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碎语】当我跟老爱交谈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一句“996是福报”令马云跌落神坛从“爸爸”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带资本家。 从“打工人”梗的流行、富二代工地作秀迅速惹众怒被扒皮,近期的网络风潮也似乎显现出当代网民的觉醒。
有人问,人口爆炸、人工费低、各行业竞争剧烈的问题,并非近期才有的,为什么关于“996”、“007”、“资本家”的讨论似乎是近些年来才集中爆发的呢。有个观点笔者个人比较赞同,当前经济状况不好,原本每年的蛋糕都越做越大,这样即使原本分配额度小的那一批,分得的部分也能越来越多,现在蛋糕做不大了,但是份额却没有变。
而资本的扩张性质会使其本能地去抢夺和吸纳其他的资源,在蛋糕没有变大的情况下,它要多吃,就必定有人少吃,如此一来,两方的矛盾就加剧了。
因为笔者来年将加入求职者的大军,对“996”等现象充满疑惑和不解,了解渠道也基本为网络上的道听途说。想要加深对当前状况的了解,就需要更深入的调查。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真实想法,笔者鼓起勇气咨询了一位名叫老爱(化名)的民营企业经营者。
老爱跟笔者有几十年的交情,因此在谈话中也无需多加掩饰,应该是非常接近其真实想法的。
(截图中涉及人名和地名的地方已做马赛克处理,笔者头像为肖邦因此就未做处理)
那么具体内容如下。

短暂地寒暄之后,笔者直截了当地问老爱:“国内公司996的现象是不是很普遍?”
一般来讲,对于“是不是”的提问,只需要回答“是/不是”,但老爱首先避重就轻,回答到:“业绩好的民营企业,非常普遍。”随后又立即补充说:“996基本是业绩好的企业。”
这两句话虽然看起来像在阐述客观事实,但从问题来看,这种回答明显隐含着这样几个意思:
1. 业绩好的民营企业,非常普遍。(业绩不好的民营企业可能不太普遍,而业绩好却不搞996的很少)
2. 996基本是业绩好的企业。(不搞996的往往业绩不好,只有业绩不好的才不搞996)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就已经有些生气了,让咱们继续往下看。
虽然这个答案并不好,笔者姑且算老爱已经解答,便连续抛出两个问题:“大企业都拿马云那套‘996是福报’的说辞洗脑吗?实际情况,是否很多公司不会正常支付加班费?”
老爱稍加思索后回答到:“(996)不是洗脑,是有能力的人,更想多赚点钱。”
读到这我想有的人已经气不打一处来了,这局话的意思就是:“不想996的人,要不是没有能力,要不是不想多赚钱。996不是洗脑,是人的主动选择。”
“那么你想996吗?不想,不想就是你没能力。”这样的说辞实在不能让人信服。
笔者之所以要针对996的问题跟老爱交谈,除了笔者本人跟老爱有多年交情的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这么多年来从笔者对老爱这人的了解上来说,笔者一直都认为老爱是属于那种社会责任感很强,热爱学习新鲜知识,擅长创新和突破自我的人,是属于有社会良知的那一批人,但连老爱也冷不防地为了将996合理化打出这样一番说辞,笔者的第一感觉就是令人心寒。
因为老爱迟迟没有回答“是否很多公司不会正常支付加班费”的问题,因此笔者也不再啰嗦,继续抛出疑问,说:“除了996,甚至还有007,老板24小时保持联系(的情况)。给人打工赚的钱,能抵得上透支身体健康换来的问题吗?还有一些公司员工到35岁身体状况逐渐下降,被辞职,是否也是事实?”

可能笔者提到的情况属于比较偏激的例子,老爱便很快否定说:“这些只是个案。”
并且补充到:“现在网络发达,很多个案信息被新闻媒体和自媒体放大、夸大,同时,每个人价值观不同、站的角度也不同,看事情的观点也不同。”
也就是说老爱或多或少地认为媒体所报道的“类996事件”是无中生有的,属于把个案拿出来做夸大处理。但老爱提到“网络发达”的因素,如果反过来理解为“如果网络不发达,这些事例就不会被人民知道”,笔者想到这不经意间出了点冷汗。另外,把媒体对996、007和公司压榨员工等事件的批判称为“标题党”,把其中的矛盾弱化,解释为“价值观不同,观点不同”这样的说法也实在不能让笔者接受。
但笔者没有放过一个细节,前文里老爱不是说“业绩好的民营企业,非常普遍”吗,怎么这里又说是“个案”呢,于是笔者问老爱:“按您刚才的说法,996是很普遍的吧?”
老爱又重复了这个条件,并拉出了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业绩好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这些的,很普遍。”大企业带头压榨员工,实属现状,想要在市场上跟他们进行搏斗分得一杯羹,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要学习他们的做法,这里笔者也没再为难老爱挑他话中的问题。

没想到老爱还重复说到:“他们大部分员工是自愿996,同时,企业把后勤保障也做得好。”且不说这个“自愿996”的说法是否存在,是否是经过了调查取证的结果。从老爱的言语中,我们很容易认为在老爱的观点中员工自愿996,企业又做好后勤是一种有益的、正向的循环。
虽然笔者也听说过腾讯的策略,比如下班晚可以报销打车费用,按时下班反而要挤公交地铁,这使得有些员工就干脆晚一点下班。
但现实问题是,很多企业根本不可能保障好员工的利益,保障好所谓的“后勤”,却仍然要求员工996,甚至在业绩上升时期还提出“主动降薪”的政策。
笔者有些困惑,便旁击侧敲般说到:“马云等人的风评近几年随着资本家獠牙的显露而暴跌,感觉劳动者集体后几年会有一场反扑。”
老爱似乎对这种情况持乐观态度,说到:“国内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体系非常健全了,国家监管部门对劳动环境监管、劳动者保护力度也越来越强,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帮助,从资助贫困向扶持贫困(就业和创业)转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开始逐步提升。”
因为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人们的幸福指数开始逐步提升,因此“反扑”是不太可能有的。总之,老爱觉得“好起来了”。
而关于幸福指数,根据世界幸福度報告(せかいこうふくどほうこく、英語: 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记载,2019年中国排名第93,低于日本(58)、韩国(54)、英国(15)。
老爱对此不屑一顾,称这种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但笔者更疑惑的是,老爱所说的连数据也没有,为何老爱自己却深信不疑呢。
而老爱通过“日本也有补习班”这件事推导出“人类的竞争是普遍的”进而认为“996作为竞争的一项是合理的”这个逻辑也实在有些莫名其妙。既然提到日本,笔者在这近4年的留学生活中,也确确实实感受到这个资本主义国家为民生问题所做出的微小努力。比如完善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疫情期间对个人和企业的扶助、国民医保仅30%的负担率等。甚至于还有微软在日本率先尝试“上4休3”的工作安排等事件,较高的最低工资让令和废宅也能安心过日子,按时支付的加班费用甚至让一些老板制定不许经常加班的规定,更不提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劳动者的尊重,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活成了社会主义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终将成为你”吗?(笔者已受刺激开始胡言乱语)
而从数据上来讲,日本的恩格尔系数(简单讲就是吃饭花的钱在收入中的占比,一般来讲越低越好)在2月迅速提高至34年来最高水平,已然一副岌岌可危的样子。报道成2人以上的工薪家庭的数值达到25%左右(来自日本经济新闻)。而国内2018年的数据称中国恩格尔系数再创历史新低,降低至到28.4%,“达到‘富足’水平”就已经是大喜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而关于基尼系数则体现为(表示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一般来讲基尼系数越低表示居民收入差距越小),(2018年数据来自knoema)日本29.9%,而中国则为51%,甚至高于印度的47.9%,仅稍优于斯里兰卡51.4%。实际上从2000年来国家统计局都未公布中国基尼系数,直到2011年后西南财大着手调查,得出的结论是0.62(2015年),0.62代表的是什么?是不到5%的人得到全国50%的收入,是中国社会马上要崩溃的意思。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基尼系数达到有0.6的和平国家。中国崩溃论又登上势头之时,国家统计局才站出来一口气公布了十年的基尼系数,称在0.45到0.48之间。虽然差距甚大,但西南财大的数据也是实打实做出来的,以至于中国的基尼系数始终没有定论,想了解详情的请移步知乎“基尼系数”标签。

并且在讨论了相关话题之后,老爱认为笔者的观点过于消极,感叹到:“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笔者对国内政治、经济、学术环境有这样(消极)的看法。”
笔者回复:“跟你老爱产生‘业绩好的公司才搞996’、‘996是因为有能力的人想赚更多的钱’这样看法的原因一样。”正如老爱之前所说笔者跟老爱确实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在看待这些问题,而俗话说得好“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此时此刻笔者跟老爱都同时认为对方就是那个装睡的人。

而当笔者提到“内卷”一词时,老爱竟破天荒地问到:“内卷,是什么意思?”是该夸赞老爱“不耻下问”还是“勤奋好学”呢。笔者看到一个在国内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的民营企业经营者竟然还在问“内卷”是什么的问题时,笔者首先想到的一句话就是《桃花源记》中所写:“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笔者生动了举例解释之后,老爱反倒苦口婆心般地说到:“(我去日本旅行时,发现日本也有补习班,所以…)人类的竞争,既有宗教之间、财团之间、种族(民族)之间的竞争,也有家庭的竞争,更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优胜劣汰是宇宙规矩。”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规律。没有人可以和宇宙规律对抗。除非他/她有梦想、目标、行动计划、信念和毅力。”
咱们先忽略“浩浩荡荡”都打错了的老爱,这番话不知道的以为老爱在谈什么从宇宙大爆炸到恒星引力坍塌呢,搞了半天在说“996”是竞争、是宇宙规律,996都是宇宙规律了,那资本家不得个个都是灭霸?老爱岂不知这番发言实乃贻笑大方。连最后一句话中所包含的人本主义精神也不值一提了。

老爱这番迷惑发言让笔者失去了继续讨论下去的兴趣,转而问到:“国内经营现状如何?”
(图中涉及政治词汇而无法放出)
老爱仿佛终于能拿出从地摊公众号上学到的新词汇炫耀一番一样,拿出了所谓“五眼联盟”、“消费降级”等词汇。顺带一提“消费降级”曾当选为2018年度十大新词语,不知道为何老爱会在与2018年相比由于疫情影响环境大不相同的2020年突然提到这个词汇。而“五眼联盟”则是由五个英语圈国家所组成的情报联盟,在英美协定下组成的国际情报分享团体,成员国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来源维基百科)。笔者是实在没想到一个情报联盟就能扼杀我堂堂大中华之经济。
但联系前后而言,忽然也明白为何老爱对于996的态度如此暧昧,外来敌对势力要扼杀咱,那咱们就得努力搞996拉动经济啊!
因为谈话内容越加莫名其妙,笔者也不再继续耗费老爱珍贵的午餐休息时间,便草草终结了话题。
通过上述内容以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国内一些企业经营者确实是996的忠实拥护者,他们可能已经把996作为一种默认的行业标杆,因为大企业搞,所以人人都该搞,如此这般地深信着。而劳动者们的发声,已经很难真正进入到他们的耳朵里。
对于如何改变当下的环境,笔者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也很难上下而求索。”只希望这不要是场死局。
大家对此还有什么想法,欢迎留下评论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