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散热性能优化的车载双层板PCB设计,符合CISPR25 Class 5 规范

2023-10-09 10:03 作者:MPS芯源系统  | 我要投稿

简介

汽车电子供应商在争相提供自动化、互联化和电气化解决方案的竞赛中面临不断增长的成本压力。而采用双层PCB设计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双层PCB需要十分谨慎的设计,因为其散热特性不佳,有可能导致性能的降级。

在本文中,汽车专家将以MPS的MPQ4323-AEC1 为例给出实用建议,说明如何微调双层PCB的电路和布局设计,以实现最佳散热特性,同时符合CISPR25 5类标准。

采用双层PCB布局

PCB的层数取决于PCB空间、组件数量以及计划投入的生产成本。硬件设计师通常只有两层电路板可用。在汽车用双层PCB设计中,需要对DC开关电源的组件进行小心排布,才能满足EMC以及散热要求。

相关内容

设计方法

本文测试了9种双层PCB布局。每种布局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布局的组件位置和少许更改,同时具有不同的多边形排布和过孔位置(见图1)。我们测试这九种不同的布局,以期找到能够改进EMC和散热性能的最佳方案。下文将重点介绍这些布局之间的散热性能和EMC性能差异。

图1: 9种不同布局的PCB面板

双层布局设计建议

通过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可以实现散热与EMC同时优化的解决方案。以MPS的MPQ4323-AEC1为例(见图2),该直流开关电源采用散热性能优化的双层布局,并符合汽车级EMC CISPR25 Class 5的要求。

图2:符合汽车级EMC标准且优化了散热性能的MPQ4323原理图

图3显示了基于以上示意图的PCB组件排布。

图3: MPQ4323双层PCB的组件排布

上述推荐布局具有实心顶部、底部GND平面和一个较大的 VIN 多边形。它还利用了PGND 过孔来连接顶层和底层。图4显示了该方案的散热图。Y形的 VIN 散热片在顶层吸取热量。PGND 过孔则连接顶层和底层,充当次级散热器。

图4: MPQ4323双层PCB散热图

电感(L3)也是有效的散热器(见图4)。在本示例中,引脚12上的开关节点必须具有较小的表面积,以免其因快速变化的电压(高du/dt)而成为发射天线。电感应尽可能地靠近引脚12,让热量经最短距离尽快流入电感。而且,要实现最佳EMC,还需将电感绕组的标记侧与引脚12对齐。这样,电感的外部铜绕组能够屏蔽电感线圈内具有高du/dt的噪声区域。图5显示了器件封装内的热分布。

图5: MPQ4323封装内的热分布

能够将热量传递到PCB的最有效引脚包括VIN、PGND和SW。这些引脚通过PCB内部引线框架直接连接到上、下管MOSFET(分别为HS-FET和LS-FET)处。引线框架直接焊连在芯片内核下方,可以实现最有效的热流动。

靠近MOSFET的芯片部位热量更高,因为那里正是内部产生热量的地方。如图4所示,封装上的白色区域(最高67.8°C)温度要高于洋红色区域(约62°C)。铜的导热率为388W/mk,而硅的导热率为180W/mk。 这意味着热量在铜中的分布更均匀。而且,我们测得的温度是封装表面的温度,芯片内部温度还要高几度。

MOSFET在引线框架上的内部长度较短;相比而言模拟引脚(BOOT、VCC、AGND、FB、PG和EN)没有如此高的导热能力。因此,在设计布局时,电源引脚(VIN、PGND和SW)应具有较大的铜覆面以冷却器件,而靠近电源引脚的顶层就是最有效的散热器。

当顶层GND和底层GND之间的过孔越靠近电源引脚时,热流动越有效。因此我们建议将过孔安排在较热的位置。但需确保过孔不要太密集。太多过孔反而会因为铜覆面太少而阻碍顶层的热流动。

顶层具有直接的铜连接用于热流动非常重要。与此同时,由于与过孔之间的热串联,底层散热较差。因此,为实现良好的热传递,建议将直流开关电源放在顶层。

图6显示了一种DC/DC变换器周围GND平面有切口的传统布局。与此同时,VIN以Y形连接到底层。

继续阅读 >>>请复制下方链接进入MPS官网查看:

https://www.monolithicpower.cn/202310_1



散热性能优化的车载双层板PCB设计,符合CISPR25 Class 5 规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