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盲盒一样开出的【西藏秘密】
能无意中看到这部电视剧的心路历程,和我看这部电视剧过程中自己的感受一样动人、精彩、婉转、曲折。今天的我有点无聊,那就让我慢慢写来吧。
其实一直以来在对影视、文学甚至游戏等方面的发现和欣赏,我对大多数人和身边人推荐的作品一直抱有某种程度上的不信任和怀疑。甚至是那些主流媒体高分评价的作品,只要看了不是自己喜欢的,那就被我无情划入黑名单,无论多少人吹捧。这就是我的原则和特点。我时常想,鉴于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别人凭什么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自己有什么样的审美呢?当然,如果是自己推荐给自己的作品,或者自己无意中发现的,我就宽容大度多了。不好看就弃了。假如好看,我还会给自己刷上一层“还是我自己更了解自己”这样一个光环。沾沾自喜。假如更加巧合的是这个作品评分很高,我还会无端生出“看来我的审美还可以”这样的情怀。这样看,说不定自己是个自恋的人。
【西藏秘密】是我在自己刷一个科普性质视频(主要就是解释“转世灵童”)的时候,视频弹幕中发现的……至于为什么要找“转世灵童”是因为我看了“仓央嘉措诗传”;至于为什么要看“仓央嘉措诗传”;是因为我买了一套讲古诗词的丛书。至于为什么要买古诗词的丛书是因为我有对古诗词不了解但是偶尔还想了解一下这样的心理。所以说来说去,回溯到最初,要感谢自己的求知欲。
其实“仓央嘉措诗传”也是我无意中开到的一个我并不反感甚至惊喜的盲盒。原本以为看一下了解一些作者写过的诗和其释意作罢;谁知道书的作者显然没有这么肤浅;他从仓央嘉措的上一任,五世达赖喇嘛讲起;一直到仓央嘉措出生,被认定为活佛和他被接到拉萨任六世达赖喇嘛以及之后的事情为主线,叙述了仓央嘉措从童年到成年的经历和奇遇。可以说传记的成分占总书的2/3;因此,这本书被我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假如不是这样的形式,我想这本书被我翻1/2就弃了……我觉得我大抵是属于对他的诗并不真正感兴趣,而对他这样的人,却有着比好奇心更加浓重的需要深入了解一番的心情。也许,仅仅因为他是一个名人吧。在知道他这个人的时候,我几乎背不出来一句他的诗,在知道他之后,我觉得他本人的经历比他的诗更精彩,于是,我其实并不一定需要再了解他的诗了……
【西藏秘密】是我怀着郑重而严肃的心情打开的一部我以为是纪录片的“纪录片”;谁知道看了三五集,我发现它是不折不扣的剧情片,其精彩程度不亚于若干年前火爆的【甄嬛传】;从宫斗的角度看,其内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部电视剧前几集就能抓住观众的心……无论从了解西藏的历史,人文风貌来看,还是从了解西藏一个或几个家族的命运、盛衰成败来看;这部剧都很精彩。它还兼具了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对人性的拷问……可以说整部剧像一副恢弘大气的画卷,并且跨越了时间的长河,显得沧桑而凝重。
其实我不太想用盲盒这个词,原因就是它太潮流了。
对于突然火起来的东西,我觉得我都存在一种莫名其妙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