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点不景气啊,这家的飞机厂1年只交付了17架战斗机!

2021-02-24 15:30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俗话说“运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句话用来评论北方大国的飞机厂,倒是非常贴切的。1990年代,某霍伊非常不情愿地出售了24架从来没有外销过的苏两拐双发重型战斗机,结果等于找到了超级带盐人。在此后短短20年内,居然卖出了数百架的SU 系列战机。加上许可证生产的,SU式重型战机在国外装备了1000架以上;远远超过其本国空军装备的不到400架。大量出口自然带来了滚滚红利,让该飞机厂成了北方大国军工的一面旗帜。与之相反,当年虽然大力推销,但是却没有被带盐明星看上的米格战机,却一直火不起来。不但出口数量差一个数量级。甚至连名气都给搞坏了。最近30年来,几乎每次局部战争,都有米格机被击落。米格29系列更落得一个“最佳三代靶机”诨名。


由此可见,找到合适的带盐是多么的重要。不过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曾经红火了20多年的苏两拐系列,在最近10年的状况,似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外销数量迅速减少。而北方大国所有战斗机的年产量,在大约六年前掉下50架以后,明显是一年不如一年。有越来越不景气的趋势。前两年还能维持年产30来架的水平,但是这个鼠年。却只生产和销售了17架战斗机。也就是2架米格35;4架苏34;10架苏35和仅仅1架苏57。如果要好看点,那么还可以加上4架雅克130教练机。勉强维持交付战术飞机20架以上的最低标准。不过大多数大国空军和他们的航空工业,一般是不把教练机归类于战术飞机当年的生产和交付量。17架的交付量,已经落到了和大多数西欧和北欧国家差不多的交付水平。


完全和当今航空交付能力的两大国没法对比了。因为超级大国在去年,仅仅F35这一种隐身机就交付了129架。加上F15EX,总交付数量接近150架。而新兴大国虽然具体的交付数量不太清晰,但是2大主力厂的隐身机和三代半加起来,绝不会少于129架的水平;如果再算上30架左右的外销枭龙的主要部件。不算教练机,纯粹战斗机的当年总交付量甚至还要超过超级大国的同类产品。因此进入21世纪的第3个十年,出现了两大国的飞机交付量交替领先。而其他从第3名以后的各方加起来也不如2大国交付量一半的情况。等于是前两家基本是一骑绝尘,后面的各家连吃土都赶不上新鲜的了。作为北方大国来说,最近两年也不是不努力。甚至最高C出面亲自推销苏57战机,但实际效果非常的不理想。前几个月又说北非某国,


即将成为苏57的第一个海外客户,甚至还捎带着买了不少的苏34,但是这类消息实在是重复太多。在任何实体机交付给客户家里之前,这些传闻都只能听听,算不得实数。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说到底,主力战斗机销售状况不好,除了复杂激烈的国际ZZ因素外,还在于产品本身是否先进,有强大竞争力。在这方面,其实很难乐观起来。


有点不景气啊,这家的飞机厂1年只交付了17架战斗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