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碟报中心——我的藏经阁

2019-11-09 10:09 作者:总华探长陶晴贤  | 我要投稿


      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原创作者声讨某平台卖假书损害他们利益的文章,当中还举了当年国产游戏因为盗版泛滥导致原创作品走向消亡的例子,这多少唤起了我上大学时的一段回忆。

 

      话说PC游戏光盘大约在1995年左右在国内盛行,由于WIN95的诞生使得玩电脑的门槛下降了不少,很多游戏载体都由8英寸软盘变成CD光盘。不过那时在个人电脑上运行的软件很多是盗版货,因为中国的游戏市场尚未大举开放,很多国外的游戏软件都没法通过正常渠道流入内地,于是盗版商很快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各种来自欧美日的盗版游戏纷纷粉墨登场。

 

      要说当年做盗版的还有点专业精神,光盘上大多会印上像模像样的图案,还用一个带封套的硬塑方盒装着,光瞄外表就有一种高大上的味道,而且价格还挺贵,比正版便宜不了多少,这与90年代中期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尚未普及有一定关系,你没有办法像今天那样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搜集游戏,因此大家都是通过光盘来玩到诸如《命令与征服》、《暗黑破坏神》、《古墓丽影》等经典大作。

 

      尽管随着网吧的普及,陆续有国内外的正版游戏软件在商店中出现,但大家还是习惯性地购买盗版,因为它们在价格上始终占有优势。在90年代末期,5元一张的游戏光盘已经成为主流,而且都卸下了硬塑盒的伪装,光盘的质量也更粗陋,上面通常只会印上简单的游戏名称甚至是谁都看不懂的代号,封套则统统以薄薄的纸皮包裹了事,既轻便也易于流通。何况大部分的国人版权意识还相当薄弱,购买盗版没有任何道德上的压力,更不会认为自己正在“犯法”。


      在我们刚上大学那年,中国进WTO的谈判进入了最后阶段,而欧美国家对中国诟病最多的就是盗版泛滥,认为一个不尊重知识产权的地方凭什么加入WTO呢。于是国家自90年代末就开始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不少盗版游戏和电影光盘都不得不由台面走向地下,至少很多“正规”的店铺都不会公然把盗版光盘拿出来卖。

 

      除了打击盗版外,国家也加大了宣传的力度,鼓励大家购买正版,支持知识产权。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开发和代理厂家掀起了“低格运动”,正版游戏价格大有“平民化”的趋势,普遍定价在48元左右。比如我最早入手的正版PC游戏《生化危机2》,利昂和克莱尔部分仅卖38元(共76元),比起售价仍在100元以上的《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2》等早期正版游戏确实便宜了不少。

 

      当然和那些卖5元一张的盗版光盘相比,它们依然是没有竞争力的,何况这些盗版光盘由单纯的复刻变成了压缩出售,比如早期的盗版基本上是将正版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假如正版制作了两张甚至三张的光盘,它们也照刻不误。但后期盗版开始进化了,不但将游戏变成无需光驱就能运行的“硬盘版”,而且一张光盘经常塞入两个以上的“硬盘版”的游戏。

 

      最经典的当数“藏经阁”系列,盗版商将游戏去掉了过场动画、音乐等不影响游戏运行的内容,然后把N个“瘦身”游戏塞入一个光盘中,使得不少玩家只需花5元钱就能玩到总价格达300元以上的游戏,受到不少人的热捧,特别是零花钱不多的学生。因此在广州电脑城的“地下”商场,盗版光盘依旧是铺天盖地,大学校园里的书报摊也成为盗版游戏的倾销宝地。

 


      至于敝人,自然没少光顾这些盗版软件,特别是一位从家用机时代过来的人,刚进大学那会目光还是盯在8位、16位和街机的怀旧游戏中,因此主要的选购对象是各种家用机模拟器光盘,后来在舍友们的引导下才逐渐增加PC游戏的比重。

 

      只是每次玩《星际争霸》和《暗黑破坏神2》等游戏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界面打开就是静悄悄的,除了点击菜单的声效外啥都没有;游戏里面同样是“静”得可怕,你只能听到人物的短语和冷热武器的撞击声,如果进入到战斗场合就更恶心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能让你脑子嗡嗡作响。

 

      那是因为盗版游戏将背景音乐和人物对话全删掉了,没有音乐的调和使得游戏中的战斗场面变成噪音大杂烩,可以想象一下当你玩清版或格斗游戏时没有背景音乐的感受。不过以上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游戏至少能进行下去,一些盗版游戏因压缩时缺少部分文件而存在着“卡壳”的现象,让你玩到一半就被迫弃坑,至于光盘质量差的不但安装不了游戏,连光驱寿命都会缩短。

 

      所以当正版游戏的价格逐步下降后,身边的同学包括我开始走上购买正版之路,一方面绝大部分正版游戏不存在上述会影响玩家心情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各路媒体的宣传下,大家的版权意识开始提高,认识到只有购买正版才能让游戏市场更健康地成长。

 

      这种话对于坚持享受盗版的玩家来说也许很“胶”,但也有不少人陆续加入购买正版的行列,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游戏开发者们的劳动成果,这点当年在广州完全可以感受得到,除了天河、大沙头等电脑城外,连一些分散在市区的个体店面也能看见里面摆满正版游戏包装盒,国产的有《秦殇》、《剑侠情缘2》、《新仙剑奇侠传》;进口的有《魔兽争霸3》、《生化危机3》、《博德之门2》等。

 

      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些盗版商换个马甲也跑来趟正版市场的浑水,最著名的当属“芝麻开门”系列,在2003年左右,以“芝麻开门”商标挂名的游戏软件大量出现在电脑城、购书中心等卖电脑软件的门店,它们的内容几乎囊括了国内外所有PC游戏,甚至连家用机模拟器都不落下。

 

      “芝麻开门”系列的价格相当便宜,1CD一般卖10元左右,虽然比地摊卖的盗版光盘要贵一点,但质量却颇有90年代中期盗版货的水平,不但碟面光滑、图案精美,游戏内容也跟正版一模一样,有的甚至连“CD-KEY”都有,除了价钱和包装,你基本挑不出任何毛病,这自然吸引了大量既想享受正版质量又舍不得花大钱的玩家慷慨解囊。

 

      于是在盗版和伪正版的双重打击下,国内的单机游戏开发彻底走向灭亡,游戏公司要么转型,要么转向网游市场,再也无法推出能与欧美日比肩的单机游戏了,对于我们这些曾经购买正版来支持国产游戏的玩家来说,如此结局实在令人沮丧。

 

八零九零游戏时光专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youxihuaijiu

碟报中心——我的藏经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