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安保基金解码:ESG与绿色金融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结构根本性调整。在资本市场开展ESG投资,是助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
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政策,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七大重点领域包括绿色信货、绿色债券、碳交易、ESG基金、绿色保险、绿色金科、绿色信托。
2016年,人民银行首次提出“绿色金融”的概念,此后监管开始引导提高金融市场对绿色投资的支持作用,要求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融资。2018年基金业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进一步明确绿色投资范围,应围绕环保、低碳、循环利用,包括并不限于提高能效、降低排放、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及修复治理、循环经济等。
2020年以来,我国正加大对于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和布局力度,其中,在2020年12月召开的央行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首次提及“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2021年1月央行召开的2021年工作会议则重点落实了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
ESG与绿色金融有什么关系呢?环保、减排、科技创新、实现“双碳目标”是当前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之一,所以ESG的评价标准有时候会被用在绿色金融里。
可以认为,绿色金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金融手段,而ESG是绿色金融实施中的一些评价标准和体系。双碳目标的提出对ESG和绿色金融发展起重要的引领作用,绿色金融发展以助力双碳为首要目标,ESG也以双碳为优先议题。
在多重因素推动下,2021年中国ESG和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绿色信货余额比往年增加了2万多亿元,泛ESG公募基金的规模和绿色债券的规模都比往年翻超1倍。
中国责任投资论坛预计,只要金融市场不出现系统性震荡,2022年中国ESG和绿色金融市场的增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规模将跨越20万亿元大关。
ESG强调经济与环境、社会治理之间平衡发展,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之一,两者殊途同归并且是相互促进的。
发展ESG助力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体系及绿色金融全面风险管理,促进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低碳的生产活动,有利于破除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提升全面网险管理能力,带来多方面的商业价值,有望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新引擎。
全球碳中和目标是百年发展大计,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在二十多年的投资实践中,也时刻贯穿着绿色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理念。作为行业内首家保险资管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公司,国寿安保基金自2013年成立以来十分重视ESG指标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指导意义。
2021年国寿安保基金正式加入中国ESG领导者组织,成为该组织第三十六名成员。
ESG小百科
2022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推进绿色金融,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风险,最终实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