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硅集成电路工艺基础
书籍:《炬丰科技-半导体工艺》
文章:硅集成电路工艺基础
编号:JFKJ-21-006
作者:炬丰科技
集成电路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制膜工艺
氧化:干氧氧化、湿氧氧化、水汽氧化
CVD:APCVD、LPCVD、PECVD
PVD:蒸发、溅射
外延
掺杂工艺 扩散
离子注入
图形转换
光刻:紫外光刻、X射线光刻、电子束光刻
刻蚀:干法刻蚀、湿法刻蚀
工艺集成:运用各类工艺技术形成电路结构的制造过程
集成电路中的隔离
自隔离:MOSFET源、漏极的导电类型相同,并与衬底导电类型相反,所以MOSFET本身就被pn结隔离,即自隔离(self-isolated)。
源漏电流只有在导电沟道形成后才能形成,只要相邻晶体管之间不存在导电沟道,相邻晶体管间便不会存在显著的电流。
只要维持源-衬底pn结和漏-衬底pn结的反偏,MOSFET便能维持自隔离。
MOS集成电路的晶体管之间不需要pn结隔离,可大大提高集成度。
寄生MOSFET 略
如图所示,寄生的MOSFET以金属引线为栅、引线下两个MOSFET间的区域为寄生导电沟道、高掺杂区(2)和(3)为源漏。

因此,MOS集成电路中的隔离主要是防止形成寄生的导电沟道,即防止场区的寄生MOSFET开启。
侧墙掩蔽隔离 略
OCOS隔离工艺的改进 --- 减小鸟嘴
在亚微米集成电路制备中,对LOCOS隔离工艺进行改进,出现了减小鸟嘴,提高表面平坦化的隔离方法。
1. 回刻的LOCOS工艺: 略
2. 多晶硅缓冲层的LOCOS工艺 略
3. 界面保护的局部氧化工艺 略
侧墙掩蔽隔离
侧墙掩蔽隔离是一种无鸟嘴的隔离工艺
SiO2和Si3N4层的制备和普通的LOCOS工艺相同,但刻蚀时,除了刻蚀Si3N4和SiO2外还需要腐蚀硅层,腐蚀的硅层厚度约为场氧化层厚度的一半。通常采用KOH等各向异性腐蚀法,在<100>硅表面形成倾斜60度左右的侧墙。略
浅槽隔离 略
双极集成电路中的隔离 略
CMOS集成电路中的工艺集成 略
双阱CMOS
2. CMOS集成电路中的栅电极 略
3. 双阱CMOS IC 工艺流程 略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