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拜占庭视角下的十字军东征(三,上)

2023-04-24 14:49 作者:波波咖啡  | 我要投稿

随着亨利六世的去世,对拜占庭而言与教皇结盟不再像以前那样紧迫,但对于英诺森三世来说,则是另一回事。他很年轻——成为教皇时只有三十七岁。自1179年第三次拉特兰会议以来,基督教世界遭受了一系列挫折,其中最严重的是1187年耶路撒冷的失陷和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未能收复圣地。英诺森三世决心继续推进基督教世界的变革,而收复耶路撒冷是最紧迫的任务。1198年8月15日,英诺森三世发布了他的十字军东征宣言。这是他在位期间的第一个重大举措。几乎在同一时间,他回复了阿莱克修斯三世,后者写信给他祝贺他升任教宗。今天英诺森的回信没有保存下来,但从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回信中可以重构部分内容。教皇告诫拜占庭皇帝未能在上帝面前表现出应有的谦卑,批评他对圣地的状况缺乏兴趣并拒绝支持任何一次十字军东征。教皇将东西教会合并的问题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提了出来。但最重要的是,英诺森三世从一开始就试图让拜占庭参与他的十字军东征计划。

通过研究皇帝1199年2月的回信,他的答复是搪塞的。皇帝驳斥了关于他缺乏谦逊的指控;相反他表示自己对十字军东征充满热情。他愿意为圣墓的解放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他认为这是上帝的事,而不是凡人能所为的事情,而且最近的事件表明,上帝仍然没有宽恕基督徒的那些罪过,这些罪过使穆斯林得以恢复圣地。皇帝提醒教皇弗雷德里克·巴巴罗萨在上一次十字军东征中给拜占庭帝国造成的破坏。他不幸的命运(指红胡子被淹死)强调了皇帝的论点,即上帝对此很不高兴。如果教皇坚持远征圣地,拜占庭人会提供任何必需品以提供帮助,但阿莱克修斯自己会选择推迟发动十字军东征,直到更合适的时机。拜占庭皇帝试图通过以对教会合并采取更积极的态度来平衡这种怠慢。他认为教会在其牧羊人基督的领导下一直保持着本质上的团结,但承认存在主要是出于政治原因而导致的地方差异。他对教皇准备解决这些问题表示欢迎,并提议由教皇召集主教会议。这是拜占庭皇帝的重大让步。以前的总会议是由皇帝在君士坦丁堡召集的。

教皇的回信日期为1199年11月13日。他写信的时候,组织十字军东征一事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他将阿莱克修斯·安格洛斯在十字军东征上的立场视为空话,但会暂时将此事搁置。他希望皇帝能改变主意,只要能避免公开抨击,他的立场一定会得到所有人好感。至于教会的联合,皇帝应该记住,罗马教会是“所有教会的领导和母亲”,与其说是因为它得到了总会议的承认,不如说是出于神圣的授权。这意味着君士坦丁堡的牧首有义务服从教皇,教皇当然有权召集教会的总会议。英诺森三世建议,这样的会议可能会提供一个机会,让牧首可以公开宣誓他对罗马教廷的崇敬和服从。英诺森的回信以这些不祥的话结束,这表明教皇发起的十字军东征背后有一个险恶的目的:“我们相信事情不会有不同的结果,否则我们将被迫对你采取另一种行动,如果你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携带来自我们的命令,对抗他(牧首)和希腊人的教会。”

这封信件还附有英诺森三世与拜占庭牧首约翰十世·卡马特洛斯(1198-1206年在位)之间的另一封信件。这是以非常礼貌的方式进行的。在约翰十世1199年2月的第一封信中,这位牧首谨慎的表达了他与拜占庭皇帝之间的团结。牧首强调,拜占庭与教皇的关系——在他看来主要是政治性质的——实际上是在他看来表现出色的皇帝阿莱克修斯·安格洛斯的内部事务。这是表达拜占庭传统观点的一种方式,即声称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教皇本质上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因此,他拒绝接受教皇的至高无上的理论,英诺森三世已经将其阐述得再清楚不过了。牧首对罗马教会是以教皇为首的唯一普世教会、还声称罗马是母教会,没错,还包括耶路撒冷的观点提出异议。这位牧首坚持认为,教会的统一不是对罗马教会的依附,而是对教义的信仰。英诺森三世于1199年11月12日回复牧首并重申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帝亲自赋予罗马至高的教会权力。教皇驳回了牧首关于罗马被视为所有教会之母的反对意见,这并不是说罗马教会是彼得先于其他教会建立的,而是彼得在使徒中地位最高。在牧首于1200年初的几个月起草的回信中,这位牧首要求用经典章节和子句来证明罗马是母教会。无论如何,彼得不只属于罗马,而是属于整个教会。从历史上看,罗马的首要地位源于它以前作为帝国首都的地位。牧首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指出这一点因为现在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了新罗马。牧首明确反对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主张,重申基督治下的五权制理论。在牧首看来,教皇正试图为罗马教会篡夺普世教会的领导地位,他因此与基督为敌。显然谈判已经陷入僵局。约翰十世·卡马特洛斯 (John X Kamateros) 以这样的话结束了他的信:“如果我们所写的内容让您感到不快,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偏离事实,即使有可怕得多的事情让我们受到威胁。”教皇威胁他可能不得不对拜占庭皇帝和牧首采取必要行动。在教皇和牧首之间的这种互相通信的表面礼貌之下,前者是不耐烦,而后者是怨恨和惊慌,这很容易察觉。一旦十字军东征开始起步,我们将看到,这封信件就具有了新的意义,因为教皇现在似乎有办法对付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和牧首。

但就目前而言,随着日耳曼人入侵的危险消除,拜占庭精英们可能会重新陷入政治内斗。皇帝阿莱克修斯只领导一个家族集团,虽然目前在帝国占支配地位。他将一个女儿嫁给巴列奥略家族,将另一个女儿嫁给拉斯拉里斯家族,从而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他对最高权力的掌握取决于这样的政治联盟。关键人物是他的配偶欧洛弗绪涅·杜卡娜·卡马特里娜,她带来了强大的卡马特洛斯家族的资源,这种家族关系在当时主导了教会和帝国的行政部门。所有人都认为她是阿莱克修斯三世皇位背后的主导力量。不满者聚集在被废黜的伊萨克皇帝周围,他正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过着流放生活。尼基塔斯·霍尼亚提斯记录了拜访伊萨克皇帝的拉丁人的数量;他们还与皇帝的女儿伊琳娜保持联系,当时她嫁给了施瓦本的菲利普,菲利普在他的兄长皇帝亨利六世去世后成为霍亨斯陶芬家族的首领。被废黜的伊萨克皇帝恳求他的女儿利用她的影响力帮助他。根据尼基塔斯·霍尼亚提斯的说法,关于他应该做什么的指示从西方传来。结果是伊萨克的儿子,年轻的皇子阿莱克修斯·安格洛斯逃到了西方。


拜占庭视角下的十字军东征(三,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