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生购机指南202304测试版

看完之后看这个
2023新生购机指南202304测试版
作者:AEWELT
时间:2023/04
当前版本号:beta1.0
反馈渠道:aewelt@outlook.com
更新公告
1. 本次更新移除了20221003版本的Part3所有内容,对Part1和Part2进行部分重置。
2. 更新轻薄本推荐目录
3. 更新游戏本推荐目录
4. 更新全能本/CPC设计师本推荐目录
5. 暂时移除了专业需求和游戏参考
6. 新增品牌售后内容
7. 新增维权渠道内容
前言
笔者从开始撰写正式版本的购机指南已是第三年,超期服役两年多了。最开始受命于危难之间,到现在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了。从浓缩版本攻略开始,从那个简陋的脚本开始,从学习各位前辈开始,改变了很多,不变的是最开始的热诚。
不断地接受质疑,不断地更新和补充新的内容,从云玩家到建立基于可靠关系的硬件数据库和测试体系,我们始终在坚定地前进。这些年遭遇了很多事情,几度在被取缔的边缘,很多时候我们也想放弃,摆烂了不做了,很可笑的是,这似乎成了一种使命。都是自己人,我不照顾谁照顾呢,我踩过的坑为什么我的兄弟姐妹们还要再经历一次,所以纵使被针对被打击,我们还是做下来了。
今年是2023年,是Hi-Tech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15年了,即使是15年的默默无闻,只要能帮助到威海校区师生,值了。
这份购机指南,会是很多人需要的东西。现在这个社会,信息鸿沟真的存在,新生入学后不久会有一门叫做《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考查课,只需稍微体会便可略知其中一二。入学时你就需要考虑入手这台今后几年陪伴你的生产力工具,然而大多数新生的选择被网络主导,这其中与厂商交易的自媒体、隐藏的软广告、品牌水军、水平较低的文章,都会产生误导。又或者,这个环节直接由家长代劳,根据过去几年对新生的调查,能够明确新生需求并选择合适产品的家长大都自身从事计算机的研发或销售环节,总占比不足0.1%,绝大多数家长选择相信“熟人亲戚”,往往是新生入学后才发觉被坑,再加之票据缺失,常常是平添困扰。对于老师和教职工而言,他们需要一台足够趁手的设备来为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赋能,长期受限于集采体系让他们易被思维定势困扰,难以找到趁手的产品。
我们有能力,也有意愿解决这些问题,相较于短视频时代短平快的“喂饭式”清单,我们更希望实现的是一本入门教材,这份购机指南实则是师生最好的操作手册,授人以渔。掌握鉴别套路的方法,对基础的计算机原理和组成有一定的了解,那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感谢Hi-Tech电脑协会、感谢前哈工大本部HITPC110社团,以及各位为本指南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的朋友们,所有支持和引用名单将会放在本指南最后。
Part 1 笔记本电脑的评价体系
0.1 认识笔记本电脑
本文中的笔记本电脑将会被分为轻薄本、游戏本、全能本和其他特殊种类。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经过实际统计,完全可以满足99%以上师生的日常学习办公科研等工作,性能足够。对于少部分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根据目前宿舍的功耗负载限制,组装台式电脑并不会受到很大瓶颈,即使是顶级配置也可以在宿舍正常使用,按需选择即可,不必纠结。
0.2笔记本分类
0.2.1 轻薄本
我们将轻薄本定义为尺寸大多在15.6寸及以下,重量最大不超过1.8kg,且机身厚度不大于20mm的部分产品。请注意,上述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下并不会作为硬性限制项目出现。

(图0-2-1 轻薄本范例-惠普战66系列产品)
轻薄本这一类产品的主要取向的轻薄便携,通常不会配备豪华的散热和及其激进的功耗。厂商会将轻薄本的方向定为日常使用的舒适度,为其配备优秀的屏幕,设计合适的尺寸和重量,将噪音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并且追求手感的舒适。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目前轻薄本已经可以摆脱羸弱昂贵的刻板印象了,大部分正常的轻薄本产品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甚至是性能过剩的。如果你对于专业软件的需求并不高,或者在使用中没有大型游戏或者视频图片等图形工作的需求,那么选择一款做工优秀价格合适的轻薄本就足够了。
提到轻薄本,那就不得不提到核芯显卡(俗称的核显)技术的进步。核显性能的飞跃,使得轻薄本产品不再需要MX系列显卡辅助即可实现高清超高清高码率视频的流畅播放,畅玩一些热门网游和处理简单的视频图片等,覆盖到了绝大多数用户的使用场景,为了获得这些体验,用户不再需要去选购高价且笨重的传统游戏本,也不需要对着变得厚重且续航下降的“高级轻薄本”唉声叹气。
请注意,轻薄本的最初的需求就是轻薄便携,近几年出现过近乎疯狂追求性能释放的混乱时代,变重变厚续航缩短这些偏离轻薄本定义的产品不应当成为主流。轻薄本的核心需求在于能够满足日常需求的正常性能释放、外出不带充电器的续航自信、优秀的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亮度屏幕和不需要拓展坞也可以在会议室从容自如的拓展性。以上这些,全都可以在4000-6000这个主流价位实现,甚至可以借助二线产品下降到4000甚至更低。
轻薄本的价格跨度极大,3000-30000元的产品都有覆盖,然而更高价格的产品将费用用在了大多数人不需要的质感上,有些产品则是靠着品牌溢价实现高价。所以。高价格并不等于更好的使用体验,轻薄本产品在主流价位即可实现优秀的使用体验,不建议加钱追逐高价产品,使用体验反而有可能不如主流价位的正常产品。
0.2.2 游戏本
游戏本并非用于游戏的笔记本,而是我们对于大多数高性能笔记本电脑的俗称。通常,游戏本被定义为15寸及以上,重量2kg以上,较为厚重且注重性能释放的笔记本电脑。一款游戏本最首要的指标就是这款产品的性能释放表现,如果一款产品没有任何客观原因限制但性能释放并不能达到普遍标准,则不能被定义为游戏本。

(图0-2-2 游戏本范例-ROG Strix系列产品)
优秀的游戏本产品会有卓越的性能释放,这使得其在游戏性能和生产力性能方面表现非常出色。为了CPU和显卡性能的完全释放,游戏本会使用大量的空间用于安置额外的热管、高功率散热风扇和逐步普及的均热板,这使得其便携性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续航表现和体积控制也受到了影响。
除去性能释放之外,游戏本大多也将屏幕素质、拓展能力、软件控制等作为评价标准,一款优秀的游戏本应当在性能释放优秀的情况下,同时具备高刷新率屏幕以满足游戏需求、优秀的内部拓展能力用以后期添加硬盘和更换内存和多功能的软件控制以实现对性能的个性化精准设置。
对于游戏本产品,我们推荐各位对图形处理能力需求高、对专业软件需求高、对外部接口和内存硬盘存储需求高或者对自身潜在性能需求不明确的用户考虑。由于今年市场本身的问题,新款游戏本的价格并不美丽,我们也会根据价格的变动,推荐相应的搭载上一代CPU或显卡的游戏本产品以补充价格段空缺。
0.2.3 全能本
我们在2022年曾经短暂删除了这一分类,但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一分类的产品不再适合划归进入轻薄本/性能本分区,于是再次单独介绍这一分类。

(图0-2-3 全能本范例-ROG幻系列产品)
全能本的重量和尺寸恰好介于轻薄本和游戏本之间,在兼顾便携性的情况下保持了相对良好的性能释放,具有一定的处理高性能任务的能力又有较为乐观的续航噪音便携性等。随着新一代CPU和显卡的能效比提升,全能本可以实现在较低的功耗、体积、重量、噪音下实现更高一层的性能释放。
全能本的性能介于轻薄本和游戏本之间,重量、体积等便携性指标也介于二者之间。全能本系列产品主要的用户群体是面向有一定性能需求但更注重便携的人群,如果对于图形处理或者专业如那件有一定的需求,但仅限于中等及以下的工作量,日常使用中更注重便携并且能够接受一定的工作等待时间,那么全能本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另一部分Creator PC,也就设计师本则是面向对于笔记本屏幕有较高需求的群体。随着屏幕技术的全面提升,高色域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准等等指标已经在主流价位上得到普及,而为了完全匹配高素质屏幕,通常厂商也会搭配一些入门级别的独显。消费者可以用一些预算去追求一块更出色的屏幕,如果你的使用中对于屏幕素质特别敏感,那么选择这一类产品可以免去额外挑选屏幕外接的麻烦。
对于这一部分产品,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你对笔记本性能有一定要求,有需要较为频繁的携带笔记本行动,那么介于轻薄本和游戏本之间的全能本较为适合。当然,部分全能本被厂商冠以各种名号,价格冲上数万元,就完全不值得考虑了,会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1. 处理器/CPU
目前,正常产品中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的工作需求。获取处理器的相关信息仅需要通过其型号即可,一个完整的处理器型号包含其处理器代数、定位和架构等基本信息。目前,2023年市场上的主流方案处理器为Intel的13代酷睿处理器和AMD的7000系列锐龙处理器。苹果公司的MacBook系列产品使用的是其自主研发的M系列处理器,暂时不做深入讨论。

(图1-0 2023笔记本处理器格局)
Intel的13代酷睿处理器是在上一代基础上的升级产品,你需要知道的是其包含大核心(下称P核)和小核心(E核),大多数消费者可接触到的产品为P28、H45和H55(HX)系列。其中HX系列在规格标准上十分贴近桌面端处理器,在多方面表现极为出色,常见于高性能的游戏本。而H45和P28处理器性能和规格并没有如此激进,其正常运行时的功耗相对较低,更适合那些需要便携的轻薄本和全能本产品。此外,还存在后缀U的低压产品,适用范围和本指南面向的大多数读者不匹配,在此不作深入讨论。
AMD对应的则是7000系列锐龙处理器,由于其对应内容过于复杂,请大家参考上图,简单了解命名规则即可。AMD锐龙处理器相较于上述的酷睿处理器,其优势在于更长的续航,搭载锐龙处理器的产品通常续航时间能优于同款搭载酷睿处理器的产品。此外,AMD锐龙处理器的核显性能明显优于Intel酷睿处理器,下文中将会详细介绍。虽然在部分性能上逊色于Intel酷睿处理器,但是实际使用中能感知的差距不大,加之锐龙版本产品通常具有更低的售价,故其常常在推荐产品中。
1.1 TDP 处理器热设计功耗
强调处理器热设计功耗的意义在于避免纸面配置与实际体验不配套,由于不同厂商不同产品的差异,即使是纸面配置完全相同的两款产品,实际表现可能天差地别。厂商在某产品线上长期的宣发,导致消费者很容易认准某款产品的某个等级,而实际上,这种认可有效期仅有几年甚至不到一年,反而会阻碍消费者获得正确的认知。
热设计功耗,Thermal Design Power,简写TDP。TDP是反映一颗处理器热量释放的指标,根据Intel最初的定义,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处理器的最大功耗,提供给散热器和OEM厂商以供参考。从2022年的Intel12代酷睿处理器开始,Intel不再提供TDP,而是提供最大加速功耗和最小保证功耗,更加直观也更接近于实际的使用情况。

(图1-1-1 i9-13980HX在不同功耗下的性能表现[1])
在实际笔记本产品中,该数值可以被不同的厂商根据产品自身的散热能力和用户群体在范围内进行自定义设置,对于消费者来说,阅读笔记本测评时,就可以将TDP作为一个比较的内容,以此获得该产品的性能释放水平。

(图1-1-2 i5-12500H在不同功耗下的表现[2])
以2022年搭载同一款i5-12500H处理器的轻薄本联想Thinkbook14+和游戏本惠普暗影精灵8做对比,由于二者自身散热能力的区别,功耗不同,成绩上就有了明显的差异。厂商通过对同一颗CPU的功耗进行相关的限制,分别契合不同产品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对于同类型产品,代表TDP的数值应当处在一个上下限区间较窄的区域内,不应有过高或者过低的产品出现。过高的功耗,对于散热模组本身的压力可能加速笔记本本身的老化,而过低的功耗则代表着性能释放的不完全。由于集成电路的功耗存在边际效应,过高的功耗带来的实际性能提升并不明显,故不必一味追求最高功耗,选择一款性能释放能达到优秀水平,并且价格与之表现匹配的产品即可。
2. 内存
此处的内存指笔记本电脑所拥有的运行存储空间,可以类比为手机上的6、8、12等,可以在日常使用中感知到的区别是流畅度,并非可以存储软件和数据空间。
2.1 内存容量
目前内存进入了DDR5时代,内存的及格容量完全上升到16GB。对于需要选购的消费者而言,直接排除掉16GB以下内存容量的产品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复杂情况。目前,搭载DDR5内存的产品以8GB*2和16GB*1的方案为主,前者升级需要出售8GB的DDR5内存,然而这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上面提到了及格容量,8GB低于这个数值,导致二手市场的需求量极低,这是你需要考虑的事情。后者通常主板自带一定容量的内存,或者有空闲的插槽,在出售旧配件回血方面就会轻松许多。
与此同时,大量软件更新迭代的后果就是内存膨胀,16GB内存即使是对于纯粹的游戏玩家也不能满足3A大作战未来的需求。对于学习而言,16GB可以满足大多数的要求,但是为了应对学业后期的大部分项目,包括贴近于工作内容的一些项目,堆内存有备无患。如何选择内存的问题将会在下文中详细介绍。
2.2 内存通道
对于内存通道的解释,仅限于打个比方的说法,具体内容不做深究,如果有兴趣可以查阅相关的技术手册。对于一条繁忙的城市主干道而言,即使是上下班高峰期堵死的状态,多一些车道,路修宽点也是起点作用的(也许);或者换句话说,往游泳池灌水,假设所有水管的流量一样,俩水管就比一个快。在速率理论上相同的形况下,提升通道数量有助于总速率的提升,这也就是双通道内存的意义。
对于DDR4内存而言,需要物理上两条内存组成双通道,8GB两条比16GB一条要好。对于DDR5内存而言,一根内存就是双通道,然而由于单根DDR5内存位宽的缩小,实际达到双通道带宽还是需要两条内存。

(图2-2-1 同一平台下不同内存搭配的性能情况[3])
省流助手:控制变量情况下,双通道>不对称双通道(例如8GB+16GB)>单通道。
2.3 内存规格
目前存在的内存规格以DDR4和DDR5为主,LPDDR4和LPDDR5常见于轻薄本和一小部分追求厚度薄的高价位全能本。相较于DDR4和LPDDR4,DDR5和LPDDR5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需要高内存带宽的部分工业软件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按照DDR5内存目前的水准,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DDR5笔记本内存的价格已经明显下降,随着对DDR5内存的逐步推进,价格会进一步降到接近DDR4内存的水平,大可不必担心升级价格的问题,可以不追求官方的32G或者更大的内存版本。对于DDR4内存的笔记本产品,则需要谨慎选择,不应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由于13代酷睿处理器HX55开放了内存超频,DDR5内存未来的潜力巨大。但是目前的超频意义不大,支持高频的DDR5笔记本内存选择很少,价格很高,即使是降价之后,大多数HX55的笔记本内存超频潜力也不大。以目前顶配的ROG枪神7超竞为例,官方提供稳定的BIOS仅能让DDR5内存在64GB容量下达到5200MHz频率,远远低于实验室的数据(可达8000+)。
对于消费者而言,DDR5内存是符合发展潮流的选择,也是对整个半导体产业的信任(雾)。而对于DDR4内存,由于其已经不属于新技术,适当地降低价格才值得考虑。
2.4 内存拓展
目前笔记本内存的拓展性有三种情况:完全可拓展、部分可拓展、完全不可拓展。对于完全不可拓展的情况,也应当理性对待,不应该一棒打死。
完全可拓展的笔记本大多数是主流价位的游戏本、一部分全能本和小部分轻薄本。这类产品的内存可以由用户自行更换,后期可以根据用户自身需求进行更改,难度低,普适性强。我们会将此类产品划为“高拓展性”,并作为优点推荐。
部分可拓展的内存常见于一部分轻薄本、全能本和少数追求厚度薄的游戏本。通常在主板上有一个内存插槽,其余部分内存以颗粒板载的形式焊在主板上,用户可以更换内存插槽上的内存条,而主板上的内存则不能由用户自行更换。这一部分产品后期升级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不对称双通道,例如板载8GB+插槽的情况,如果加一条16GB的内存,虽然总量上升到24GB,但是则仅有8+8=16的双通道,相较于原方案的8+8GB,并不会有提升带宽带来的游戏帧数提升。而对于需要容量的用户来说,实打实的24G内存可以保留更多的前台应用,开更大的工程,就是有意义的。
完全不可拓展的情况大多数为轻薄本,其外有极少数不支持的全能本和游戏本产品。这一部分产品的用户完全不具有直接拓展内存的能力,内存全部以颗粒的形式焊死在主板上,而自行改焊内存颗粒的行为等同于放弃保修。
对于轻薄本产品而言,内存不可拓展算是值得考虑的点,随着用户需求的逐步扩大,原装内存成为瓶颈则没有自行解决的方案。推荐那些明确将笔记本用作轻办公、影音娱乐或者已经配备台式机的用户作为日常使用。同时。2023年的大多数推荐产品均有官方的32GB大内存版本,可以满足大多数人之后几年的内存需求,我们将其列为推荐项。
对于全能本产品而言,大内存版本或者保留内存插槽的作为合格标准,若有未符合要求的产品,会加以补充解释内容。
对于游戏本产品而言,不支持内存拓展?毙了。要么是厂家疯了,要么那款产品不在99.9%人的使用范围内。
3. 显卡
显示适配器,也就是显卡,或者GPU,在笔记本中负责处理图形数据,影响日常使用中看视频、玩游戏、修图剪视频等工作的流畅度和体验,此外,显卡还可以用于深度学习和部分工业软件加速,使得这些工作中的等待时间大大缩短。笔记本的显卡可以分为独立显卡(独显)和核芯显卡(核显),二者的存在互不冲突但至少取其一。
3.1 核芯显卡(核显)
核芯显卡,指集成在CPU核心内的图形处理器,长期被挂上孱弱无力的标签。根据2022年的情况,核显站起来了。AMD的R7-6800H处理器搭载的Radeon 680M核显已经在多数项目上超越了作为独立显卡的NVIDIA MX550,逐步地将MX系列独立显卡这一历史残留的产物扫进垃圾堆。2023年,AMD再一次升级了核显,全新的锐龙7040系列处理器搭载了全新的基于RDNA3架构的核显,图形性能再一次得到巨大提升,核显孱弱无力的历史要彻底翻篇了。
核显的实际的性能表现主要受限于功耗和内存带宽,功耗的问题我们上一部分谈论CPU的TDP时已经提到过了,核显和CPU类似,也存在随着功耗上升,性能释放有明显提升的情况。内存带宽则是在选购轻薄本时需要注意的内容,以2021年的产品为例,当时的主流的轻薄本会选择LPDDR4x-4266MHz或者DDR4-3200MHz的内存方案,即使是在其他情况完全相同的基础上,前者的图形性能要强于后者最多十几个百分点。而在2022年,6400MHz频率的产品,核显性能则要高出4800MHz的产品最多可达20%左右。
所以,在选购没有独立显卡的轻薄本时,需要注意由于功耗和内存频率不同带来的性能差异。而对于有独立显卡的全能本和游戏本而言,较重的图形处理工作可以交由独立显卡处理,核显大多仅负责日常办公看视频或者使用电池时的低负载场景,这种情况下对性能要求低,可以不必太过在意核显的性能。
3.2 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独立于CPU,是性能更强规格更高的图形处理器,搭载于大多数的全能本和游戏本。目前,2023年的笔记本市场存在的独立显卡为NVIDIA一家独大,虽然有Intel在开发第二代ARC系列独立显卡,AMD也在准备新一代基于RDNA3架构的RX7000系列独立显卡,但都完全不足以撼动NVIDIA的地位。同时,由于长期的垄断地位,绝大多数游戏和工业软件的优化依旧是针对NVIDIA显卡,可恶呀喵。
NVIDIA显卡在笔记本端主要是MX系列、Geforce系列和工作站专业卡三种。MX系列最初出现就是因为核显的性能太过羸弱导致甚至不能满足低要求的日常使用,而如今,核显性能飞跃,性能不够高耗电不够低价格还不便宜的MX系列显卡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逐步被扫进垃圾堆。
Geforce系列显卡,也就是常说的GTX和RTX显卡,是NVIDIA的主力游戏显卡,目前2023年的主力为40系列,也就是RTX40xx(x对应数字)显卡。根据已有的信息和实际测试数据,RTX40显卡我们主要推荐正常升级迭代的RTX4050、RTX4060和性能提升明显的RTX4080和RTX4090。RTX4070由于性能提升不足,优势不明显,故不在推荐行列。
NVIDIA专业卡通常搭载于工作站笔记本,追求稳定性和专属的软件驱动优化,并不在大多数人的考虑范围内,价格也相对较高,故不推荐大多数人考虑。
倘若价格合适,RTX30系列的笔记本也可以在考虑范围内(RTX2050为RTX30系列),例如RTX3050新封装版本的全能本或者价格非常美丽的RTX3060、3070Ti的2022款游戏本,而至于搭载Intel的ARC显卡的笔记本和搭载AMD的RX7000显卡的笔记本,我们都不做推荐,仅在价格非常低的情况下做出对应说明。如果你对显卡的需求极高,我们会推荐自组主机。
3.3 显卡功耗
与上文中提到的CPU功耗相同,独立显卡也需要足够的功耗支持其正常工作。2023年出现的主流独立显卡是残存的RTX30系列和新的RTX40系列。前者需要足够的功耗才能实现完整的性能释放,而后者由于TMSC新技术加持则可以在较低功耗下实现非常可观的性能释放。此处借用极客湾测试笔记本显卡能效曲线图加以说明。本图中的曲线,越往左上角代表能效更好。
观察图中的曲线可知,显卡随着功耗的上升,性能呈现上升趋势,但随着功耗上升到某一范围附近,继续提升功耗带来的性能增益明显降低,我们通常称之为甜蜜点。甜蜜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成电路的边际效应,达到甜蜜点之后继续疯狂追求功耗已经不再具有实际意义。良好的散热设计可以带来优秀的性能和出色的日常使用体验,这并不是厂商在散热设计上缩水的借口。

(图3-3-1 30系和40系显卡不同功耗下的性能表现[4])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RTX40系列显卡例如RTX4050和4060在100W上下的性能就非常可观,这对于往常由于功耗首先而性能大打折扣的全能本来说是利好的消息,这让用户可以在日使用中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以2023款的ROG幻X为例,一个平板,搭载了RTX4060显卡,用60%的功耗实现了80%的性能,这在往常几乎是天方夜谭,然而今年ROG做到了。
在购买时,不再需要一味死磕所谓的“满血”,某款产品的显卡功耗能够达到市面上多数产品的水平即可,那些宣扬自己显卡功耗高于友商的厂商,可以无视了。
3.4独显直连和多模式切换
独显直连,指的是笔记本电脑直接屏蔽其搭载的集成显卡,由高性能的独立显卡直接输出信号流的工作模式。与厂商在宣传时的相反,独显直连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工作模式,那些由独立显卡输出视频信号的台式电脑采用的都是独显直连;而在笔记本电脑发展的早期,采用独显直连模式不仅不会大幅提高电脑的性能,反而会极大地降低笔记本的续航时间。所以在先前,独显直连模式仅仅是为少数的高性能笔记本支持,只是一个聊胜于无的卖点罢了。
到了现在,独显直连技术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游戏本和绝大多数全能本,几乎所有搭载独立显卡的笔记本都会支持这项技术,然而在低价位,一些二线三线厂商为了更高的利润依旧选择使用不支持独显直连技术的主板设计,这一类产品大多也不具有很强的产品力,直接笼统的全部排除在推荐名单之外就好。

(图3-4-1 双显三模技术)
多模式切换技术,多称为“双显三模”或者“MUX Switch”,允许用户在纯核显工作输出模式、独显直连模式和混合模式中自由切换,可以在笔记本不插电的情况下延长笔记本续航,也可以让用户根据自身的使用需要做出选择,是好事。目前该项技术也已经在主流价位产品铺开,可以在推荐名单中放心挑选。
独显输出模式是指通过独显负责图形运算,直接向屏幕输出所有画面。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独显负责的运算与渲染工作,不会再通过集显输出而是直接到屏幕上,因此画面传输不会受内存带宽的影响,在应对一些需要高帧率的网游时,表现明显提升。
在混合输出模式下,软件会自动判断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关闭或打开独显,在保障性能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笔记本设备的续航能力,这个模式也是大多数笔记本的默认工作模式,适合大多数的使用情况。
双显三模中的“集显模式”,则是完全服务于续航的输出模式,在该模式下,会将独显完全禁用和屏蔽,让它不消耗任何电量来提升续航,这对于目前续航成绩堪忧的游戏本来说很有意义。
4. 屏幕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是最直接的交互内容,这在日常使用中也是非常影响直接体验的内容。一款优秀的笔记本也都会配备素质出色的屏幕,在此,我们选择了几个较为重要且在购买时较容易获取和对比的指标作为笔记本屏幕的评价标准。
4.1 屏幕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决定了图像的精细程度,通常情况下在同一尺寸的笔记本中,屏幕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越好,能够展示更多的图像细节。目前,市场上的正常产品基本已经没有低于1920*1080(1080P)分辨率的情况了,主流价位的轻薄本产品已经开始标配2560*1440(2K)分辨率甚至更高分辨率的屏幕。高分辨率屏幕已经成为及格线,厂商失去了使用低分辨率屏幕的机会。
与此同时,高分辨率屏幕对于笔记本图形性能也有更高的需求,如果你的屏幕分辨率过高,超出了笔记本显卡的处理能力,反而会导致使用体验下降,具体可以体现为视频、游戏等的卡顿和帧率低。
如果你需要使用笔记本玩一些大型游戏,那么搭载类似RTX4050这样入门级显卡的游戏本即使是搭配了2K屏幕,我们也建议你手动调整在1080P分辨率下游玩或者在2K下关闭部分画面效果或者开启DLSS。而对于轻薄本和全能本而言,日常使用中的文档编写、视频播放、网页浏览甚至部分编程和设计工作下并不会对图形性能有很大压力,则不必在意高分辨率屏幕带来的压力。
此外,对于3840*2160(4K)等级和更高分辨率的笔记本,我们都不建议购入,目前在这种等级分辨率下大多数软件的优化未跟进,实际使用中软件字体偏小,使用体验不佳。
4.2 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指的是屏幕每秒钟可以显示的画面数量,并不是所谓的帧数。由于人类对于运动画面的定义是基于人眼视觉残留的机制,所以显示的画面快速变换,看到的画面就是连续的,更快的画面变化就是观感上更流畅的视频。在显卡能够处理的范围内,屏幕的刷新率高给用户的视觉体验更好。
目前,轻薄本的屏幕刷新率已经普及到了90Hz及以上,对于日常使用的体验提升非常明显,各种滑动页面都有更好的体验。全能本亦然,刷新率已经普及到了120Hz及以上,追上了上一代游戏本的水平。游戏本则是144Hz及以上,2023年搭载240Hz甚至更高刷新率的“电竞屏”的游戏本逐步占据主流市场。
对于屏幕刷新率的购买建议,我们认为轻薄本和全能本应拥有90Hz或者更高刷新率,游戏本则是144Hz及以上。此外,过高的刷新率实际使用中感知并不强,我们认为超过240Hz之后就没有必要追求更高刷新率了,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我们建议你购买显示器并重点关注屏幕响应时间。
4.3 屏幕比例
屏幕比例,指的是屏幕的宽度和高度的比例。比起传统那些屏幕比例为16:9的屏幕,屏幕比例为16:10或3:2的屏幕在进行文字、编程、剪辑工作时能够显示出更多的内容,轻薄本和全能本用户大多数使用场景刚好契合这方面的优势。
对于游戏本而言,16:10的屏幕会裁切左右视野,即使手动调整为16:9,也会在上下产生大黑边。以16寸搭载16:10屏幕的游戏本为例,如果开启16:9的显示模式,实际显示范围和显示内容与15.6寸16:9屏幕的游戏本并无两样,在部分机型上甚至占劣势。但是普及16:10屏幕也是游戏本的趋势,相较于16:9的老比例,会让笔记本的屏幕边框变窄,在非游戏环境下,观感并不差。
4.4 屏幕亮度
屏幕亮度就是屏幕有多亮,对于所有用户来说,高亮度的屏幕都是必要的,因为高亮度能调低,低亮度调不高。以一个比较常见的使用环境为例,正常晴天的室内,在不拉窗帘的情况下,300nit亮度的屏幕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低于此亮度的屏幕就会出现内容难以辨识、色彩观感变化等问题。更直观的体验,可以在正午室外太阳下,拿出手机,把亮度拉低,那种看不清楚手机内容的情况就类似于笔记本屏幕亮度低。
屏幕亮度也会影响屏幕的灰阶、色阶等,但一味追求高亮度屏幕并非真理。抨击低亮度屏幕是出于其非常直接地影响使用体验的考虑,我们推荐的产品拥有的屏幕亮度至少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正常使用,对于低亮度屏幕,我们不推荐不打死。
4.5 屏幕色域
屏幕色域,又称屏幕色彩空间,指的是屏幕显示的色彩丰富度,屏幕色域越大,能显示的色彩就越广。在此,我们原则上推荐选购72%NTSC色域和100%sRGB及以上色域的屏幕配置,但由于更广的色域如DCI-P3和AdobeRGB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支持其实并不好,只推荐有专业修图需求的同学进行选购。对此,为了方便你的选择,我们会以72%NTSC和100%sRGB作为高色域的分界线,满足该条件的称之为高色域,以上的称之为广色域,以下的称之为低色域。不同色域之间有区别,对于一些标称多种色域高覆盖的产品,如果支持色域切换和色域缩限,那么将会被视为优点,否则则需要慎重考虑。

(图4-5-1 几种常见的屏幕色域标准[5])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屏幕色域达到上述的高色域水平即可,不应盲目追求更高的色域。盲目追求超大的色域可能误入陷阱,对屏幕要求更高的用户我们推荐关注色域覆盖值,外接一块色域覆盖好、色准优秀且附带出厂校色文件的高素质显示器远比死磕笔记本有意义。
4.6 屏幕色准
屏幕色准,指的是屏幕显示色域范围内显示色彩的准确度,屏幕色准越好,就越能精准地显示出色彩在该显示范围内应有的色彩。随着屏幕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没有屏幕色准极差的笔记本产品出现了,对于主流笔记本,色准Δ<1这种超高素质极难在大批量流水线生产中保证,故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追求超高屏幕色准意义不大也不现实。因此,除了有重度图片、视频编辑工作需要的用户需要注意该参数外,并不需要对此在意。
4.7 屏幕材质
在目前的笔记本市场上,搭载TN或者VA材质的屏幕笔记本已经基本淘汰完,绝大多数的笔记本电脑都搭载了IPS屏幕,当然也有部分高端笔记本电脑搭载OLED屏幕。虽然OLED屏幕在功耗更低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色域、高亮度和高对比度,但是也有着容易烧屏的缺陷,并且这些笔记本电脑大多在低亮度时采用低频PWM调光技术,其频闪可能会导致人眼的不适。烧屏导致的永久性图像残留非常影响使用,同时OLED在长时间使用后屏幕亮度也会大幅度降低。综上,我们建议不要盲目追求这种新技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或者选择主流配置才是上策。
5. 拓展性
拓展性分为外部拓展性和内部拓展性,是一项非常影响日常使用体验的内容。
5.1外部拓展性
此处的外部拓展性指笔记本自身所带的接口,包括USB接口、视频输出接口和其他接口等等。这是笔记本芯片组所支持的拓展,如果同样的芯片组,厂商没有提供足够的外部拓展接口,将会被列为缺点。
5.1.1 USB接口
USB接口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而目前笔记本电脑上通常搭载的是其中的Type-A(最常见的大方口)以及Type-C接口(小扁口,或者长辈说的”华为口“),支持协议乱七八糟,但是由于USB协议标准已经经历了多次更新,且不同电脑生产商描述的习惯存在差异,区分其实际速率变得相当烧脑。所以本文中出现的所有USB接口统一采用USB-IF组织在2022年10月19日更新的标准规范和命名体系,全部按照接口速率作为标识。此时请你注意我们的单位为Gbps或者Mbps,与实际常见的Gbps和MB/s存在有8:1的转换关系。

(图5-1-1 USB速率及其图标[6])
对于轻薄本而言,以配备至少2个Type-A接口和1个Type-C接口为佳;而对于全能本和游戏本而言,以配备至少3个Type-A接口和1个Type-C接口为佳。除此之外,在接口速率方面,以5Gbps为合格,10Gbps为良好,20Gbps为优秀;最后就是对于搭载Intel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则其Type-C接口应当以支持Thunderbolt4标准,即雷电4标准为宜。
更为具象化的描述是,对于轻薄本而言,2A1C的配置刚好对应开会时的鼠标+翻页笔/U盘+C口的充电器。对于全能本和游戏本而言,3A1C则对应鼠标+键盘+可能存在的手柄接收器/外置摄像头+PD充电器。因为TypeC口的设备还未完全普及,所以接口数量以TypeA口为主更好。
5.1.2 音视频接口
指连接外部音视频输出的接口,常见的接口有HDMI、DisplayPort(DP)和3.5mm耳机接口(外星科技)等。
对于轻薄本而言,由于其机身厚度限制,以HDMI接口居多,部分轻薄本没有类似接口则其Type-C接口应当支持视频输出功能,即所谓的全功能Type-C或者雷电接口;而对于那些全能本和游戏本而言,其应当配备至少一个HDMI接口、MiniDP接口或全功能Type-C接口或雷电接口。
在支持协议上,需要注意的是,HDMI2.0协议的带宽最大只能支持到1920x1080分辨率240Hz帧率或2560x1440分辨率144Hz帧率的视频流传输,并且部分HDMI2.1协议的接口存在虚标,因此若你的显示器刷新率达到2560x1440分辨率165Hz帧率甚至更高,请检查你的笔记本电脑上的接口协议是否确实为HDMI2.1、DP1.2及DP1.4,而全功能Type-C接口一般可以直接转接DP1.2或更高协议,相当方便。

(图5-1-2 以微星GE76为例列举常见音视频接口)
而在音频接口方面,考虑到很多情况下用户需要在图书馆或者教室等公共场所自习,往往需要使用耳机,倘若笔记本电脑不配备耳机耳麦孔,就意味着你必须要携带转接线或者是蓝牙耳机,这意味着一笔额外的成本,故任何未配置耳机耳麦孔的笔记本电脑都是不值得考虑的。
5.1.3 电源接口
此处的电源接口指可以给笔记本供电的接口,常见的电源接口为圆形的DC接口,搭配的电源适配器就是常见的大黑砖。
但随着技术进步,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支持PD协议,所谓PD协议,全称Power Delivery,是一种充电协议与接口的标准,统一采用Type-C进行供电,可以使用户携带更少的充电适配器,并且更为方便地更换这些设备,现已被绝大多数的安卓设备、从iPhone8起的苹果设备、绝大多数轻薄本以及部分全能本游戏本支持,在设备与适配器成功握手的前提下,其最大充电功率可以突破100W,部分厂商私有协议甚至更高。
轻薄本没有配备PD协议接口是极大的劣势,这意味着用户们只能使用专用接口的电源,需要携带一个仅供笔记本使用的电源适配器,降低了外出的便携性;而倘若全能本游戏本支持PD充电,使用功率足够的PD充电器为笔记本延长续航时间,不必携带笨重的电源适配器,可以极大地降低外出重量,应当视为优点。
5.1.4 其他接口
此处主要指RJ45网络接口和SD、micro SD卡槽。
RJ45网络接口可以提供有线网络接入,其稳定性优于无线网络连接。除此之外,对于部分有连接其他设备(树莓派、Jetson nano、FPGA)需求的用户,RJ45网络接口可以提供网络共享,节省精力和宝贵的接口。
对于学习工作内容涉及视频、图像采集及设备烧录的用户来说,若该笔记本配备了SD或者micro SD卡槽,节省了读卡器或转接座的开支,也是一大优势。
5.2 内部拓展性
笔记本的内部拓展性主要是指内存和硬盘。对于内存的拓展可以在笔记本支持工作几年后避免因为软件对于内存需求的膨胀而变得不及之前流畅,属于一种程度上的续命。对于硬盘的拓展性则是可以让笔记本储存更多个人数据,安装更多软件,而不必购买移动硬盘,也不必担心移动硬盘造成的速度损失。
5.2.1 内存拓展性
详见2.4内存拓展。由于内存对于部分软件的支持使用是硬性条件,是限制项,所以建议仔细考虑自身对于内存的需求和潜在需求,如果不能明确,则可以选择大内存版本或者拥有内存拓展性的笔记本。
5.2.2 硬盘拓展性
2023年,很多笔记本产品开始推出官方的1TB版本,这从侧面说明512GB已经不能满足很多用户的需要了。除了原装大容量硬盘外,还有一种用户更为自由、选择性更多的方法:硬盘拓展性。
一般来说,小尺寸(14寸及以下)的轻薄本通常只有一个M2硬盘接口,只能安装一块硬盘,如果有对硬盘容量的需求,就需要更换掉原装硬盘或者使用外置的移动硬盘。前者需要做系统迁移,需要硬盘盒;后者则是需要一笔比硬盘本身高出不少的支出。而对于全能本和游戏本,大多采取了舍弃SATA位置,保留双M2接口+大电池的方案,已经成为主流并且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对于轻薄本而言,有两个M2接口会被视为优点;而对于全能本和游戏本而言,单M2接口将会被视为重大缺点。
硬盘还有一项重要的指标是硬盘速率,目前市面上主流笔记本硬盘为PCIe4.0协议,相较于上一代的PCIe3.0协议提升了顺序读写速度,这对于大文件的读写使用体验上有明显的提升。而更加贴合实际使用的是硬盘的4K随机读写性能,这个数值则取决于不同型号的具体表现。PCIe5.0的硬盘也已经问世,但实际表现并未强出4.0太多,由此也可见,不必过分追求新技术带来的提升,待其成熟稳定价格合理后再进行跟进才是明智之举。


(图5-2-2 PCIe3.0硬盘Intel670P与PCIe4.0硬盘Seagate Firecuda530性能对比)
对于硬盘价格,大可以放心,随着国产长江存储的持续发力,硬盘价格早已不是前些年的混乱时代,高性价比原厂优质固态硬盘的大范围普及已经是近在眼前甚至正在发生的好事情。长江存储,我的超人!
6.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在购买笔记本时也是一件需要非常注意的事情,这关系到后期使用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售后服务是消费者一项不可剥离的重要权益,售后服务的水平也是区分一线和二线厂商甚至决定产品推荐优先级的重要标准,随着近年来许多二线厂商在产品质感和品控方向的持续发力,售后服务的水平几乎成了区分一线和二线厂商最直接的标准。
得益于长期在各地区的耕耘,一线厂商例如联想、戴尔、惠普等在国内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售后服务覆盖,形式包括售后服务中心、授权服务点、代理服务点等等,而对于大多数的二线厂商而言,由于市场入局晚,自身实力不足等原因,仅能保证在大多数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有售后服务提供,其余的地区则需要靠寄修和返厂来覆盖。同样是二线厂商的服务亦有区别,做得好的二线厂商可以做到快速受理返厂请求并且能在两周左右完成售后,更有甚者在受理后直接安排的是退款或者换新。而一些比较差的厂商甚至连售后服务都直接联系不到,主打一个管杀不管埋,卖出去的产品泼出去的水。
对于这些售后服务上的差距,用户应当正确理性对待,对厂商的服务情况、产品的返修率故障率和自身的简单判断排障的能力综合考虑后,再做决定。
6.1 售后服务的内容
以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保修政策为例,主要零部件保修两年,整机一年,不包含意外险。一般而言,主要零部件指主板、CPU、显卡、屏幕、键盘总成等等,部分厂商将副板(常见于外部拓展性)、无线网卡、触摸板、电池、风扇等等也包含在内。对于不同厂家和不同型号的产品都有不同的解释,详情可以参考商品宣传页最下方的具体保修政策或者问客服。

(图6-1-1 惠普战66系列产品保修政策)
部分产品的保修内容包含意外险,还是以惠普战66系列为例,保修中包含1年的意外损坏,这种包含意外进水、跌落、挤压、电涌等意外情况造成的损坏。通常情况下上述内容属于人为损坏,不仅不能保修,还有可能提前被厂商终止质保时间,而包含意外险的情况下,机器可以正常保修换新,也不会影响保修时间。
6.2 售后服务时间
目前常见的方案有以下几种:以产品激活日期为准的电子保卡模式、以用户持有发票的开票日期为准的发票模式、以厂商认定的开始日期为准的传统模式。电子保卡模式是在用户激活系统时开始计算保修日期,常见于新兴笔记本厂商例如荣耀、红米等;发票的开票日期为准的保修模式基本对于全厂商适用,建议能保留发票或者购买凭据的都保留一下;传统模式则是厂商以出厂日期为准开始计算,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发票模式来更新保修计算时间。此外,保修计算时间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方式,例如宏碁的部分产品是按照整条产品线停产开始计算的,所以会有早买保修时间略长的情况;更有甚至,笔者记忆中出现过保修时间按照用户在官方注册产品开始计算的,甚是奇葩。
此外,对于人为损坏的情况,部分产品会直接失去保修,需要用户自费,甚至有可能出现厂商完全拒绝维修的情况,此类情况常见于恶意损坏,例如火烧或者严重的机械损伤。毕竟你要是把笔记本当烧火棍或者扔液压机破碎机里听个响了,于情于理也不能要求厂家质保,对吧?
6.3 快速解决判断电脑的故障
对于大多数日常常见的电脑故障,实则是不需要售后的,我们也建议大家掌握一些简单的排除故障的方式。“重启重装重买”的前两部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花一点点时间学习一下重置系统,节省的路费和时间非常可观。
软件不好用,卸载软件重装。到处不好用,先重启,重启还不好用,设置里面直接找重置系统。上述二者无效,找售后。(校内的同学可以先联系我们看看情况,毕竟售后服务中心再近也要打车的)
6.4 如何看待售后服务
个人送保,就是打售后电话,客服和售后工程师会指导你前往线下的指定服务网点对产品进行检修,能修的就修了,修不好的等配件换主板。
上门服务,就是先打电话或者微信公众号或者网页申请,然后会有售后工程师联系你安排时间上面检查,小问题就直接修了,大问题会给你把机器带走,可以申请备用机,要看厂商给不给。
返厂售后,电话、微信公众号或者网页提出售后申请,上传相关佐证,按照售后提供的方式将机器寄回指定的工厂进行检测维修,短则三五天,长则半月。
京东自营,小白的超人!出事找京东,急速受理,手机上点几下之后等着京东上门就行了。

(图6-4-1 澡盆曲线模型[7])
关于延保服务,我们的看法是大可不必,大多数产品的故障率遵循澡盆曲线,即大多数故障发生在早期和晚期。早期故障率高主要是由于设计制造的缺陷,例如设计问题、材料和加工过程的缺陷、组装过程缺陷等等,这样的产品通常会被召回或者后期推送BIOS升级屏蔽此类问题。在使用时间较长后,进入产品生命末期,此时的故障主要是由老化、疲劳、损耗等因素引起,称之为寿终正寝。在中间的时间内,故障率维持一个较低的水平,为偶然故障期,也就是产品正常的有效寿命。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京东、天猫等平台上随机购买的延保和意外保服务的担保方都是第三方机构,且不对人为产生的意外提供服务,非常的坑,大可不必购买。对于官方网页的延保服务,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人形自走EMP体质,电子设备碰啥啥坏,再考虑吧,而且经常有送延保的活动,用到快出保修时间再续费也来得及。
7. 笔记本电脑的购买渠道
当确定好自己心仪的笔记本电脑之后,我们也要确定好笔记本电脑的购买渠道。倘若同学你在此时放松了警惕,对于商家的一些套路把握不清,就很容易落入他们的陷阱,以至于白白亏损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故对各个笔记本的购买渠道进行了解,作出合适自己的选择,不在最后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依然有其必要性。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笔记本购买渠道,作者将会根据市场上消费者对这些平台的综合推荐程度对它们进行排序,并对这些购买渠道进行点评:
7.1 京东自营、天猫官方旗舰店、品牌官方商城:
线上客服服务干练,不拖泥带水;品牌售后服务周到,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产品配置高度统一,与官方宣传一致。
7.2 华为、小米、苹果/微软等品牌的线下直营店:
直营店铺真机体验,便利购买决策;产品配置高度统一,与官方宣传一致;品牌售后服务优秀,但可能与线上平台有所区别。
7.3 拼多多百亿补贴:
百亿补贴的优惠力度极大,经常能够击穿消费者的心理防线;不过产品虽然保证正品但却不能保证全新,而且售后存在踢皮球现象。
7.4 闲鱼交易平台:
在闲鱼上买笔记本电脑相当考验个人的胆识和耐心,仅适合一些富有经验的老手。
7.5 不要在非官方实体店铺买电脑!
不要在非官方实体店铺买电脑!
不要在非官方实体店铺买电脑!
对作者本人2021年度的工作总结后,我们发现在本校区应对的故障排查和处理事件中有相当比例的笔记本电脑购入于非官方实体店铺。但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尽管这样的实体店铺在网络上早已臭名昭著,每年依然会有相当数量的同学在这些店铺购买笔记本电脑,其原因也无外是他们的父母在其中认识朋友。俗话说生人宰一半,熟人大满贯,这些店铺把熟人坑惨的经历已经是屡见不鲜,靠的就是以假乱真,鱼目混珠之章法。
甚至就在Hi-Tech电脑协会接待2022新生的过程中,就有新生被骗后来找我们哭诉,我们经过数小时的高强度对线才帮这位新生挽回了损失。
根据我们的过往经验以及一些网友的不幸遭遇,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实体店铺的套路。首先,店铺销售人员普遍存在模糊各项参数的含义,提出一些明显有误的概念,并且通过你的反应来试探你对硬件的认识水平;之后,当它们确认你的认识水平并不高后,他们会为你列出一系列的机型,并想办法诱导你购买使他们利润最大化的产品,甚至很多是旧机型,但若你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机型,他们也可能会采取诸如产品已经没货、故意使电脑蓝屏、编造不存在的用户体验等手段让你改变选择;其次,即便你成功买到了你想要的机型,你也依然要注意到实体店铺的配置不透明性,许多笔记本电脑的内存、硬盘、网卡都是可以更换的,更有一些厂商专门为线下渠道提供的机型提供较差素质屏幕的先例;最后,实体店常常会以各种缘由拒绝向你提供发票,以至于你在意识到自己被坑之后也维权无门,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不法侵害。
轻薄本
1.U4、无界
2.TBOOK
3.战66
4.魔法本
5.tb14+、16+
全能本
1.K6602
2.幻
游戏本
1.极光、蛟龙k
2.宏碁掠夺者擎
3.暗影精灵9
4.光影精灵9无界
5.天选4
6.大白龙
7.ROG
引用列表
[1]哔哩哔哩@逆狱。[逆狱]论机皇的基本素养——玩家国度枪神7plus超竞版评测BV1cm4y1B7Um
[2]哔哩哔哩@笔吧评测室 Thinkbook14+数据来自【笔吧】14英寸“水桶型”全能本,联想ThinkBook 14+评测 BV1RA4y1X7KB ;
米游社大别野科技区@AEW-HIT-Official 暗影精灵8数据来自 【评测】【暗影精灵8】《摆烂,然后成为躺赢的那个》https://www.miyoushe.com/dby/article/18296407
[3] 哔哩哔哩@嗨我是熊猫【熊猫科普】双通道内存有啥用?16G对比8+8G谁强谁弱? BV1s54y1i7UX
[4] 哔哩哔哩@极客湾Geekerwan https://www.socpk.com/laptopgpucurve/
[5]哔哩哔哩@硬件茶谈 【硬件科普】显示器的色域和色准是什么东西?他会影响哪些体验 BV1kk4y167rk
[6]哔哩哔哩@蒸気火鸡 USB:我又改名了BV1gg41187XR
[7]笔者手绘,来源应当是《微电子器件可靠性》 史保华
感谢名单(以下顺序不分先后)
1.前哈尔滨工业大学HITPC110
2.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Hi-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