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陳寶琛墓志銘 【近代】陳三立.撰

2022-10-03 17:47 作者:舞胎僊館門外灑掃僕  | 我要投稿

清誥授光祿大夫贈太師陳文忠公墓志銘


歲在旃蒙大淵獻,春二月庚辰朔,太傅閩縣陳公薨於舊京庽邸,年八十有八。喪聞,贈太師,特謚文忠,他恤典如故事。自初喪至殯,遺臣宿儒、門生故吏及後進承學之士,詩文誄輓,相屬不絕。蓋公之薨,而盛德舊學、耆年高位冠冕羣倫者盡矣。


公諱寶琛,字伯潛,號弢庵。曾祖諱若霖,刑部尚書,未易名,公修《德宗實錄》成,進秩太傅,具疏陳情,乞回所授,加恩先代,得追謚文誠。祖諱景亮,雲南布政使。考諱承裘,刑部郎中。皆以公貴,贈光祿大夫。妣林,一品夫人。有子六人,公其長也。


生而英敏,年十八,以諸生舉於鄉。越三載,成同治戊辰科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光緒乙亥大考,擢侍講,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至內閣學士。公夙秉庭誥,以忠孝自厲,既早達,益感激發憤,言事前後章數十上,所論列多防邊禦侮、進退大臣、安危根本至計。而論中官與護軍鬨,不宜重護軍罪,弛門禁,開內監驕橫之漸,及停止恭送孝貞顯皇后山陵,非聖朝所宜,寧緩奉安,須皇太后康復,皇帝親臨,用重典禮、隆孝治,皆言人所不敢言。當是時,公與宗室侍郎寶廷、張學士佩綸、張文襄之洞並以直諫有聲,天下想望風采,號為“清流”,尤推公能持大體云。


癸酉、乙亥,兩充順天鄉試同考官。己卯,甘肅鄉試正考官。壬午,江西鄉試正考官。就授學政。甲申,法越事亟,公與張學士疊疏論和戰利害,朝旨以公會辦南洋,張公會辦福建海疆事宜。比公至江寧,事權多不屬,所疏請又不盡用。講將成,丁林太夫人憂歸。張公坐軍敗遣戍,公亦以所舉人失當,降五級調用,於是終德宗之世不復出。


宣統改元,始起復原官,特命掌禮學館,尋補閣學,充資政院碩學通儒議員。辛亥五月,簡山西巡撫,未上,更命以侍郎候補,授讀毓慶宮,兼充弼德院顧問大臣。俄改補正紅旗漢軍副都統,授讀如故。秋,武漢難作。冬十二月,遂有遜政之詔。或語公曰:“可以退矣。”公曰:“吾起廢籍,傅沖主,不幸遘奇變,寧忍恝然違吾君,苟全鄉里,名遺老自詭耶!”《德宗本紀》《實錄》次第成,授太保,晉太傅,迭拜賜朝馬紫繮、雙眼花翎,暨御書扁額、楹聯之屬,恩禮有加。公益朝夕納誨,兢兢自效。


甲子十月之變,公衣冠立神武門外,不得入。聞車駕幸醇親王府,亟奔赴。旋定策出狩天津,事秘不聞,公亦終未嘗為人言也。所進講,大要主修德奉天、時循遵養之義,靜以觀天下之動。丁巳五月之役、辛未十月東北之行,皆非公本謀。或以怯懦見疑,公不自別白,惟端居深臏,太息而已。疾革,顧諸子曰:“死矣!吾有所負疚,極不能忘者,今且奈何?”


烏乎!公少壯翔歷華要,銳欲以澄清自任,舉事一不效,為忌者所中,投閒山林,幾三十稔,垂老再起, 而國事遂不可為矣。躬所遭值,曠古未有。膺保傅之重,義不能一死自謝。知其不可為,又不忍臨難而去之,然負羈紲者十年,蹇蹇憂勤,以終其身,完千古君臣正義於垂絕之日,雖異趣者莫不欽公節操、悲公之用心,而歎公所以自盡者為尤難也。


公內行敕備,退居侍養光祿公十載如嬰兒。與諸弟學行相切磋,老而彌篤。督學江西及在鄉里時,佐助長吏,所興造多可稱者,尤以長養人才效最著。善書,工詩文詞,他人得一足以名,然於公為細行矣。著有奏議若干卷,詩文集若干卷。


配王夫人,先公十四年卒。側室梁氏、楊氏,贈淑人;劉氏,封安人;林氏。子懋頤,殤;懋復,乾清門頭等侍衛;懋侗,前度支部主事;懋艮、懋需、懋隨。女七,皆適士族。孫緟、繼、絜、紘、綮、紱、繁、綿,孫女七。


懋復等將以其年十月癸卯,歸葬公於王夫人前所葬之閩縣君竹山,授狀督銘。三立,公壬午主試所得士也。往公出遊江南,歷獲瞻聚,比歲復同旅故都,備聞公之志事,雖老病,曷敢辭?乃泫然著其大節,而繫之銘。銘曰:


捷馳亨衢,震奮雷聲。方壯而踣,挫銳磨英。

匪挫匪磨,浩氣承軻。倫紀攸扶,倚此番番。

朝有元老,帝曰人瑞。佩服陸離,取禦魑魅。

萬變一瞥,彌縫盡瘁。劫運自天,聖哲莫違。

道義在躬,孰予是非?孤照百世,冥接歔欷。

聽水之齋,鼓山之陽。昔也寤歌,魂精徜徉。

歸翳忠蛻,巖榮谷馨。揚揭貞素,允顯下庭。

陳寶琛墓志銘 【近代】陳三立.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