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对小女孩角色的理解
一开始偷走了侠客的饼,小女孩犹豫再三后留下了拨浪鼓。
从后篇的小女孩和亲人尸体同眠,我将小女孩主观臆断为不会吃人、且较为珍视亲人(或者可以依赖的人)的角色。这一点从后来小女孩发现强盗后选择叫醒老人也能够得到印证。
但由于最后在老人递出的拨浪鼓和老人衣兜里的饼之间,小女孩却选择了饼,这不免有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之嫌疑。有许多看官也看不惯小女孩的“假惺惺”的抽泣。
但我仍然愿意主观臆断地找到一些依据,证明小女孩值得侠客老先生舍命相救。
小女孩能够与尸体同眠,见到官兵的第一反应也是“这家伙要吃我”,说明她见过了足够多的死亡和尸体,她对死亡足够恐惧熟悉。
在廊桥上,侠客疲惫不堪地睡着,小女孩却并没有选择偷走老人身上的饼,而是观察周围环境,进而发现了强盗设下的堵桥陷阱。
倘若小女孩想要饼,此时大可拿走饼,像她第一次偷走饼那样。但她却根本没有产生这样的念头,只是在老侠客身边晃着腿,依赖着只有几面之缘的老侠客。
而在最后,老侠客在弥留之际递出拨浪鼓,其原因可能仅仅是看见小女孩走了过来,而自己仅剩的一只手在将官兵斩首后就一直握着拨浪鼓吧。
但这个动作,在发现老侠客已经只有一息尚存的小女孩眼中,想必会变成老侠客不想要拨浪鼓了,老侠客想在死的时候也带上饼吧。
所以,在第一次通过拨浪鼓交换饼没有遭到老侠客追杀的情况下,小女孩理所应当地选择了饼,而拨浪鼓留给了老侠客。在小女孩眼中,老侠客可能是因为拨浪鼓才回头送掉的命,并且她清楚地知道死人是不需要饼的,但仍然会因为老侠客的离去而悲伤。
所以,我坚信,老侠客的刀只是因为老了锈了完成使命了才倒的。老侠客并不是用侠肝义胆才照亮了小女孩或者什么其他的东西,只是因为侠肝义胆,拯救了另外一个和他同处光明之下但比他更有活力的,小累赘而已。
我坚信这个小累赘,在风雨廊桥后,一定拥有了不被吃人社会亵玩的高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