味道好,而且一个就能吃到饱。樊记腊汁肉夹馍可以算是西安腊汁肉夹馍的代表了!肉是用腊汁肉,极为酥烂,滋味鲜长,肥肉不腻口,瘦肉不柴不油。汤汁用熬制的老汤。夹肉用的馍必须是特制白吉馍才正宗,这种馍口感极酥,味道绵香。要是在刚出炉的白吉馍中夹入少量的腊汁肉,绝对是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啊!
牛羊肉泡馍

很早以前就听过泡馍,这次一定要亲自试试,西安的牛羊肉泡馍非常出名,是当地的著名小吃,历史悠久,古时候被称为"羊羹",是一种难得的滋补佳品。风味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在回民街上大大小小有好多家泡馍店。
臊子面

臊子面又叫“嫂子面”或者“哨子面。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以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岐山臊子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婚丧、逢年过节、孩子满月、老人过寿、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臊子面就能看出。
Biang biang面

关中有个名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就是来形容这个字的。Biang 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的风味面食。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biang biang面的特性,通常是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陕西十大怪中“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西安灌汤包

西安灌汤包,顾名思义包子里面有汤。灌汤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包子趁热吃,但也不可太过心急。一不留神,一口下去,包子里溢出的汤汁不是会烫着舌头。南有金陵灌汤包,北有西安灌汤包。
麻食

麻食,也有叫做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西北地区(尤其在陕西省西安市)的一道汉族传统小吃。 关中人称作麻食、猫耳朵。以荞面为料。掐指蛋大面团在净草帽上搓之为精吃,切厚块以手揉搓为懒吃。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山西,是大家喜欢的日常简单饮食的一种。
葫芦头

这个葫芦头可不是真的葫芦头哦,是一种面食!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葫芦头的特点是:馍块洁白晶亮、软绵滑韧,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醇香扑鼻。葫芦头泡馍所使用的饼和羊肉泡馍的饼稍有区别,质地松软一点,掰成的块也相对大一点;吃的时候汤浓味醇,油香适口,老幼皆宜,即是佳肴,又是上乘补品。配上泡菜更是爽口。
作为多朝古都,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灿烂的民族文化,更可以叫你感受到中国古文化的魅力,同样,这里作为美食之都也不为过,不过有一点这里大多数都是以面食为主,可能不是太多人喜欢,不过这里的面食真的可以365天不重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