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本文纯属娱乐【修道五十关】一章

2021-12-02 12:16 作者:玄牝之门玄之又玄  | 我要投稿

修道五十关  

所谓「关」是指阻碍甬行的要塞,隘口。此「关」不通 便达不到目的地。这里是指阻碍学道、明道的关口。也可泛 指学业、事业和进德修业之「关」。这些「关」有出于自然 界的,有社会人际方面的……都源于自身的修养程度和对事 物认识、理解、把握的准确性,更与自身的努力程度等密切 相关。 

一、色欲关 色欲,为人生要命第一大关口,最恶最毒,人自色道中 而生,从色道而死,大半是色魔作殃,色魔有动之于天者, 有出之于人者,动之初天者,是历劫根尘,发于不知不觉之 中,起于无思无虑之时,出之于人者,见色而情生,遇境而 神驰,若除尽色根,自然灵苗发生,虽遇美色,不知其为美, 虽见女子,不知其是女子,若见美色女子,犹知是美色女子, 亦能当场强制,不动欲念,殊不知我不生欲,却有生欲者在 内,不能除而勉强除,不能去而勉强去,功深日久,终有除 去之时,若色根拔尽,则色身坚固,法身易修,其余关口, 皆易为力,出家者当如是,即在家者,虽绪人伦延续后代, 亦宜寡色欲,能寡色欲,精旺气足,后天充实,祛病延年。

二、恩爱关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 今朝棺内已眠尸,此教人看淡世事恩爱,急修大道也。人生 在世,万般皆假,惟有性命是真,大病临身,卧床不起,虽 有孝子贤孙,替不得患难,代不得苦楚,生平恩爱,到此一 无所恃,然父子兄弟夫妇既聚会在一本戏中,为父者亦必做 出为父的道理,为子者亦必做出为子的道理,为夫者亦必做 出为夫的道理,为妇者亦必做出为妇的道理,当知各尽道理, 在自己本分中应当如是,但不过心中明白是逢场作戏,大家 合伙,将这一本戏顺顺序序作个完结,彼此便了事,如是应 去,既不伤天伦,又不昧本性,便是在家出家,在尘出尘, 能大成其道者,无牵无扯,洒洒脱脱,一心学道,自有进益。 

三、荣贵关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荣贵,有天爵与人爵之荣贵, 天爵者,道德仁义,人爵者,功名禄位,修天爵者,饱仁义 而味道德,敛浮华而就朴实,蓄精神而养正气,不是教避荣 贵,是要于荣贵境遇处,做出不贪荣贵的实落工夫,若处荣 贵而恃荣贵,或居荣贵而贪荣贵,或出荣贵而不忘荣贵,或 见荣贵而知是荣贵,或遇荣贵而谄媚荣贵,皆是不曾打通关口,如可以出入荣贵之中,而不为荣贵所伤,借世法而修道 法,不得志则独善其身,修道立德,行其道以救世,处荣贵 者忘其荣贵,无荣贵者莫羡荣贵,则道法可成。

四、财利关 财有世财与法财之分别,世财者,金银珠玉,法财者, 功德精诚,积法财者,重功德而轻金银,以性命为珠宝,以 仁义为金玉,以惜气养神为货利,以存诚保真为富有,以清 净无为为家业,虽修行,此身未离尘世,不能全废世财,亦 当见利思义随其自然,受之而祷雨救旱,禳灾扶国,修造宫 观,大兴教门,皆用财得当,先积法财,而后借世财立功。 五、穷困关 修真之道,与世法相反,处穷困而不为贫困所移,去 奢华而守恬淡,若受不得穷困,遇饥寒而生烦恼,值艰难而 起无明,便是以饥渴之害为心害,若重衣食而轻性命,如何 修性命?图衣食者,可养皮肉,修性命者,却能保天真,天 真若失,虽身肥体壮,如猪如牛。学人,受不得困苦,耐不 得饥寒,稍遇艰难,受些淡泊,即便自生烦恼,恨天怨地, 邪思乱想,不守本分,如此行为,便是挡路高山,害道大魔, 寸步难移,若以道为己任,圣眞暗里自有安排,决不饿坏真正学道人,否则,丰衣足食,作事受不得一些苦难,当不得 一些贫淡,妄想明道,难矣。 

六、色身关 真神无形,真性无体,真法无相,莫执此身云是道, 此身之外有真身,自古成道仙佛,皆不重色身,而修法身, 图贵显以荣此身,积财货以养此身,吃肉饮酒以肥此身,华 衣美服以饰此身,以此色身为真,怕苦此身,劳此身,饿着 此身,凉此身,天地万物,凡有形者皆有坏,若爱此色身之 假,而不穷性命之真,大限一到,身与我两不相干,爱色身 而不醒悟,妄想明道。 

七、傲气关 君子以虚受人,盖学道者,先要虚心下气,自卑自小, 不满不盈,只见己短,不见己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尊 师敬友,毫无高傲浮躁之气,方能感动真师指点,良友劝勉, 真正有志之士,不恃才,不逞能,如愚如讷。明眼者一见, 暗中留心,不肯弃舍,日久试确,即便提携,若是自矜自是 之辈,纵然聪明过人,学问出众,置于不问而已。即遇明人, 不肯低头,弄得大病临身,方知自错,其病在于气傲自足,气傲自足便是无有真心,既无真心学道,谁肯真心指道?须 作个虚心屈弱的人,未闻道者,即能闻道,已闻道者,即能 成道,盖以惟小故能大,惟卑故能高,惟屈故能直,惟虚故 能实也。

八、嫉妒关 自未得度先度他。修证之法,须求明师指引,借良友 资益,明师须要诚求,良友亦当尊敬,良友之益,有半师之 功,借彼之有知,以益我之无知,借彼之所能,以济我之不 能,况同堂学道,是性命之友,道义之交,理宜亲爱如气, 彼有所得,如我之得,彼有所失,如我之失,方是同心学道 之士,自己不肯钻研道理,久无所知,见他人殷勤用功,能 解能悟,师尊见喜,暗生嫉妒,不悔自己无能,反忌他人有 能,既不信道,何必入道?要存大公无私,与人为善之慈心, 利人利己,方有进益,尊人之长,示己之短,低头作事,诚 心前进。 

九、暴躁关 心有所愤捷,则不得其正,暴气燥性有害于道,必须 用心除去,学道之士,以柔弱为先,以和平为本,以因物付物为应世,以饶人让人为要着,心既慕于道,则外来恶言恶 行等等不顺境遇,尽置度外,若只爱人顺己,自不去顺人, 稍有磕撞,燥性发作,怒由此而起,忿由此而生,暴气躁性 一发,元神出室,大火烧身,津液涸而正气散,三宝受伤, 五德归空,内而丧真,外而败德,性乱命摇,未得于人,已 伤其己。暴躁之为害,岂小焉哉?做个有气死人,装个无心 痴汉,心似冷灰,性如冻冰,以能下于人者,方能上于人, 能弱于人者,方能强于人。

十、口舌关 口舌者,出纳之门户,是非之根苗,关乎人之节操, 系乎人之德行,学人不知利害,以善辨为得意,或说人之短, 夸己之长,或谎言诡语,说是论非,或前言而后失信,或空 言而行不速,或狂言而起祸端,或高谈而无实事,或白日咒 诅巧语谗佞以言败事,或以言伤人,凡此皆是有损无益之言, 口莫妄开,舌莫妄动,非礼勿言,言必以礼,言者心之声, 舌者心之苗,口舌之动不正,即知心田不正,心田不正,根 本已坏,性昧命摇,精神暗伤,妄想明道。

十一、瞋恨关无论福与智,先且驱贪瞋,瞋不除,忍不改,堕入生死 轮回海,地之醇厚,无物不长,无物不载,泰岱至重能负, 江河溪涧能受,学道者能如地之厚,海之宽,便是无事仙人, 神气不伤,性情如平,大道可冀。

十二、人我关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修道必须无人我之见,然 欲无人,先须无我,有我,则私心起,既无彼此之分,则我 如人,人亦如我,守此心、此道、此法而行持之,便是圣贤 胚胎,分彼此,轻乎人而重乎我,应事接物,处处争胜,事 事好强,有利处探手,无利处缩身,殊不知三寸气断万有皆 空,应视万物为一体,视天下为一家,见人有喜如我之喜, 见人有忧,如我之忧,见人有得,若我之得,见人有失,若 我之失,得饶人时且饶人,宜退步处即退步,方是修道人的 举止。

十三、冷热关 修道为人生第一大事,岂可因冷热之小事而误修道之 大事,寒暑冷热,何足在意,随时将就,到处安身,冷可也 热可也,不至冻死热死便休,不因冷热而起无明。

十四、懒惰关 入道修持,当勇猛精进,不可懒惰偷安,如能攻苦殷 勤,志念坚固,有始有终,方能进益,正理不明而日究夜究, 灾难困苦而志气倍加,见有一善而即为,见有一恶而即去, 时时勉力,刻刻用功,若只图安乐怕受辛苦,见出力之事而 远避,遇行功之处而退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如此行为 妄想明道。 

十五、才智关 有才不使,有智不用,方能成其才,全其智,何谓才? 聪明技巧是也,何谓智?谋虑变通是也,应事接物皆以才智 为先,然究其实,人人俱被才智丧其生,恃才而目中无人, 或用智而苟图衣食,自恃才智,误用聪明,真正慕道之士, 黜聪毁智,韬光养晦,不在尘缘中出头,不于俗事中争胜, 一切假才假智,丝毫不用矣,以诚而入,以柔而用,学道有 望,否则,恃才用智,机谋诡诈,本欲向前,则反落于后。 

十六、任性关 虚心求教,借人之高明,以破我之迷惘,借人之磨砺,以去我之瑕疵,学人不知任性之害,既要学道,而又纵性, 不肯学好,或欺大压小而不能和众,或度量狭窄而不能容物, 凡此皆任性之弊,外而惹人嫌恶,内则自种阴毒,若能静坐 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顺人顺理,随方就圆,低头行事, 柔弱安身,把以往一切固执偏病、自见自是条款,渐渐革去, 学个无性道人,装个愚痴聋哑呆汉,则道可成。 

十七、患难关 人不可因患难而变其初志,真金要在大火里炼出,荷 花须从淤泥中长成,非火不见金之明,非泥不见荷之净,患 难何病?一切大灾大难、大困大厄、大危大险付之于天,皆 以无心处之,日久自然化凶为吉,变祸为福,遇患难而怕患 难,心神不定志念移,无患难而自致患难,小患难而变大患 难,妄想明道

本文纯属娱乐【修道五十关】一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