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人才引进有编制的硕士博士,有多少人后悔了?

2023-07-26 19:00 作者:高校人才网  | 我要投稿

这里所说的人才引进事业编,并非和大学老师一样单位都是高校,所以实际的工作区别,也不仅仅是「有无编制」。


一些硕士博士“盲目”为了编制去某某事业单位,最后却因为“工资低、晋升难、服务期限久”等问题,难以逃离的也大有人在。


图片
图源:知乎


本文将分情况讨论:事业编制的岗位,真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吗?


为了一个编制,他们进入了“围城”


情况一:落实编制时间太久


同样是承诺给编制的岗位,有的单位落实编制几个月到一年以上不等,甚至试用期已过,仍在和人才“画饼”。


有的事业单位,招考时承诺“有编制”,等你考上了,又说“编制没位置,来的话要等明年。”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有的地方的人才引进岗位是临时增加上的,尽管有招聘公告上有名额,但财政上并没有沟通后,不确定这个编制到底能不能审批下来。


这就会造成“人在,编不在,钱也没有”的状况,引进的人才自然就“踩坑”了。


情况二:借调普遍,工作调动频繁


有人说没编制的人都是“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其实有编制也一样。拿“编制周转池”举例,即便有事业编制在身,按照规定,哪里岗位需要人就会被抽派过去。


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挂职”不是新鲜事儿,江西临川就为了引进人才帮助当地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就打出了“事业留编,企业用人”的口号,服务期一般是2年,到期以后还可以继续延期。


“挂职”期间,还会就工作成果进行打分,结果也会影响有编的派驻人才评聘职称、评优评先等。


图片


编制稳定,工作内容能发挥专业性,这是好的一面。另外一面,不够稳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挂职去新单位的人一般不明确具体的工作分管,由于派驻人才的人事关系仍在原单位,责任上来说也要有所界定,所以人才主要做的是协助工作。


事杂,且多,很多人说这是“锻炼”去了,挂职后回原单位也许会得到“重用”;


但其实现实里很多事业单位,会把原单位里没有“关系”(两重意思)的新员工,特意放到其他单位去用。


大有一种——单位缺你也能正常运转,你对单位来说无足轻重的意思。


情况三:异地环境无法适应


小Z是一名走人才引进上岸事业编的硕士,说到为什么放弃了好不容易到手的编制时——



“入编办了几个月,工资也从有编以后的那个月才开始发,起初的工作是帮领导写材料打电话,我本来就是想躺平的,虽然觉得工作没有意义,但是朝九晚五还可以接受。”

“后来就不行了,单位有了驻村任务,我听不懂当地人方言,县市下面的更没法交流,而且你代入村里人你也能想象,村民们都是沾亲带故或多或少有点讲究家族的,我一张嘴就是外地人,工作也不被认可,很无力。”

“每天听群众扯皮,挨骂,周末不让回家,因为要值班等随时有可能来的领导检查,有次重感冒发烧难受到下不来床,还不让请假……就算辞职赔半年工资我也要走,受不了了。”


许多过来人大吐苦水,表示一定要把“异地不考编,考编不异地”这句刻烟吸肺……


情况四:待遇太低,人才补贴不稳定


事业单位的待遇主要看转正后的定级定岗,哪怕是县级的事业编,也会有「工资比市级事业编的还多」的情况。


引进事业单位后,硕士博士一般比普通考进事业编制的再多几百到几千块不等的人才补贴,但是有的地方财政钱不够,补贴就迟迟没有下文,每个月到手工资仅够温饱。


图片
图源:知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经济发达的省市,政务服务水平也相对较高,高学历人才也更加聚集,硕士博士首先想尝试的城市一般都是北上广深。


可是,由于一线城市不缺人才,“僧多粥少”的情况更加普遍,现实是相当一部分普通硕博走人才引进,回二三线甚至更小的城市发展了。


那么以上所列情况就可能无法避免。


同样是事业单位,高校怎么样?


大部分高校的编制是提前落到岗位上的,一旦面试通过,往后就是体检、签合同、落实编制、转移户口的流程。


即便你是没有编制的聘任制老师,大部分高校在招聘公告上也会有“与编内同工同酬”,而且高等教育的财政收入比起其他行业也相对稳定。


当然,高校事业编也不全然就没有“缺点”了,也有一些硕博人才不能适应高校的环境,哪怕有编也辞职了。(具体可参考本号《高校事业编,辞了!》一文)


但学校环境相对单纯(多是师生、校友关系),学术氛围更浓,知识水平在人际交往的地位更高,同事层次也比较向上,还能拥有偶尔放松一下的寒暑假,匹配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


硕士博士选择机会多,“先就业再择业”虽然有一定道理,但盲目为了一个所谓的“铁饭碗”,就随便去一个体制内单位的做法,其实也不太可取。


或许,「编制」就像一条锈迹斑斑的铁轨道,有些人不一定适合这条路,但却怕其他未知的路走向“脱轨”,从而远离了最初的目标。

走人才引进有编制的硕士博士,有多少人后悔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