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演员的片酬|萌芽期与爆发期(1982~1992)
之前做过一期《业界演员的片酬|真的不如你想象的多》,有些人觉得与他们认知到的不符,就有人说之前有看到XXX自曝到手300万円的片酬,我一看这位人物已经是十五年前的来前辈的,早期的业界演员片酬确实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所以我们也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各个年代业界演员的片酬情况吧。

在1982年之前其实业界相关的薪资就很高,如果大家对于《全裸监督》有印象的话,70年代的【村西透】仅凭偷录的录音带就能一卷3000円的价格批发给店铺,当时单纯的录音带零售就能卖到5000~1万円的价格,因为在那个年代在大人产物主要是写真图册,一本图册的价格就能开到6000~10000円的价格,所以当时知名的写真的模特一本写真就能到手数百万円,所以当时【村西透】做杂志的时候,波塞冬(其实就是宇宙企画啦)的老板出来谈判一扔就是数千万円的见面礼,因为当时竞争小,简单粗暴的粗糙制作都能赚钱。

后来随着数字媒体化时代到来,录像带逐渐成为了主流,1982年业界被允许存在,地下制作商开始转正,由此就有了业界的萌芽(其实萌芽期在更早之前,不过业界成立是在1982年)。
刚萌芽时期的业界是个全新的市场,它比写真市场更具备吸引力,第一批从写真机构转变成业界制作商的都爆赚,而那个时代的业界可以说是遍地金矿。

萌芽期的业界有个特殊的时代背景,80年代的日本的经济刚好即将迎来一波发育,这边不多说,感兴趣自行百度。当时大家手头上都开始有了余钱,于是就有了“消费”和“投资”的理念,但是1982年当时东京的月人均收入还处于33万円左右,且因为业界刚刚成型,行情很混乱,所以并没有标准的薪酬,普遍是一部在50~200万円,看制造商的规模大小和女演员的条件而定。
而且这个起步价其实有点给少了的意思,因为在那个年代,一部作品的售价是1.5万円,通常批给批发商是7000~9000円一部,新作的销量往往一天就能批出2000部以上,而一部作品的制作费用大致为200~500万円(因为早期都是人工一帧一帧的打码和后期配音,工作量巨大,制作成本很贵),假设8000円一部批给批发商,2000部就是1600万円的交易,制作商纯利就高达1200+万円,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50万円的片酬只是一个起步价。

当然,即使50万円的最低价,也比现如今的行业行情要高出数个水平线,因为当时规则与现在也差了很多,首先是演员并没有专属或企画分别,,只有制作商给的钱多钱少的分别,拍摄时间差不多就是1~2天的工作量,并且是贴条拍摄(非本番),演员的工作负荷相比于现在要小得多也轻松得多,风险也低。
最重要的是,那个年代的演员少,经纪公司也并没有成型,整个行业的从业者很少,竞争不像现在这样,只要有人加入,业界都来者不拒,工作机遇很容易就找得到,所以业界萌芽期,单部片酬少,但是工作机会多,就算拿最低片酬,普遍月收入200~300万円是没问题的(在当时相当于上班高薪族平均月薪的7倍收入),有些大公司甚至能一部就给出这么高的价格。

经历过萌芽期之后,制作商和影音店增加了不少,各种状况频出导致业界龙蛇混杂,业界也逐渐开始了第一轮的洗牌,首先1985年日本正式实行【风俗营业法】并确立了伦协机构的权利(不加入伦协就是地下制作商),然后是时代背景发生了转变,于是业界市场开始进入了爆发期。
业界市场的爆发期是在1985年~1991年
在1985年前后,消费者逐渐从一开始的盲目的兴奋转变成了挑剔,尤其是【村西透】1985年放飞了自我开始搞出各种开脑洞的企画,观众们逐渐对内容和演员有了要求,所以行业也从贴条时代向本番时代转变,并且开始有了不一样的企画,比如1986年【村西透】甚至搞出了在美国夏威夷租用2价飞机拍摄的企画,因为观众的口味已经被养叼了,需要更刺激的企划。
想做更刺激的企划,工作量也就变多了,就需要更多的片酬,而且当时的时代背景,完全能支撑更多的片酬。

1985年的日本经济开始井喷式暴增,“消费”和“投资”的理念让很多人的钱包鼓了起来,“消费至上”的心理成为了一种流行,业界市场也就迎来了春天,随着1985~1990年的日本经济井喷,各种收购美国的公司和地产(感兴趣自行百度,B乎上面的解释比我详细得多),大家手头上都有钱,也都在想办法花钱,观众不在意一部作品是1万円还是2万円,大家更在意的是演员好不好看,作品好不好看。
如何让更好的演员加入,如何让她们愿意参加更复杂的企画,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是用钱,且当时那个时代的人均收入很高,所以片酬也被大大的拉大了,反正作品好卖又暴利,业界演员一部的片酬普遍在50~400万円一部,会有这么大的偏差是因为“本番”与“非本番”的差别,“本番”因为更有销量,所以拿到的薪酬要更高,但是风险也更高,因为在当时“本番”依然属于行业大佬们不认可的行为。
到了1988年业界市场进入了顶峰期,当时业界经历了【村西透】这么一搅和彻底奠定了【本番】的市场能力(不懂的自己去补习《全裸监督》),大部分制作商最终选择了本番,于是就变成了“非本番”女演员薪酬降低(也有例外,比如非本番的饭岛爱创下了片酬记录),“本番”女演员普遍高片酬的情况。

也是在那个阶段,业界演员的片酬成为了历史之最,就以1988年的【村西透】为例子,当时的【村西透】成立了钻石映像,然后走上了人生巅峰,当时【村西透】给演员开出的片酬,起跳价是400~800万円一部,有些人拿的还是千万片酬,经钻石映像这么一搅和,又再一次拉高了当时的片酬(但依然没有钻石映像的高),在1989年~1990年的蓬勃经济下,业界的顶级演员拍摄一部作品,到手能高达1000万円,这是当时的市场行情,不是个例。
1990年后,日本经济吹出的超级大泡沫彻底成型,在那一年里,泡沫开始破裂,但是依然没有影响到业界,并且当时高经济带来的娱乐至上以及业界演员的偶像化,使得业界的行业红利依然未从经济峰值下来,大家依然在疯狂狂欢,那个阶段的业界有多鼎盛了?
在1990年有个参加日本选美赛的选手叫【卑弥呼】,她刚从东京组出赛(小组赛,非冠军),隔月就进入了钻石映像,签了6部合约还没开拍就先拿了3000万円,也就是一部500万円的片酬,那时候(1990年下半年)日本经济泡沫是“凛冬已至”的时候,能拿到这种片酬,可见业界在风雨欲来之际有多稳。

但是到了1991年,经济崩盘的后遗症也出现了,业界演员也遭到了一些冲击。
经济的崩盘导致了很多人从“房子多了点”变成了负债累累,很多人纷纷涌入业界,行业的从业者激增的同时,也加大了行业从业者间的竞争,缩减片酬和制作成本成了行业常态。
也有不缩减片酬觉得自己能走高端市场的,比如【村西透】的钻石映像,在经济崩盘后遗症出现的时候,【村西透】依然想做高端的市场,所以1992年2月,【钻石映像】倒闭了。

也就是在1992年之后,业界开始处于鼎盛末期,下滑初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业界市场比较波折,时高时低,慢慢的业界演员的片酬就被缩减,那个一部均价四五百万円起跳的时代也成过去式,制作成本也全员下降。
业界的下滑期我们下一次再讲,今天大致就说到这里,晚上朋友约我喝酒,我还得梳妆打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