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曹操 字孟德

曹操 字孟德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统帅 A
(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张鲁于汉中,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蹋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惜乎孙氏负江海之固,昭烈挟巴蜀之险,而孟德老期迫矣。此其为烈与汉异也。)
武力 C+
(魏武少好骑射,尝临战手剑击杀数人。)
军谋 A+
(魏武机变无方,略不世出,临事决策,举无遗悔,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近古以来,未之有也。又注孙子十三篇,自作兵书十万余言。何正通赞曰:“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
智略 S-
(魏武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内政 S-
(魏武兴屯田,促开荒。知人善察,难眩以伪,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又抑制豪强,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流涕,然终无所赦。故能芟刈群雄,几平海内也。)
魅力 S
(魏武雅性节俭,不好华丽。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豪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孙权曰:“操之御将,自古少有。”其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