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迄今最重磅发射!超长超重的问天来了,将组成最长中国空间站

2022-07-24 11:03 作者:轻舟一号  | 我要投稿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球以后,中国空间站任务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建造阶段,该阶段安排了6次发射任务,包含2次载人飞船、2次货运飞船以及2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将在今年底完成空间站建造工作。



在先后完成1次载人飞船和1次货运飞船发射以后,7月下旬即将迎来第1次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7月18日,“问天”实验舱与“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经转运至101发射工位,并于7月22日组织发射前系统间全区合练,目前,任务各系统已做好发射前准备工作。对于中国航天乃至世界航天而言,即将发射的“问天”实验舱都很特别,它将是世界现役最大的单体载人航天器,它的上行是2022迄今最重磅发射,也将带来最长的中国空间站。



世界现役最大的单体载人航天器


“问天”实验舱最大直径4.2米,全长约17.9米。入轨后,“问天”的太阳翼将进行首次正面展开,长度约6.5米,之后二次展开的正面全长约23米,整体翼展超过55米。太阳翼能够持续稳定地为舱内的实验载荷供电7.3千瓦以上。“问天”实验舱起飞质量约23吨,其中舱体质量约21.5吨,推进剂加注量约1.55吨。



在“问天”实验舱之前,世界现役最长、发射质量最大的单体载人航天器是“天和”核心舱,其最大直径4.2米,全长16.6米,起飞质量22.5吨。相较而言,“问天”将长度提升了1.3米,起飞质量提升了0.5吨,即将成为世界现役最大的单体载人航天器。



能力全面的多功能实验舱


“问天”实验舱为航天员提供了约50立方米的空间,包含三个舱段,分别是作为航天员出舱口的气闸舱、储备上行物资的资源舱以及用来完成科学实验的工作舱。除了“天和”舱,“问天”舱也为航天员提供了生活功能区,配备了3个睡眠区和1个全功能卫生区。“问天”舱内工作区噪音不超过60分贝,睡眠区不超过50分贝。



工作舱内搭载了八个实验柜机位,部署了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等4个科学实验机柜,这些机柜是“问天”最重要的载荷之一。同时,“问天”还拥有22个舱外载荷适配器,这些适配器布置在气闸舱外的暴露平台,可供安装等离子体原位成像探测器、能量粒子探测器等设备。此外,“问天”舱外配备了一个小型机械臂,其最大活动半径为5米,主要担负了精度要求更高的操作。在需要时,小型机械臂还可以通过级联装置与“天和”大型机械臂连接,组成长达15米的超长机械臂。



“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个实验舱,可支持开展单学科或多学科交叉的空间科学实验,为我国开展系列化长期空间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大平台。同时,“问天”实验舱还是空间站组合体控制和管理的系统及备份,具备组合体管理能力。总体而言,“问天”是一个能力全面的多功能实验舱。



最长的中国空间站


“问天”实验舱上行以后,将采用快速交会对接模式首先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组成2个主体舱段和2艘飞船组成的4舱船组合体。在该组合体中,“问天”对接于“天和”前向端口,“天和”居中,“天舟四号”对接于“天和”后向端口,“神舟十四号”对接于“天和”径向端口,组成了一个新的“T”形。在组合体轴向上,“天舟四号”长10.6米,“天和”长16.6米,“问天”长17.9米,轴向长度达到了45.1米,是一期工程当中中国空间站的最长状态。



同时,在构成组合体的4舱船中,“问天”发射质量23吨,“天和”发射质量22.5吨,“天舟四号”发射质量12.6吨,“神舟十四号”发射质量8吨,组合体总质量66.1吨,达到目前中国空间站的最大质量。按计划,当前组合体状态将持续至“梦天”上行前1个月的9月,届时“问天”将转位对接于“天和”侧向右侧端口,组合体主体舱段形成“L”形。



在“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中,使用了我国现役近地运力最强的“长五B”火箭,起飞质量达到了约849吨,而“问天”实验舱则即将成为世界现役最大的单体载人航天器,无论从火箭起飞质量、载荷质量、任务重要性而言,此次发射都是2022年迄今世界航天的最重磅发射!



近几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手控交会对接备份方案训练,确保“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迎接“问天”实验舱的上行,这将是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在轨迎来上行航天器。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

2022迄今最重磅发射!超长超重的问天来了,将组成最长中国空间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