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结构化面试的底层原理啊!

首先要明确一点:
公务员考试(包括事业编、三支一扶、选调生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说它作为一种考试与高考、托福雅思等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其他考试基本上都是某种“专业能力”的考察,而公务员考试则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能力”的考察,很多岗位也需要专业知识,但那绝对不是最主要的(这也是“官”和“吏”的区别,虽然绝大部分人进入体制内都是做“吏”的工作,但是我们的考试绝对是按照选拔”官“来的,尤其是国省考)。所以这个考试的本质就是D在选拔后备干部人才,这看起来是常识,但又有几个人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既然是D在选拔后备干部,那我D选拔干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呢?
如果单凭行测和申论这两个考试科目来说,很多人可能认为是在考知识面、考智商、考写作能力。假如这是真的,那请你用朴素的生活经验判断一下:那些学习成绩很好、智商很高、文笔优美的天才们,真的适合做一名“公务员”么?
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就能发现在所谓的“知识面广、智商高、文笔佳”的背后一定还有更底层的原理在起作用,只有能够熟练应用这些“底层原理”的人,才是我D真正需要的“人才”。
那这个“底层原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我D最重要的两份文件。一个是D章,总纲里明确规定:D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另一个是20报告,里面有一整个部分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D立国、兴D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当然到了这儿,您可能还觉得这不都是一些套话么,这对我们的考试有什么直接指导意义?说的也不够具体啊。那我们再来看一下他在中央D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到的一点: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话都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大家应该能够理解指导我们整个公务员考试的底层原理到底是什么了吧。那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是从理论依据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公务员考试(尤其是结构化面试)的底层原理,视频里我用了8个题目从事实层面又论证了这个结论,大家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