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喝了一杯中药奶茶,才明白养生的真谛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奶茶并不健康,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古往今来,为了让大家能放心喝奶茶,商家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大多数商家会提供“不另外加糖”的选项,而你我都心知肚明:不喝奶茶才是最健康的。
但无奈就是管不住嘴,就好那一口。

如今,人们喝奶茶的理由,似乎又多了一个。
近日,有网友发帖分享了自己在“柳州市中医院”尝试中药奶茶、中药牛肉面等食物的体验,引起不少讨论。
该网友表示,自己在朋友住院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柳州市中医院有“中药奶茶”,感觉特别神奇。

从网友晒出的路透图可以看到,她点的是一杯“水行姜桂奶茶”,售价15元。
包装以古风水墨画风格为主,包装上的文字则是多少有点俗套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我了解了一下,这杯奶茶的用料,主要包括桑葚、益智仁、生姜、肉桂等,的确很养生,中午喝了晚上甚至还能放纵一把。

实际上,“中药奶茶”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已经有了。
早在21年的时候,240年的上海老字号童涵春堂,就开始卖中药奶茶了。
但似乎因为缺少宣传,这两年一直不温不火。

今年三月,奈雪的茶和东阿阿胶的联名“阿胶奶茶”,就曾因为太过奇葩而冲上了热搜。

但真的由医院出品的“中药奶茶”,似乎柳州中医院是第一家。
实际上,早在去年10月,柳州中医院就已经在试点搞中药奶茶了。

当时他们还会在菜单里标出每一款奶茶的疗效,这个操作在今年的菜单里没有见到,估计是不想让顾客误会吧。

我了解到,制作中药奶茶的地方,是位于柳州中医院东院的“食药同园”就餐区。
看名字你就知道,这个地方主打的就是一个“食药同源”。

而且他们可不止是做做样子,里面的菜品可以说相当丰富,我在网上就找了三张不重样的菜单,先说饮品类的。

饮品类主要以中药奶茶为主,其中包括下了金银花、薄荷的银荷奶茶;
下了茯苓、芡实的保和奶茶;
以及上文提到的水行肉桂奶茶。

粥粉面汤类更是重量级。
主要食材以羊肉、牛肉、排骨等为主,但每份菜品加的中药各不相同。
粉面的价格都在20元以上,粥倒是比较便宜,统一6元。

这些主食同样添加了中药元素。
比如前缀带“暖洋洋”字眼的就加了生姜、豆蔻、砂仁等味辛的中药;
前缀是“元气满满”的食物,则加了黄精、葛根、肉桂等能通经活络的中药。
别以为加了中药就影响面条的味道,从网友点的面条来看,整碗面看起来还是很有食欲的:

最后就是糕点类。
不仅有中式的包子,还有西式的吐司、蛋糕、欧包、法式甜点,价格在6元—32元不等。

如果不看上面贴的字,我大概真的很难和中药联想到一起,这做得真不错吧都:

当然了,既然是柳州中医院,为何不来一碗香香的中药螺蛳粉呢。
不过螺蛳粉加了中药真能养生吗,我很怀疑啊…

据去过的网友介绍,这些加了中药的餐点挺受欢迎,在饭点时人比较多,需要排队等座。店员表示,周末正常营业,但目前不支持外卖。
而柳州当地似乎也对“药膳”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
我在广西柳州卫健委官网搜索发现,当地药膳文化风行。
去年6月,柳州市第一届中药壮瑶药药膳大赛就在市中医医院东院举行。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问了:
在奶茶等食物里加入中药元素,真的能养生吗?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吗?
食品工程博士、科普作家云无心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
食药同源的中药材可以加入到奶茶等饮品中,虽然养生作用不大,但不至于有害;如果所加中药材属于药物,就存在风险且属违规行为。

我检索发现,菜单中所标的茯苓、芡实、黄精、葛根、肉桂、金银花、益智仁等材料,都在卫健委官网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之列。
大体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大家图一乐去尝尝鲜可以,但如果指望这些加了中药的食物能治病养生,那恐怕是不太现实了。
如果有小伙伴觉得不舒服的话,就要尽快看医生哦,喝一杯中药奶茶是救不了你的哈。

从菜单的丰富程度以及出品的照片看,柳州中院也是比较认真去对待,不是搞噱头的。
何况由医院做的药膳,总比路边一家店自己配的要更靠谱一点吧。
柳州中院的这波操作赢得网友的一致好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既能给医院提高收入,又能宣传一波中药。
强烈建议其他中医院也搞一下噢,如果能刷医保吃就更好啦(眼神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