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告急,中特估-股权财政、AI-数据财政,谁能接棒土地财政?详解本轮财政变局

土地财政行至终局。下一个财政变局中谁能获利?
财政影响到每个人。
分税制改革->中央收取更多税收->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地方实行土地财政
土地出让收益占比从50%跌到10%~20%;
城市建设促使城投融资负债极具增加,量变达到质变,同时房价不涨,房地产企业拍地减少,城投自己拍地,负债继续扩大,促使地方走进死循环。
房地产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需要靠房地产税,养活公务员。
房产税征收初期,会导致房价大跌,但长期看房产税是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所以房地产税会来但不会那么快。苛捐杂税(房产税)对平民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坏消息。
另一个财政方式,股权财政。合肥市政府为例,股权投资带动地方产业升级,经济发展,GDP增长,财政收入增加。目前股权分红相比偏低;投资周期长回报高;国企承担了相当的社会责任,当前的估值体系从国外来,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特估。
数据具有价值,出让数据本身获取收益--数据财政。数据可能是人工智能竞争的关键。数字经济相关的税费收入体系还未完善,比较遥远。
最近的踩准康波和踩准财政红利的人(互联网大厂和房地产员工,房东)。下一个财政红利是哪些人获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