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小学生谈谈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预防结核病(受教育部门委托为中小学生预防结核病所
和中小学生谈谈日常学习生活中如何预防结核病(受教育部门委托为中小学生预防结核病所做的报告) 一、了解结核病的危害 很多同学都读过《红楼梦》,大家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林黛玉也印象深刻,林黛玉从小体弱多病,需要常年服药,经常咳嗽,病重时还会咳血,年芳17岁生命就已经结束。但很多人都很好奇,林黛玉究竟是得的什么病?其实林黛玉得的是结核病,在古代称为痨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 结核病对人类的健康危害相当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多年来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结核病死亡人数十多年来首次上升。由此可见注重结核病的预防是多么的重要!由于我们中小学生是稚阳之体,自身免疫力还不够强大,因此注重结核病的预防就更显得尤为重要。 二、掌握结核病的预防方法 1、及早发现和治愈传染源 一名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可传染15名健康人,传染主要发生在未被发现治疗之前,因为传染源在未发现前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手段,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密切接触,接触者容易被结核菌感染。因此首先应该尽早地发现隐藏在人群中的传染源,并予以彻底治疗,才能缩短传染源的传染期。早发现才能做到早治疗,且可选择的药物多,治疗费用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大,病人容易耐受,治疗可顺利进行,治愈的可能性大,从而减少治疗的失败率和结核菌在社会中的传播。肺结核病人常有慢性咳嗽、咳痰和咯血症状,有的病人尚有发热、胸痛、盗汗、乏力等症状,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3周或有相关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检查。如确诊为肺结核要正规治疗,完成规定疗程。 2、减少结核菌感染者 发病感染结核菌后,约有10%的人可能在一生中发生结核病,主要决定于抵抗力和感染结核菌数量,降低发病风险的方法有: (1)增加人体抵抗力,注意生活规律,避免长期工作过累,精神紧张;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偏食和为减肥造成营养不良;并注意适当锻炼、运动。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后,结核菌可在人体内长期存在,一旦人体抵抗力降低,结核菌就可能快速繁殖,人就可能患结核病。锻炼身体与合理营养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减少患结核病机会。 (2)预防与结核病有关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可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4倍,艾滋病使结核病发生机会增加30倍,其他如矽肺、胃肠道疾病、肿瘤、脏器移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均可增加结核病的发生。 三、我们中小学生尤其注意的是如下方面: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结核病患者咳嗽时应该以手帕掩口,最好将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烧掉,痰杯应浸入2%煤酚皂或1%甲醛溶液中,约两小时即可灭菌。结核菌对湿热的抵抗力最差,煮沸15分钟即可杀灭。患者的衣服,手帕、被单等经煮沸后在洗涤。主要应该防止痰液污染,日常消毒采用70%的酒精最为有效,结核菌接触15-30秒后即被杀死。牛奶必须经过低温灭菌才可饮用。 (2)注意饮用开水,少喝生冷饮料 “形寒饮冷则伤肺”这句话出自《难经·四十九难》,意思是说,人体感受风寒、寒湿,或饮食生冷,均可损伤肺脏。《灵枢·百病始生》也提到“重寒伤肺”。 肺在人体的较高位置,位于五脏六腑之上,中医称为华盖,所以,感受风寒或者寒湿时,肺先受之。肺的功能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肺气足,则卫外功能强,可以抵御外邪。如果天气寒冷,或气候骤变,穿得单薄或者没有及时添加衣服,就会导致形寒。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出汗后,汗孔张开,腠理疏松,此时如果突然进到空调房中,或者空调温度开得太低,人在空调房中待得过久,皮肤肌腠反为寒气所遏,所以,在本当出汗的夏日却不出汗,活动后出大汗立即减衣或吹冷风,都容易导致形寒。 肺外合皮毛,形寒后,人体肌表就会感触寒邪,所以就会伤肺,孩子容易出现发热、流涕、打喷嚏、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生成气血。而脾在五行中属土,肺脏五行中属金,土生金,脾和肺属于母子关系。如果经常或者过度食用、饮用寒凉的食物、药物,必然会伤及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母病及子,脾病会连累到肺,故饮冷伤肺,导致咳嗽。 正如《素问·咳论篇》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邪因而容之,则为肺咳。” 冬季天气寒冷,保暖不慎,寒邪从肌表入里,伤及肺脏,就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气喘等症状。而到了夏日,天气炎热,孩子如果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寒气因此由表入里,就会伤及肺脏。而给孩子经常吃寒凉之物,如冷饮等,或吃过多的水果,寒从口入,损伤脾阳,更伤于肺,内外皆伤。这种情况被中医称为“重寒”,既外感风寒或寒湿之邪,又饮食生冷,均损伤肺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