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魏晋南北朝——中国美术史知识点分享

2023-05-06 14:54 作者:小华艺_  | 我要投稿


一、魏晋南北朝

1. 特征

东汉以后我国进入到了一个战乱时代,近四百年中,中国先后出现了很多汉族人和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政权间彼此征伐,政局动荡,原来建立的礼制摇摇欲坠。战争一方面导致经济下行,一方面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传统儒家信仰被动摇,新的思想有了一定的活跃空间。不同民族的人频繁接触开始加强了同期中国的南北方文化交流、中西交流的交互融合,人们思想自由、视野开阔。

我们一般用“人的觉醒,文的自觉”来称呼这个时代,社会的巨大变动引起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汉代的儒家观念受到了局部冲击,儒尊儒术的局面有一定的改变,对老庄思想实现了一种复归,呈现了一种思想界的自由活跃局面。士族文人崇尚老庄,在生活上追求一种纵欲放达的生活,精神上追求一种超然物外。这时候美术出现了自己的新气象,书画开始成为一种独立自我的表现方式。

美术上,这时期出现了大批专业画家,画家们的社会地位较高,在绘画题材上,画家们选用了文学作品进行表达。在表现形式上,人物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有所继承与新的发展,在绘画理论上,也得到了充分肯定。山水画也开始萌芽,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离出来,成为了一门新的画科。在美术理论上,魏晋出现了比较系统的绘画理论著作,在人物画和山水画中都分别出现了非常重要的绘画理论,对后世绘画理论影响很大。

 


 

2. 绘画

两晋时期的专业画家数量大增,被专业画史所记录下来,画家多有系统的师资传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创作新的画风,又影响了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创作。

 

2.1 顾恺之

顾恺之用笔紧劲连绵,被称为高古游丝描。

顾恺之的真迹作品并没有保存下来,目前存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三幅作品被归到顾恺之名下,是从宋代开始的。对照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其中有些人物、景物的画法,至少可以追溯到6世纪。因此,这些作品对于了解早期人物画与山水画的风格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多数学者认为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为唐摹本,其内容根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分为12段,每段题有箴文,现存9段。另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人摹本一卷。画卷的主体是描写古代宫廷妇女的节义行为,标榜“女德”。画家在表现上,表现了各种人物的身份、性格、互相关系,概括了一些贵族家庭生活的细节。人物造型准确、生动自然。全卷呈现出“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式的运动感和飘逸气息,体现出了中古艺术的秀雅和高贵。

 


根据三国曹植名篇《洛神赋》而作的《洛神赋图》现存宋摹本5种。此画以山水景物作为背景,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多次出现洛神和她的追慕者曹植组成了有首有尾的情节发展进程,表现了礼教束缚下的男女爱情受到压抑的悲剧主题。画中洋溢了顾恺之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把不同情节在一幅画卷中清晰的展示出来,以装饰性的手法处理山水树石,使画面连成了整体,主体人物更加突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诗意气氛。

 


《列女仁智图》也为宋摹本,藏于故宫博物院,系描绘《古列女传》卷三《仁智传》部分,今本尚存10段,描绘了古时多位富有节操德行的女性之事迹。这三幅画均以手卷的形式出现,观看时由右而左随展随收,类似传统竹简的阅读顺序。这种更具有私人性的形式也成为后来中国画的基本物质形式之一。

 


 

2.2 陆探微

陆探微师法顾恺之,他创造的秀骨清象的人物画对当时与后世的影响都很大,故后人经常以“顾陆”并称,将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画风称为“密体”。他的人物造型形象符合南朝士大夫审美趣味,称为“秀骨清象”,给人“仍觉生动”之感。陆探微无作品传世,但他的画风在当时的石窟造像和壁画及砖印壁画中有体现。

 

2.3 张僧繇

张僧繇南朝擅长画佛教寺院的壁画和人物潇湘,在建康的一乘寺绘制“凹凸花”,富有立体感,运用明暗晕染来体现块面关系,十分出名。可以看出他受到了外来画风的影响。他的佛教绘画风格独具,被称为“张家样”,是中古时代有影响力的佛教绘画样式之一。他在中国传统艺术表现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在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张僧繇在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受到启发,把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绘画中,形成了“点、曳、斫、拂”四个基本技法,使绘画“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这种点、曳、斫、拂的技巧与锋芒凌厉、森森逼人的气象,有别于以顾、陆为代表的“紧劲联绵,循环超忽”的密体画艺术风格,从而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疏体画,为我国绘画艺术奠定了疏与密的两种基本表现手法。

 

3. 绘画理论

在六朝之前,中国还没有出现独立的绘画史论著作。从东晋开始,画论以一种史论结合的风貌开始出现,这些画论的作者主要是画家和文人,他们也几乎都从事绘画创作。可见,中国最早的这些艺术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产生出来的。

 

3.1 人物画理论

3.1.1 顾恺之“传神论”

 


《历代名画记》里收录顾恺之的三篇画论,即《魏晋胜流画赞》、《论画》、和《画云台山记》,它们分别涉及对古代和东晋当代绘画作品的评价、绘画技法和山水人物画,是最早的一批独立成篇的画论。

 顾恺之的传神理论主要有三个理论要点,分别是“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传神写照”原文为:“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在画画的时候必须要重点抓人物的眼神刻画,眼睛对于传神来说最为重要。在顾恺之看来,被描绘对象的性格特征、内在精神实质必须要依附于形表现出来,传神必须先写形,写形是手段,传神是目的,必须通过对客体的外在形体的描写进而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实质,这就是“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是顾提出的认识掌握对象形神的方法。他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离开了“迁想”,离开了艺术家的主体意识,是不可能获得传神的艺术形象的。

顾恺之的传神理论,不仅是他评价绘画作品优劣的标准,也是指导自身艺术实践的准则。所以,他塑造的艺术形象都仪态自然、神情生动、栩栩如生。他的绘画作品同他所创的理论一样在中国艺术史上成为瑰丽的珍宝。

 

3.1.2 谢赫 “谢赫六法”

六朝时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绘画理论代表作《画品》(《古画品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评论绘画艺术的论著,是齐梁时代文艺评论和品藻风气的产物。谢赫在这本书中开创性的给出了中国绘画品评体系的体裁。

 


在内容上,第一部分,谢赫提出了绘画“六法”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六法分别是“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是对梁代以前绘画实践的全面总结,对后世绘画创作和理论探讨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誉称之“万古不移”。第二部分,谢赫将古今画家的画艺进行了品评,从第一品到第六品,分别进行了论述。这种品评的体例,也为后世不断沿用。

“六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六法"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气韵生动”是品画的最高美学准则,谢赫把它视为“六法”之本,其他五法是达到“气韵生动”的必要条件。

“气韵生动”,实际上是对顾恺之“传神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顾恺之把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借助于宗教和哲学概念一一“神”来表达,第一个把“神”引进了美学领域。谢赫把顾恺之的“神”,用具有基本相同含义的“气韵”取而代之。这个概念在形象上更具体化也更易于在绘画中借助于具体的描绘而表现出来。因为“神”本为宗教和哲学中的概念,其意较抽象、含糊“气韵”较之更为形象具体,可以以人的华绮服饰、体态姿容等外在形式表现出来。所以魏晋时代品评人物多用“气韵风范”、“神韵气力”这样一类字词。在谢赫看来,作品不仅要表现出外在的形和色,更要注重表现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画面才有生动感人的艺术魅力。

 

3.2 山水画理论

南朝刘宋时,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的山水画理论名篇,宗炳的《画山水序言》和王微的《叙画》。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第一篇专论山水画的文章,文章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山水画的创作进行了联系,试图揭示山水画的重要法制,建立了山水与儒释道等思想关系的联系,提供了中国美学观念中“澄怀味象”、“畅神”等重要观念。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可看,山水画理论也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但宗炳的论述对后世山水画创作和理论的阐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书法

世家大族内容世代都有传习书法的现象,在东晋书法家中,王羲之是标志性人物。

4.1 王羲之

王羲之处在楷书逐渐成熟、草书得到发展的阶段。他博采终长,创造出妍美的新书风。最出名的作品当属《兰亭序》,是对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在山阴兰亭举行的一次文人雅集的记录。现存多种摹本和刻本,摹本以唐冯承素摹本(即神龙本,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得名)最为有名,刻本首推定武本,均为唐代所作。《兰亭序》字体遒媚劲健,素来为人称道,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根据与南京东晋谢氏、王氏家族墓出土墓志的比较,掀起有关传世《兰亭序》真伪问题的大讨论,相关文章收录在文物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兰亭论辩》一书中。

 


4.2 王献之

王献之自幼随父习书,后世合称为“二王”,以行书与草书最为出名。代表作:《中秋帖》

 


 

 

二、作业分享

关于魏晋南北朝美术,我们做了传神写照和气韵生动的名词解释作业,与大家共同学习:

 


三、答疑分享

在课后我们针对魏晋的内容也做了答疑交流:

 

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华艺,

帮助同学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里有,

最优秀的硕博团队!

最全面的课程体系!

最贴心的课程服务!

加入华艺,助你一战成硕。

魏晋南北朝——中国美术史知识点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