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 928
有感而发的帖子,关于 Porsche 928
主要是看到 @陈哲然Dk 的帖子,提到了保时捷 928.
关于这台车的诞生,其实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我临时想到了,就写一写。
从60年代开始,北美市场上一系列对于后置后驱车危险性的论证打击着保时捷对于 911 的信心。 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对于专注于高性能跑车生产制造的保时捷来说,又是一个刺激。随后而来的安全性,环保要求,燃油经济性要求,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保时捷高层对于当时还在使用风冷发动机的911的前景感到担忧。时任保时捷总裁的 Fuhrmann 就提出了制造一款高性能,豪华的 GT 跑车来取代 911 作为保时捷的旗舰车型。他坚定的认为这种 GT 跑车才能带领企业走向未来。
这就是保时捷 928。
这台车承载着保时捷对于市场上对911车型诟病的回应。
1. 928 是严格意义上保时捷自行研发的跑车。不像当时的911 系列,大部分外观来自于甲壳虫,大众系的一些产品。
2. 对于北美市场对环保的要求,以及可能的禁止后置后驱车的法规,928 选择了使用前中置发动机,变速箱后置的所谓 transaxle 动力系统布局。目前我们看到的马丁,法拉利的前置发动机跑车,都是这种经典布局。
3. 928 动用了大量的研发力量克服当时在 911 上著名的,称作 lift-off oversteer 的问题。该问题的现象是,如果你驾车以一个较快的速度进入弯道,弯道中你觉得速度有点快,下意识的操作就是丢掉油门。我们都知道,丢油门会让车辆产生一个类似减速的效果,从而导致载荷向前轴转移。并且由于当时的车辆都是非独立或半独立悬架,后差速器与悬架连为一体。后轴车轮,特别是外侧后轮,失去载荷外代叠加的发动机拖矩,会让后轮产生负前束 toe-out。(你可以想象一下,现代带有后轮转向的汽车,在低速转向时后轮与前轮相反方向转动)。车尾会立即开始摆动。这也就是 911 的外号 “寡妇制造机” 的来源。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或者熟知 911 特性的驾驶员,都会立即反打方向抑制这个倾向。其实当时不只 911,使用半拖拽臂的法拉利等一众跑车都有这个倾向。不过 911 由于后置发动机的原因,这个特性会被放大。928 针对这个问题,制造出了著名的 Weissach Axle 。现在来看,就是个非常简单的原理。将拖臂与车身链接的衬套改为一个小连杆,该小连杆在纵向力进入后,会产生径向摆动,配合一块现在看起来像是铁片儿的弹簧板(挠性板),通过它的挠曲变形,从而产生柔顺性特点,导致后轮产生前束(从车头方向看过去,车轮前端朝向车身中心线,类似“内八字”)。这在当时是非常开创性的悬架设计,一举解决了后轴在弯道中由于纵向载荷变化产生的负前束这种不稳定倾向。这个车轴的设计,后来一直演化到 993 上趋于完美。以至于现在的所有 911,Panamera 后轴多连杆设计,都有 Weissach Axle 的影子。
4. 当时计算机模拟仿真几乎就不存在。所以设计和验证 Weissach Axle 的工作,几乎都是由测试驾驶员和底盘工程师通过实际驾驶来完成的。为了验证,后轴的一点微小负前束方向变化,会对后轴稳定性起到什么影响。保时捷的工程师当时在一辆 Opel 的骡车上安装上了 Weissach Axle,然后在后排也安装了一个方向盘用于控制后轴的转向。这就是当时非常著名的 BackSeat Driving。最终通过反复测试,验证了就算后轴只能产生零点几度的前束,也对于弯道稳定性有非常正向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反复驾驶测定,后轮从载荷转移开始一定要在 0.2秒内产生前束才有效果。这里我非常非常佩服这些工程师,在那种条件下依然能做出如此细致的标定测试。这也是我一直说,底盘悬架的表现不能只看硬件,还要看标定的这些人。保时捷一直认为,车辆最终的完善不会由技术系统来完成。测试驾驶员的经验,技能和微妙的判断会发挥关键作用。而且,你知道,即便现在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这么厉害,底盘标定一还是一样需要底盘工程师通过实际驾驶反复确认,调节,修改。只不过以前可能要测试几十种潜在可能,计算机能够帮我们把这个测试数量降低到个位数而已。
5. 928 的生命周期从 77年到95年十八年的时间,一共生产了60000多台。与我们印象中的这台车是个失败的产品不同,其实它相对比较受欢迎。只不过当时国内都是流行奔驰宝马,这车我们见得少而已。但是保时捷最终决定停产 928,也是很多问题叠加的结果。1,前面说的石油危机,法律法规问题,在90年代中期不存在了。911 930 的继任者 964 受到了一致好评。所以这重燃了保时捷高层对于 911 的信心,也坚定了 911 系列是保时捷核心旗舰的信心。2,定位问题。保时捷虽然把 928 当作 911 的继任,而且把它当作一台豪华的 GT 跑车开发,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与同时代的超跑 Vantage,512BBi 比动力完全不输。而且为了保持运动性,这台车底盘调教也非常跑车化。这就导致了它的特性与它的目标人群不太符合。最终这些问题导致了保时捷停止了了928项目。
为什么突然想起写这些。就是我看到了保时捷在 928 这台车上的投入和坚持,虽然市场销售一般,但还是坚持生产,坚定认为自己造了一台好车这种精神。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确实有点二。不过从更长的时间来看,928 给保时捷带来了很多经验和价值。比如对运动,操控的坚持,比如对高品质装配,内饰选材的标准。现在的 911,卡宴,Panamera,抛开操控不谈,内饰的装配品质用料非常赏心悦目,而这些都可以看做是 928 的遗产。(你要知道 928 以前的保时捷内饰,那真是跟大众没啥区别)
再想想,很多咱们自有品牌的车企,是没造过好车嘛?显然不是。比如去年的小鹏 G9 就是类似这种产品。它装备了很多先进技术,投入了很多研发验证成本。几乎把小鹏现阶段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都加上了。但是由于市场,定价,定位等等原因,这车卖的不好。不过我还是希望它能坚持这种做好的,对的东西。因为你只有坚持,你才能最终做出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