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批判“精艺古建筑”

2023-03-27 16:46 作者:怪小恒Seki  | 我要投稿

    他的新视频又给我创沉默了,在27号之前的4、5个视频已经变成了音乐加视频,而没有那些指责建筑学教育忽视本土古建筑的配音。结果今天又听到了这个听过数遍,让人魂牵梦绕的声音。以及飘过得弹幕说,他的视频全部是盗用的。还好,多数的文字早于这个遭遇就已经写下。而这段放在开头的话是最晚写的。

    就是他,他的视频苦闷无聊得令人难受,重复的配乐,重复的视频片段,重复的文案,组合成一个个时长一分钟上下的视频。好似有固定得发送周期,每天一个,或者隔天。然后配上一组贬低所谓西方的现代建筑方,反向抬高本土古建筑方法。而他所谓的方法,深入细节只是那些精美雕刻艺术。而他最为吹嘘的所谓榫卯,明明是把结构节点的强度降低了,远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抗剪切抗弯曲的强。

    

    更有甚者我已经开始怀疑他所截取的那些片段来自的视频还是他盗取的。连续观看,其重复性,让我几乎感觉到时间的虚无,仿佛昨天就是今天,今天就是明天一般。

    其实他大可以讲同时期本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那些杰出的作品。比如说应县木塔和他同时期的比萨斜塔,都在60米左右的高度, 比萨采用大理石,地基不稳导致的倾斜,而应县木塔采用木制结构,遭遇过数次地震。抛开这些也可以谈那些教堂的开间,一个贴吧里面的帖子说,多数的教堂的开间在12米到15米左右,而紫禁城故宫里的那些大殿的开间也在十米以上。同时代的东西方的建筑技巧在石与木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只是关键在于木质结构建筑的宏大程度是受控与树木尺寸的。依赖于木头这个材料的生长时间。比如说嘉靖道长需要修遭了火灾的宫殿,明帝国实控境内的森林在云南才有符合条件的木材。而这些原木的生长年限可能在百年以上,就像,丹麦林业局200年前为重建海军,种下9万棵橡树,直到2007年终长成可以制作战船的交付标准。就说在木结构时代我们的制造业,需要木材的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是缓慢的。而混凝土材料,以及钢筋从开采原料到成品,这个周期速度,是木材无法比拟的。本土古建筑技巧的没落,是生产力的问题。

    而像这位盗视频,配上重复文案、音乐,其目的十足可疑。



批判“精艺古建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