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怎么破?【资本与少年:职业观、生涯成长以及“时间问题”】

视频笔记 | 汤质看本质:不想工作,怎么破?【资本与少年:职业观、生涯成长以及“时间问题”】
写在前面:仅整理视频第4部分与第5部分,3为霍兰德职业发展理论相关,1-2个人认为有些抽象,暂不整理
恐慌与胜任:认知防火墙与如虎的目光
- 没有创造力,不是不去从事创意工作的原因,而是没有做创意工作的结果
- 为什么明知自己是温水之蛙,还不愿做出改变?
- 害怕新手阶段必然面临的失败和面对的批评
- 入侵型归因:我失败了,因为智力、心智模式、学习能力的不足
- 防御型归因:我失败了,因为知识、经验、技能的不足

- 人不能正确地归因
- 归因谬误无处不在
- 成长型心智:一种良性的归因谬误
- 需要盲目和狂妄
- 胜任于事、自我确认非常重要,获得自我评价能力
- 新手太想要通过做事情来证明自身了,余光 —— 在意自己,阻断了自己对事的体验与质感
- 他人的看法,只不过是名为他人看法的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 面对目标,虎一点
时间问题:不可交换之物与最后的竞争者
- 新手的恐慌,本身是对时间的恐慌
- 看不到自己要用多少时间,才能获得想要的事物
- 学会用时间换时间,让生活变成绵长的河流
- 抵御物化的存在
- 人的真实的痕迹 —— 不可交换的存在
- 我们不仅是抄袭别人的人生,而且是抄袭抄袭者的人生
- 真正没有想象力的表现:
- 对财富产生的不假反思的欲求
- 竞争意识损害竞争力
- 所有的理解都是一种误认
- 所有的共识都是一种暴力
- 怎么从巨大主流叙事里面找到自己的定位:
- 时间的私有化,自我的迭代和优化
- up 的建议:有自己的审美、内核
- 蔑视、藐视任何预定普遍性的能力
- 自定义和重构想象的能力
- ……
- 不失少年之心,于朴素中相信美好,对世俗的规训保持怀疑
- 100-40-100的恶性循环:看起来100分的方案,其实只是40分的方案
- 60才是真的100:60分的方案,坚持做下去,其实是100分

自己的体悟:
- 自我审视 & 自我认知:
- 戒除自负、自卑的关键:同样蔑视、藐视自己对自己的预设和限制
- 对自身的挑战和超越,也是一种创造力的来源
- 对待工作 & 我看世界:
- 培养自己在工作方面的审美
- 完成工作的目的更是创造自己,或者说以创造、塑造新自我的方式去工作、完成任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