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开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高分学姐考研备考经验分享

2023-07-31 15:25 作者:南开大学考研哥  | 我要投稿

本站法律顾问郑重声明:本文章为原创,版权在格瑞斯教育旗下天津考研网,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与传播!

各位研友大家好,由天津考研网组织的在读学长学姐团队为大家提供考研专业课备考经验分享,接下来我们给学弟学妹们讲解一下南开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考研整体概况和备考策略。

一、院系及专业介绍

11919年南开建校,1980年,南开大学建立法学系。法学系虽然建立的较晚,但是取得的成果是非常卓越的: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CSSCI刊物论文200余篇,国际知名SSCI刊物论文多篇。南开大学的法学学科评估是B+,虽然不像五院四系那样属于顶尖优秀,但是我们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南开是一所985综合院校,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很有名的。所以在南开就读法学专业无论是对于以后的就业还是出国、考博、考公都是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也相信咱们大多数报考南开的同学都是考虑到了这一点的。

南开的法学院是在津南校区,六号线直达,虽然在津南较为偏僻但是有地铁可以直接去市里也还是很方便的,总之津南的生活也还是很方便的。学制方面学硕是两年制,学制比有的其他的学校法学院少了一年,这其实在就业上是很占优势的,但是对于计划攻博的就需要好好计划这两年的时间了。学费也就是一年8000元,奖学金可以将此抵消,就相当于学费我们是不用交的,其实挺好。住宿费学硕提供住宿,一年1200元,宿舍环境还是挺好,毕竟是在新校区,空调也是必备的。

2)对于环境法这门研究生课程其实在一些学校是并没有的,我当时选择南开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南开其实有很多的优点,首先是985无可非议,其次它是不会歧视双非学校的学生的,在复试当中特别公平,老师们都非常慈善,最后南开的奖助制度也是非常完善的,对于我们统招研究生,只要你考上了那么研一就会有八千块钱的奖学金,正好抵扣学费,并且奖学金全覆盖是真的很好。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环境法这门专业。环境法我们都知道,它是一门新型的部门法,尤其是现在环境热点上来之后,我个人觉得以后环境法会慢慢的变热门起来。南开大学的环境法学我个人是比较推荐的,985的研究生肯定是在就业当中会具有优势的。有的学弟学妹们可能会说,环境法目前去哪就业啊,目前律所大部分都是要求民商法专业,而我们的环境法显然是一个冷门专业,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仅仅看当前的就业现状,我们要想象未来。在环境热点问题之下,国家政策未来不可避免的会重视环境问题,那我们的环境法学正好适应这一需求,也就会越来越吃香。包括现在也有一些律所是从事环境诉讼方面的业务、企业内部也会有环评机构、环境法律顾问,也可以选择未来考博、出国留学深造,这些都是很好的出路。所以不用担心你们出来不好就业,只要你敢迈出这一步,那么未来自然会有一盏灯是属于你的。

二、导师信息及研究方向

1、环境法学的导师

1)史学瀛教授(是博导同时也是硕导)讲授课程: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环境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其实就可以推测出来史学瀛教授在国际环境法上会比较关注生物多样性领域南开大学法学院碳中和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心(最新批准的科研项目一定要注意)、南开大学环境司法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可以关注碳排放交易、碳中和问题、环境司法诉讼问题的备考

2)申进忠副教授(既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从事环境诉讼领域的律师,可以说是将理论和司法结合起来)研究方向:环境资源法、国际经济法——从这里面我们是不能发现申进忠老师的研究方向,那么我们就从知网上面搜索申进忠老师的论文也就可以发现老师是注重司法领域的问题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法律责任。学弟学妹们可以这样来进行观察,包括任何一位老师都可以在知网上看看他最近几年研究领域在什么地方。

3)刘芳副教授(主要是将经济学和环境法学结合起来) 主要研究领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环境经济政策与法律,生态文明法治,环境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法等——可以发现刘芳老师更加关注经济和环境的结合,毕竟她的求学经历是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博士(环境经济学方向),所以循环经济、生产者责任延申制度等与经济领域相关的环境法政策是她关注的地方。

2、选择导师在初试环节和复试环节我个人认为不用太关注选导师的问题,主要关注自己的复习即可。从上面分析三位老师的研究方向来分析,史学瀛老师应该每年都会参与到试题的命题当中,所以他的研究方向的内容一定要多加注意,对于申进忠老师和刘芳老师研究方向我们同样也不容忽视,因为并不能确定究竟是哪一个老师来进行最终的命题,毕竟准备充分是肯定没有什么不对的。选导师这一块南开应该是放在了新生开学之后双向选择导师,那个时候你就需要将各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对比,看看哪一个老师的研究方向更适合你自己即可。

三、报考录取比例

相比民商法学和诉讼法学那样热门的专业,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环境法学相比之下就已经很少了,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1、招生的名额:看最近两三年的名额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固定在了2个或者3个左右,2021年招生的3个那一年都是统考的,没有保研到本专业的,2023年是在保研1个名额外又给了统考生2个名额。通过这三年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2021+2022计划招生数为4个,2022+2023的招生数也是4个(包括一个保研名额)——我个人推测,南开学硕两年制,这样两年的环境法学学硕总人数都控制在4人,那么明年我个人决定估计会降低计划招生人数了。不过这只是我的个人猜测,还要看看是不是还会有保研的名额的出现。但是学弟学妹们也不用恐慌,20192020年的招生人数还是很多的,有4个,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在我国环境政策下明年南开会不会改变较少的招生人数。

2、南开的复试线这两年是很高的了,同考研人数增多,南开想要多中择优有关。但是,我们也不能被这样吓到,在2019——2021年的分数线还是较低的,所以自己内心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进入复试线。这也是当初激励我考南开的原因,我当时看到有一年最低进入南开的分数是330多,而复试线就只有320多,我当时的信心就提升起来了。万一我也可以这么幸运呢?你们其实也应该这么想的。而且今年复试线是365,但是我们这个专业在365——385之间居然没有一个人,你们其实也可以看到环境法这个专业其实也还是比较好考的。

3、难度分析: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都很少看似竞争激烈,但是如果将专业课学好那么我们环境法学是很容易拿分的。南开的专业课老师我个人觉得并不会给你压分,反而说不定会给你出乎意料的分数。我当时看到我的专业课130多分确实震惊到我了。南开的题目也是很基础的,主要看的就是基础掌握程度,所以如果你的专业课掌握的很牢固,并且有一些辅佐资料的话我认为难度并不是很大。

四、参考用书及其他复习资料

参考书目我推荐是以史学瀛教授的《环境法学》为主,以汪劲教授的《环境法学》为辅。因为史学瀛教授的书是在现行有效的环境保护法之前出版的,而汪劲教授的书目是目前环境法学领域最新版的,二者结合的效果会比较好。

使用:对参考书目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就是基础的扎实程度,我的做法是第一步将两种教材对比来看,并且整理笔记并背诵(如果实在是没有时间,可以参照红宝书上对于史学瀛老师教材笔记的整理然后再对比汪劲老师的教材)。第二步是将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这几章结合现行有效的法律、国际条约再次对比教材进行学习、背诵,找出现行法律的创新点。将有关重要的法律多读几遍最好。主要目的是不将史学瀛教授的观点原封不动的搬出来,要看现行法律是否进行了相应的修改。第三步是根据史学瀛老师的教材画知识框图并再次背诵笔记,这样可以形成整个部门法的体系。一定要将知识框图划分的分支精细一些,不能忽视一些小点。也可以再画一个比较笼统的知识框图方便自己的背诵。最后一步就是查漏补缺了,将参考书再过一遍,对一些小点进行重要补充。在这个环节当中就可以看一些往年的真题,看有一些小点自己是忘在了哪进行补充并且再次将笔记背诵一遍。如果再有时间的话,我个人认为考前一周再把书看一遍、将重要笔记再过一遍最好。我个人就这样重复了至少五遍左右。

其他复习资料红宝书、真题及答案用于了解命题方向以及答题规范、预测卷用于复习最后阶段的模拟冲刺阶段。

五、复习建议及指导

1)南开所有的学硕题目都是在基础之上有一个拔高的特点,如果想要专业课的分数提高,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对于课本的内容一定要仔细看,不管是内容多还是内容少都要认真的看几遍。比如去年在简答题里出现的是对于国际环境争端解决的方式这一题,在史学瀛老师的教材当中有,但是内容特别少,如果不认真看就可能会导致这一个内容自己不太了解写不出来。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我在推荐参考用书时也提到:教材是比较老的,是2010年出版的,而最新的《环境保护法》是2014年修订的,所以教材当中的内容有的与现行有效的法律不符,所以也就考查了个人对于信息的筛查能力。我是将史学瀛老师的教材和汪劲老师的教材结合到一起复习的,因为汪劲老师的教材(2018年版)是属于环境法学当中最新的一本教材了,结合到一起就可以对现在的环境法修改了什么、创新了什么、学界对此又有什么不同的态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还将2014年的环境保护法和原有的旧版本自己进行对比,在看每一部分的教材时我也会对照与这一章节有关的单行法。例如污染防治法这一章,里面讲的有大气污染,那么我会将史学瀛老师和汪劲老师的教材结合起来,然后我再看现行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这部法律。但是我也并不是每一部单行法我都看,我只是挑选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来看。——这一阶段我花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久的,第一轮复习笔记整理是四个月、第二轮对于教材的对比是两个月、第三轮法条与教材的结合是两个月、第四轮知识框图的整理是一个月、第五轮对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是一个月。

2)在对教材内容掌握的比较熟练之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一些了,也就是说要找一些额外的辅助资料来让自己加深并提高对于环境法学里面具体内容的理解。之所以这样准备是因为我们的环境法学专业课不同于法学综合的一点就在于论述题。我们环境法学论述题有3个,每题占20分,但是这在法学综合题里面是没有论述题的。论述题与简答题无非就是多了一个的内容,就需要我们在课本之外找寻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一些司法实务的例子,还有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什么。所以,我也将一部分的复习时间放在了知识的拓展方面。在此,我主要介绍我自己的方法,以供参考。

扩展观点的查询路径:知网、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环境诉讼研究社、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人大官网--主要看的目的:对于一些实时环境信息动向的掌握,对于学界在同一研究方面的争议点是什么。可以将一些论文和新闻在自己的业余时间整理成一个阅读笔记样式,以后一周看一次就可以,这其实也是为后续的复试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

对于国外的环境热点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我建议对于一些英语好的学弟学妹们可以一周看一个小时的UNDPUNEPUN官网,这里面有国际上将要举办的环境领域会议,也有联合国对于我们环境热点问题的回应,所以这些网站是一个非常好既了解环境法的国际视角,也锻炼了英语的阅读能力。是非常不错的方法。

3)对于扩展知识的筛选问题:如果有的学弟学妹们看我这样整理非常麻烦,不知道怎么筛选重要的论文、新闻的话,我的建议就是第一在知网上找南开环境法学研究生导师的论文,看他最近的研究重点在哪,然后着重看这一领域的内容。我比较推荐可以作为参考的环境法学的学者:汪劲、蔡守秋、吕忠梅、秦天宝。第二我们可以在中国法律数据库当中看一下,最近几年环境法领域上的法律修订制定是在哪一方面,在人大官网上也可以看立法的工作计划了解最近的立法动态,然后再找一些与这方面有关的学者观点、新闻、司法实务。

4)知识的联合:将环境法与其他部门法相联系起来,民法典里面有关环境的法条、行政法、刑法、宪法与环境有关的法条要格外注意,同时如果关注法理学其实也可以发现里面有很多内容也是与环境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不应当固步自封,只是看环境法相关的法律,只了解在环境法领域内的环境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将各种部门法结合起来才可以形成整体的环境法理论树。有一年的论述题就是直接说怎么理解《民法典》当中的绿色原则,这其实就是将民法的知识和环境法的知识相结合了,考察的是知识的整体性。我们就可以说绿色原则是什么、在民法各编是怎么提现的、绿色原则是怎么在环境法当中观察的、绿色原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绿色原则对于环境法的重要意义等等。这论述题可以说是一道非常灵活的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主要考察的就是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基础知识巩固之后这类问题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了。

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一步:对于这些内容进行整理之后形成自己的一个观点,可以赞同、可以反对、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将此写出来我觉得在论述题上很加分。学硕就是一个做研究的过程,导师看中的是你对于某一问题是否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死记硬背。我也知道这一过程很难,但是我也相信凭借着对于环境法的热爱,咱们一定是可以的。

对于知识的扩展这一方面,我其实是没有投入固定的时间来准备的,我每周会有一天休息时间,在这一天的上午我会对专业课有关的热点、论文做一个知识的整理,这样持续了三个月左右,其实是找的零碎的时间来做的。另外,对于我推荐的公众号我有的时候会三天看一篇文章并将他们收藏在微信里,等到考前再看看这些文章。——这些都是要靠自己的自制毅力完成的。

六、试卷整体分析

1)题型:名词解释5*6、简答题4*15、论述题3*20——可以看出论述题和简答题的重要性

名词解释:主要就是最基本的概念,字数不用很多,写100字即可,如果遇到自己不会在教材上没有看到过的名词,那就想想最近的新闻热点有没有--强调灵活性:比如去年考查的一个名词解释里约宣言,我不知道怎么表述,但是我知道它是在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颁布的,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他的一项亮点,然后对我国的影响是什么我都写上去了。这其实也就是一种灵活的回答,也是可以的。我个人对于名词解释的准备就是从史学瀛老师的教材当中将可以出为名词解释的概念都整理了出来,两天背一页,反复背诵,加深记忆。

简答题:就是课本上的内容知识的记忆。如果对于教材的内容很熟悉,其实就可以将一些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是可以的。问风险原则和预防原则有什么不同。首先就是要把二者的含义写出来,然后再分点说明二者有什么不同,最后就这二原则在我国是怎么适用的,有什么不足之处也可以说出来——因为这并不是论述题,所以对于最后的这一块结论我们就可以简单的说一下表明自己的看法即可。

论述题:含义+教材内容+延伸内容。这几年的环境法学最后的论述题接近时代热点,所以在我们备课的过程当中也要特别关注热点:气候变化、碳中和碳达峰、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海洋问题(日本核废水排海热点问题)

2)难度:通过这几年环境法的真题可以看出,题目并不难,但是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属于基础知识和实时热点的结合,我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讲基础掌握牢固,不光是环境法学的基础,法学综合的基础也要掌握牢固。有的时候法学综合的知识可以运用到环境法上的答题上。

七、复试指导

我的复习方法其实在初试准备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将复试的内容同时也准备了,所以这也就是我最后复试其实只准备了不到一个月的原因。因为我对于一些学者的观点、论文、新闻热点已经整理出一个文档了,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再反复看几遍,再对于最近的两个月热点做一个补充就行了。——复试对于初试准备好的学弟学妹们并不是一个难关

简要说明去年复试情况:我们这一届可以说是疫情以来的第一次现场复试,没有笔试环节,只有一个面试,所以你在复试过程当中的表现就直接反馈给老师们。其实面对面的复试环节也是很好的,老师们会缓解你的紧张气氛,所以不用担心。

面试流程就是:自我介绍——英文回答问题——专业课面试自我介绍准备中英文的,因为你并不确定考官是让你中文自我介绍还是英文自我介绍,都准备一下以防不备。英文回答问题其实也就是针对你的自我介绍老师来提问的,我们的英文问题一般不涉及法律英语,所以学弟学妹们可以放心。平时多听一听TED演讲,和小伙伴或者自己多动嘴练一练英语口语。我建议对于英语口语不好的学弟学妹们,英语口语不要放在最后的一两个月,建议每天有时间就练一练。

专业课面试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南开的复试依然坚持是以基础为主,你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是一个加分项。要相信其实老师也是非常宽容的,老师问你问题主要是想了解你是否具备未来两年做研究的能力,是否值得被录取。所以也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是与专业课无关的,但是老师是想了解你是否具备从事科研的能力。对于一些专业性的问题,回答时也有主要一些规范:含义+现状+未来前景(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南开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高分学姐考研备考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