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立讲《论语》】第18讲:我们首要向孔子学习的一点是什么?
#公众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成都少年领袖演说班
#视频号:吴守立谈家庭教育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第三》
孔子进入太庙。什么是太庙?古代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就叫太庙。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是周公,姬旦,鲁国的太庙,也就是周公庙。
孔子进入太庙以后,协助在太庙里举行的祭祀的礼仪,但是他每一件事情,都要向别人再问一遍。
有人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然后出来就说:“孔子这个人,别人都说他有学问,懂礼仪,可是我怎么看他到了太庙,每一件事都要向别人讨教呢?”
孔子听到后说:“在太庙,协助礼仪的时候,每件事情都要再问一遍,以免疏漏,这正是礼的规定啊!”
一般而言,聪明的人大多数都不好学,不刻苦,地位高的人,又大多数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能够做到聪明而又好学,位高而又不耻下问,确实很难,而孔子却做到了。
我们首要向孔子学习的一点就是他的这种好学精神!
一人行之成模范,众人行之成风气。
欢迎将此文分享转发给更多有缘人,一起加入到“让3亿中国人读《论语》”的行列!
《论语》是中华文化的源代码,也是中国人的国学必修课。
读《论语》,知中华文化,懂善恶美丑。
读《论语》,涵养智慧、心胸、气质、修养。
#公众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天第书院
#视频号:成都少年领袖演说班
#视频号:吴守立谈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