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跨越关垭长城遗址(安康市平利县)
2016年国庆假期,我和家人决定去湖北、湖南旅行,清晨从西安(咸阳)出发,中午到达安康并参观博物馆。下午离开市区,驶上前往湖北的麻安高速,4点左右穿过关垭楚长城遗址,第六次来到湖北境内。这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朝秦暮楚”吧?

我们沿着麻安高速经过平利县城之后,在平利东收费站离开高速,顺着S308省道向东南方向,穿过长安镇继续向前,就是关垭长城遗址。
这一段公路非常平坦,周围的行人也不多,所以离开高速之后,一直都是我负责开车。公路平缓的向上,不时会转几个弯,但是行使了20多分钟后,公路骤然转了两个180度的大弯,并且猛然向上抬升,车辆差一点儿就熄火。好不容易驶上这段斜坡之后,将车停在路边,写有“关垭”二字的门洞赫然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楚长城的遗址了!

这里两山对峙,一道中通,周围山脉绵延陡峭,楚水东流有竹溪县,秦水西行有平利县,古时为秦楚两国的分界线。如今,这里是陕西和湖北的省界,站在公路上方的平台向东西俯瞰,两省境内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
陕西和湖北的界碑

长城西侧陕西的风光

长城东侧湖北的风光

沿着公路两侧的通道和台阶登上山坡,北面一段金黄的夯土台基向上方延伸,最高处达到五米多,这就是楚国长城的遗址。据说,夯土里拌魔芋浆、杨桃藤汁作粘合剂,坚硬如石,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侵蚀,至今还留有300多米的夯土城垣。

与之相比,南面的墙体破坏的比较严重,在茂密的树丛中,仅高出地面不到1米。如果不是旁边的界碑提醒,我根本不会把它与长城的形象联系起来。
这里曾是秦国和楚国的古战场,长城依山势而筑,背楚面秦,设有城墙、城楼、箭垛。堡内有屯兵场地,防守为阵地,进攻为据点,退却为屏障。因此,关垭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清两代,这段长城被继续使用,并且在镇压白莲教起义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36年,在修建汉白公路的时候,将山间的城体毁坏,所以我们不能一睹曾经的辉煌景象了。
“爱我中华,修我长城”,在陕西境内拥有大量的“野长城”,尤其是秦、魏、楚等国的长城,它们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万里长城的鼻祖,更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该给予陕西的长城遗产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